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位臺灣本土設計師如何成為17年LVMH大獎唯一一位華裔設計師?從手稿到成衣,全面解讀Angus Chiang的臺灣復古朋克美學

A'C

Angus Chiang作為2017年唯一一位入圍 LVMH大獎 的華裔設計師, 在亞洲時尚走上了風口浪尖。 這位出生於1991年5月17日, 綽號Honey 3的designer不像其他旅居外國的設計師, 成長與求學都是完整的臺灣本土資源。 Angus Chiang表示自己的成績一直不理想, 只是在偶然一次教室佈置中表現出對於色彩的興趣, 大學時期因沒有考到第一志願(實踐大學傳媒系), 最後進入服裝設計系的夜間部就讀。 2013年, 他拿著自己的畢業設計系列[航向月球Sailing to the Moon]參加倫敦畢業展時裝周, 勇奪國際首獎。

高能預警|前方高清作品集放送

Angus Chiang表示, 他不會刻意想設計什麼樣的服飾, 通常是從生活中找靈感;如這次參加倫敦畢業展時裝周的作品,

是他到北巿永樂巿場買布時, 看到附近的霞海城隍廟搭建廟會牌樓, 想到可採用貼在牌樓上的螢光色塑膠花於服裝上, 並繡上「聖佑」、「賜福」等字樣, 加上“想要嚇人一跳”的想法, 特別在衣服腰部加裝小型充氣機, 當模特走到舞臺中央時按下按鈕, 讓原本看似正常的衣服瞬間膨脹。

從臺灣出發, Angus Chiang的同名品牌這次受加拿大溫哥華時裝周的邀請於贊助, 發表2016年秋冬男裝秀, 系列名為搖擺的青春SWINGING OF THE YOUTH, 而靈感來自於臺灣的電子花車。

Angus Chiang 總是將那洋溢臺灣味的「次文化」結合時裝, 以大膽豐富的色彩配置與剪裁呈現於眾。

2017春夏系列創作靈感起於1970年代的臺灣傳統街邊文化“辦桌”,

傳統辦桌常設于馬路邊, 以藍白條紋帆布為棚頂, 現場擺起桌子與椅凳, 並由總鋪師主導整個宴會的菜色流程, 是廣邀親友鄰里共襄盛舉的當地文化。

在這個創作靈感的基礎上, 他選取遮棚帆布的藍白、紅白條紋顏色作為系列主要色彩, 從總鋪師的佳餚、棚景搭設乃至清潔人員的造型, 延伸作為此次的設計來源, 並沿用第一季的喇叭褲與運動束口褲為主要輪廓, 帶出年輕、趣味與運動感, 讓系列圍繞著 熱鬧的70年代的懷舊復古氛圍。

17年秋冬系列[Fucking Young] 又將觀眾帶回了90年代的中學操場。 受90年代的電子樂與嘻哈文化, Angus Chiang繼續在服裝上添加他的玩味元素, 在傳統臺灣中學制服的基礎上改短了褲子, 同時誇大肩部廓形, 延用之前的大頭膠皮帆布鞋,

多彩的夾克與針織背心編造出一貫的年輕鮮活的氣息。

面對Angus Chiang走出國門的作品系列, 有的人感慨不懂時尚, 有的人發現了閩南流行文化在時代下的獨特之處, 當它備具爭議之時, Angus Chiang已經帶著這套審美體系拿下了最引人注目的大獎。 讓人不禁思考, 在文化越加多元, 資源越加廣泛的當下, 抓住那些最能打動做設計的你的東西, 那些最接地氣最能讓人會心一笑的東西, 是否也更能打動觀眾與客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