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釣魚最後一環節,溜魚最強技術教程

大魚中鉤後, 我們是不知道魚鉤紮入魚嘴的哪個部分的, 有的釣友不管三七二十一, 中魚了就發力揚竿, 而且在揚竿刺魚時還為求保守,

連續兩次甚至三次地重複刺魚動作, 這就容易把紮在魚唇左右兩側或者是紮在魚唇邊沿上的魚鉤把魚唇直接拉豁。 所以, 一般不要大力揚竿刺魚, 只要使魚線能夠鬆緊適度地把大魚帶住就可以了。

大魚中鉤本能地立即向自感安全程度最高的深水區域竄逃,

其努力被強力阻隔之後, 另一個必然的選擇, 就是調轉方向, 沖向岸邊。 有的釣友憑著大鉤粗線的“絕對”把握, 根本不把大魚中鉤以後連續的後續行為放在眼裡, 始終用力繃緊釣線、生拉硬拽, 把大魚逼得只好順勢快速撞向岸邊, 造成撞岸跑魚的情況很多, 必須千萬小心注意。 其實, 只要把魚線適度拉緊, 密切注意大魚的動態, 遵循“魚進我退, 魚跑我跟, 魚住我擾, 魚疲我收”的十六字遛大魚箴言而隨機應變, 大魚就會自然地在釣者牢牢的掌控之中。

大魚中鉤, 出於好奇和囿于周圍圍觀釣友們的熱情和要求, 在急躁的情緒和熱烈的氛圍的感染下, 釣者多半急於要知道是條什麼魚、多大的魚, 在尚未把魚遛到火候的時候, 就非得急於要把魚頭提出水面看個究竟不可, 也是一大錯誤行為。 大魚不會馴服地聽之任之來到水面任你品頭論足的, 必然盡力向水下紮頭。 如果此時正好你在向上拉它, 必然二力背反, 對魚線魚鉤的破壞力成倍增加, 極有可能鉤折線斷跑魚。

在整個牽遛過程中, 魚兒可能使出多種招數, 企圖逃走, 釣手必須自始至終主動領魚, 不要與魚形成拔河, 時刻堅持"魚動人不動, 魚不動人動"的方針。 不論大魚向外逃竄, 向岸邊攻或是原地打轉, 或是躍出水面, 或是左右衝刺, 釣手都要順勢牽魚,

憑藉釣竿的彈力, 領著魚遊, 走橢圓形或者躺倒的8字形路線, 直到將其遛乏, 完全失去抵抗能力為止, 再拉至岸邊抄起。

遇到一提竿, 魚扭頭就跑, 抬不起竿的情況, 用迅速倒竿反插水方式化解, 倒竿、反插水, 要始終保持弓竿, 當感覺即將控不了魚掉頭的時候(魚大), 迅速大範圍左右晃竿, 也是臨危一技。 施展此技, 也要始終保持弓竿狀態不能鬆勁。

最後一招,人魚較力,毫不容情,情勢已在緊要關頭。此時,人多雙手抓把,呈被動的蝦米姿勢,前拱後撅,竿雖半弓,已是弩末,眼看計窮......

當魚外竄,感覺即將控制不住的緊要關頭,突然直竿卸勁,魚多半會失衡來個“趔趄”“嘴啃泥”或起碼一楞,此時迅速前趨一步弓竿倒竿(有水就別前趨了,胳膊前探迅速弓竿即可) 注:此招雖乃借力打力,但仍屬敗中求勝的險招,只適合身體不太大竄勁卻不小的半大成魚;真釣到大魚,不緊不慢跟潛水艇似的,手竿恐怕很難控得了,失手繩也許能行.....

最後一招,人魚較力,毫不容情,情勢已在緊要關頭。此時,人多雙手抓把,呈被動的蝦米姿勢,前拱後撅,竿雖半弓,已是弩末,眼看計窮......

當魚外竄,感覺即將控制不住的緊要關頭,突然直竿卸勁,魚多半會失衡來個“趔趄”“嘴啃泥”或起碼一楞,此時迅速前趨一步弓竿倒竿(有水就別前趨了,胳膊前探迅速弓竿即可) 注:此招雖乃借力打力,但仍屬敗中求勝的險招,只適合身體不太大竄勁卻不小的半大成魚;真釣到大魚,不緊不慢跟潛水艇似的,手竿恐怕很難控得了,失手繩也許能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