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假說稱恐龍可能起源於北半球 而後稱霸全球

新華社倫敦3月23日電 恐龍的起源和分類已有了較成熟且主流的學術觀點, 但英國一個研究團隊在最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發表的假說不僅重新對恐龍進行分類,

還提出恐龍可能起源於北半球而不是傳統認為的南半球的觀點。

多年來, 科學界認為恐龍在演化過程中有兩大分支, 即骨盆與鳥類相似的鳥臀目恐龍和骨盆與爬行動物相似的蜥臀目恐龍。 前者包括禽龍等鳥腳亞目恐龍以及三角龍和劍龍等恐龍, 後者包括電影中經常看到的霸王龍等肉食性獸腳亞目恐龍以及梁龍等巨大的蜥腳亞目恐龍。

來自劍橋大學及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對恐龍演化關係史進行了重新梳理, 分析了大量早期恐龍在解剖學上的相似性和差異, 提出的新假說對恐龍分類進行了調整。 他們認為鳥臀目和獸腳亞目恐龍應該被歸在一個新分支中,

因為這兩種恐龍其實有多項特徵是源自同一個祖先。 此外, 新假說將蜥腳亞目恐龍與一種被稱為艾雷拉龍的早期肉食性恐龍分在一起, 研究人員認為這些肉食性恐龍中的類似特徵可能是各自獨立演化出來的。

在整理資料過程中, 研究人員還提出另一個觀點, 即恐龍的起源應該是北半球的勞亞古陸。 這同樣挑戰了傳統觀點, 因為至今發現的最古老恐龍化石來自南美洲, 傳統上認為恐龍源自南半球的岡瓦納古陸。 不過研究人員也表示, 遠古的各個大陸在地理上都非常靠近。

報告作者之一、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教授保羅·巴雷特說, 這項研究徹底改變了恐龍的譜系, “如果最終證明我們是正確的,

就能解釋學術界對恐龍解剖學和演化關係認識上一些不一致的地方, 同時這也凸顯了多個與恐龍起源的速度和地理背景相關的疑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