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耳朵進水怎麼辦?家庭常用小竅門

當我們在游泳嬉戲、洗澡洗頭的時候, 耳朵很容易會進水。 洗髮水、沐浴露等化學物質就會隨著水進入到我們的耳朵。 耳朵進水之後, 水在進入狹窄的外耳道後由於張力形成屏障而把外耳道分成兩段。 另外, 水的重力作用, 使得水屏障與鼓膜之間產生副壓。 水不容易流出時因為副壓維持著屏障兩邊的壓力平衡。 如果遇上較大的耳垢阻塞, 水進入耳朵之後就更加難流出。

耳朵進水之後, 會出現聽力下降、頭昏等症狀, 讓人十分不舒服。 為了儘快把水排出來, 有人就不顧衛生, 直接用不潔的工具如夾子、火柴棒、小鑰匙等掏耳,

這樣做對於天生嬌弱的耳朵來說, 很容易損傷耳朵和鼓膜, 引發外耳道炎、外耳道炎, 中耳炎, 耵聹阻塞, 鼓膜炎, 化膿性中耳炎等。

有水進了耳朵是件惱人, 有時候痛苦的事情, 而且如果讓它留在裡面, 會引起耳朵發炎。 試試這些簡單的去除耳朵裡的水的方法。

1、確認你的耳朵裡有水。 用手腕輕輕拍打你的太陽穴就能輕鬆判斷。 如果有水停滯在你耳中, 會覺得很不舒服的。

2、排幹耳朵。 用一個軟毛巾或衣物緩慢地輕輕地擦拭你的外耳, 然後把頭傾向一側幫助水從耳道流出。 要找到合適的姿勢, 在傾倒時前後擺動你的頭。 拉扯耳垂以便讓耳道打的更開也可能有幫助。

一個替代的方法是一隻腳站立,

並傾斜頭部以便難受的那只耳朵能朝向地面。 單腳跳動知道水排出。

還有一個方法是躺在一側, 耳朵朝下。 重力會讓耳裡的水自然流幹。

假裝你在嚼什麼東西, 來活動耳朵旁邊的顎骨。 把頭傾向沒有水的那個耳朵, 然後快速轉向另一邊。

3、拉扯耳朵, 進行合嘴動作。

耳朵進水時, 可以用手拉扯該耳廓, 然後進行張嘴、合嘴的動作。 只需要多動幾下就可以有效解決耳朵入水的情況了。

4、吹幹耳朵。 把一個吹風機放在第一點的位置, 離頭部至少一英尺/0.3米遠的地方, 並往耳朵裡吹風。 或者, 吹熱風 '穿過耳朵口而不是向裡吹。 只要溫暖乾燥的空氣通過水, 就能帶走水氣。

5、用一份的白醋和一份的外用酒精做成滴耳溶液。 除了能促進乾燥外,

這能抑制發炎。 小心地往難受的耳朵裡滴下1茶勺/5毫升的量, 然後用以上建議排幹。 混合液中的酸性物質能分解掉耳垢(耳屎)以免擋住耳道裡的水, 而酒精能快速揮發並帶走水分。

如果你的耳膜不健全不要這麼做。

6、用手輕拍。

出現耳朵進水時, 可以把手呈杯狀, 然後對進水的耳朵進行輕拍, 只需要拍幾下便可以解決進水的情況。

7、在你的耳裡做一個吸水器。 進水的耳朵朝向地面, 然後用手掌向裡向外推, 直到有水開始出來。 不過把耳朵朝上的時候這麼做, 不然可能會讓水進到耳道更深的地方。

也可以, 耳朵朝下, 把你的手指放進去, 並通過用手指快速向裡向外推來形成一個吸水器。 不一會兒水應該就能從耳朵裡出來了。

注意到這個方法並不是最好的建議, 因為撓你的耳朵可能會引起感染。

8、單腳跳解決耳朵進水。

把頭側向一邊, 使用進水的耳朵向下, 然後單腳輕輕跳幾下便可以解決耳朵進水的問題。 此方法為最直接最簡單的方法。

9、使用棉簽解決耳朵進水問題。

耳朵進水, 把棉簽輕輕伸進行耳洞中把水吸出來即可解決問題。 但要注意不能把棉簽伸得太進, 否則會傷害到耳朵。

海之聲聽力專家提醒您:防止耳朵進水後發炎

耳朵進水之後如果處理不當容易引起炎症, 為了防止發炎, 我們可以將等量的酒精和蒸餾過的白醋放入滴管, 然後在耳朵患處滴幾滴。 為了使其能夠到達惑處, 可輕輕地將耳朵前後拉幾下使耳道伸直。

耳朵入水時不可用手挖, 以免劃破皮膚而引起感染。

游泳或者洗澡時可以戴耳罩以減少耳朵入水的機率。

如果耳朵進水後真的發炎了, 應及時到醫院就醫, 不要再用棉棒等掏耳朵, 不然如果感染嚴重會造成很多併發症。 要是病菌破壞神經, 很容易面癱;侵入內耳, 會造成眩暈;在疼痛腫脹時, 會影響到聽力下降有時候還會出現發燒發熱的現象。 如果長期的不治療, 炎症易侵襲內耳導致耳膜穿孔等, 一旦進入顱內, 可能引發腦膿腫、腦膜炎, 甚至危及生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