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倫敦恐怖襲擊,如何理解西方國家與伊斯蘭之間的“互相傷害”?

3月22日, 英國倫敦議會大廈附近發生一起襲擊事件, 造成5人死亡、40人受傷。 倫敦警方將這一事件定性為恐怖襲擊, ISIS也已聲稱對此負責。 這是倫敦自2005年7月7日地鐵和公交遭遇自殺炸彈襲擊以來死傷最嚴重的襲擊事件。 這一事件不乏象徵意義:暴徒在地點上選擇首都心臟地帶, 時間上則仿佛在向一年前比利時布魯塞爾連環恐襲“致敬”。

3·22倫敦恐襲發生地

而在另一面, 我們也看到, 民粹主義等右翼勢力在歐洲明顯滋長, 對外來難民的態度轉向強硬, 尤其對穆斯林最為抵制。 這種現象被稱作“伊斯蘭恐懼症”(Islamophobia), 意思是西方人出於恐懼, 不斷地醜化、排斥伊斯蘭教和穆斯林。 可以想見, “恐伊症”很容易刺激極端伊斯蘭主義的進一步反擊——這會不會形成一個危險的惡性循環?

如何理解西方國家與伊斯蘭之間“互相傷害”的關係?今天這份書單中, 應該有你想知道的。

撰文 | 吳學銳

中世紀

十字軍鐵騎與驚人仇恨

1

《十字軍史》

作者:(英)喬納森·賴利-史密斯

譯者: 歐陽敏

版本: 商務印書館 2016年8月

西方與伊斯蘭的互動自古以來就充滿著敵意, 中世紀的十字軍東征, 是羅馬教會不堪穆斯林的邊境侵擾, 發動的收復耶路撒冷聖地、淨化基督教信仰的戰爭,

也是西方與伊斯蘭首次大規模直接衝突(東征總計達八次), 奠定了雙方水火不容的基調。

歐洲人天然地疑懼中東地區新生但擴張迅猛的伊斯蘭教, “撒拉遜人(歐洲對阿拉伯人的稱呼)是針對基督教王國的瘟疫, 是上帝派來鞭笞和考驗歐洲的人。 ”在宗教普世主義的渲染下, 十字軍的戰爭血腥暴虐, 所到之處燒殺搶掠, 穆斯林受到前所未有的羞辱與壓迫。 暴行甚至讓受治于穆斯林的猶太人都感覺到, 即使最殘忍的統治者也未必帶給他們如此極端的恐懼。 仇恨由此在穆斯林心中滋生, “聖戰”的概念興起, 並迅速得到回應。 由此, 殘暴的基督徒成為穆斯林心中難以磨滅的印象, 甚至延續至今。

去年剛剛過世的劍橋大學歷史教授喬納森·賴利-史密斯是十字軍歷史研究的領軍人物, 《十字軍史》一書是他的代表作, 全書清晰簡練地梳理了整個十字軍歷史(從11世紀至18世紀), 同時難能可貴地涵蓋了彼時政治、軍事、宗教、文化等背景情境。 史密斯用凝練、客觀的筆法為我們呈現了十字軍金戈鐵馬的征伐, 也展示了西方和伊斯蘭令人驚駭的最初仇恨。

殖民時代

西方文明的優越感

2

《聖戰與文明:伊斯蘭與西方的永恆衝突》

作者: 張錫模

版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6年12月

走出中世紀的歐洲歷經文藝復興、地理大發現、宗教改革、啟蒙運動及工業革命, 步入現代化軌道。 已故臺灣學者張錫模在《聖戰與文明》中論證, 經歷大轉型的歐洲並沒有出現優越感的斷代, 因為中世紀的宗教普世主義很快被啟蒙思想的“普遍歷史觀”所取代, 表示歐洲有義務帶領其他地區一起進步, 實現全人類的革新。 伊斯蘭世界正處在歐洲門戶, 於是在歐洲的文明開化任務裡首當其衝。

此時, 即使思維廣博、見地頗深的啟蒙思想家仍然在建構伊斯蘭“不文明”、 “欺騙性”、“荒謬”的形象:伏爾泰在其劇作《穆罕默德》中醜化伊斯蘭先知;狄德羅在他的《百科全書》中關於“阿拉伯人”的條目裡也宣稱穆罕默德是人類最大的敵人。在歐洲人看來,伊斯蘭要麼模仿西方,向現代化轉型;或者停在原地,被文明所拋棄。其實這並不是個選擇,因為歐洲主動為它選擇了前者,用殖民的方法化其為同類。

殖民戰爭是針對“非文明”的敵人,不存在也不需要任何對暴行的約束。即使歐洲有文明化伊斯蘭國家的初衷,實踐中卻妥協於政治目的,防止伊斯蘭發展和繁榮。殖民者不顧民族分佈人為劃分國家邊界,鼓勵不同種族、教派衝突,導致伊斯蘭國家一片狼藉。大批穆斯林難民開始湧入歐洲,在歐陸尋求新的機會;傳統的宗教階層與不滿的新興中產階級開始了反殖民運動,要求回歸伊斯蘭的傳統政制,是為令人色變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

阿拉伯之春

西方的民主化及其反動

3

《困頓與突圍: 變化世界中的中東政治》

作者: 田文林

版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6年3月

冷戰顯示了西方價值觀的頑強生命力,因此,以普遍人性為基石的人權理念,以及基於自我反思和包容異議的憲政民主,成為現代西方優越感的基礎。而人權外交、民主化成為西方國家對外政策的顯著特點。現在的伊斯蘭國家在西方眼裡不再是冥頑不靈的野蠻種族,而是所謂“可選擇的另一種文明”,即有能力與潛質培植西方自由民主體制,特別是2011年以來中東國家相繼出現的“阿拉伯之春”,使得西方看到了民主化伊斯蘭世界的曙光。

然而,歐美對中東的干預不僅效果甚微,反而造成伊斯蘭世界大規模失序,許多國家“破而不立”;民主化的餘波也把西方拖入難以應付的局面:敘利亞內戰延綿多年,數以萬計的難民鋌而走險逃難歐洲尋求庇護;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反動以恐怖主義形式表現出來,諸如ISIS問題威脅中東安全,也煽動西方國家內部的穆斯林發動暴力恐怖襲擊。

《困頓與突圍》一書分析了至今仍處於動盪中的中東地緣政治格局,涉及中東劇變、地區民族認同、美國的中東戰略、利比亞戰爭、敘利亞危機、伊斯蘭國等等問題,不僅呈現了中東的困局,也展示了西方對伊斯蘭世界政策的窘境。

反思

真實伊斯蘭與知識份子的重新審視

4

作者: (美)艾哈邁德·阿克巴

譯者: 冶福東

版本: 甘肅民族出版社 2013年11月

西方對伊斯蘭的建構首先源於認知偏差,這個偏差可能是非人為的,比如技術條件的限制,也可能是人為製造的,比如為了政治目的醜化對手。不管怎樣,破除對伊斯蘭先入為主的偏見是十分重要的功課,因為我們所知的並非它所是的。

《今日伊斯蘭》這本書是英國BBC一套電視記錄片“Discovering Islam”(發現伊斯蘭)的文字結集,行文通俗易讀,涵蓋了幾乎所有我們想知道的伊斯蘭基本知識,例如穆斯林到底信仰什麼,為什麼今天有這麼多圍繞著伊斯蘭的衝突,西方媒體如何偏頗地報導他們,歷史上的伊斯蘭又對人類文明奉獻過什麼功績,為什麼伊斯蘭婦女要蒙面紗蒙頭紗....等等。也許我們能在此發現我們所不知的真實伊斯蘭。

比如,書中提到《古蘭經》不斷強調:人類在大地上面必須要輕聲地行走,因為我們不是大地的主人,我們只是大地的佃農,只是暫居於此。我們從祖先繼承的這塊土地,當我們把它交給後人的時候,絕對不能夠讓它比祖先交給我們的時候更糟。還有,作者告訴我們,穆斯林社團對基督徒非常友善,先知穆罕默德早年就跟幾個基督信仰的神甫有很好的關係。伊斯蘭的溫和禮貌似乎超出我們的想像,而這正是此書的目的,告訴我們,被恐怖主義挾持的伊斯蘭並不是原初寬容和藹的伊斯蘭,西方甚至於我們對伊斯蘭的敵意,可能是把我們引入陷阱的錯誤知覺。

5

《東方學》

作者: (美)薩義德

譯者: 王宇根

版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07年7月

西方與伊斯蘭扭曲的關係,除了政治上引發了原教旨主義、恐怖主義的回饋,也引起了知識份子的抨擊。而在理論上抒發伊斯蘭不滿情緒的,首先是一個非穆斯林的西化學者——愛德華·薩義德。薩義德出生在耶路撒冷的一個阿拉伯基督教家庭,家境富有。他童年大多數時間在埃及開羅度過,從小就接受西式教育。1953年進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取得學士學位後又在哈佛大學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之後多年他在哥倫比亞大學擔任英語和比較文學教授。薩義德雖然不是穆斯林,但長期關注西方與伊斯蘭世界的關係,甚至是巴勒斯坦建國運動的活躍人物。

在《東方學》一書裡,薩義德詳述了西方逐漸認識東方世界(尤其是伊斯蘭世界)的歷史,他抨擊西方國家眼中的東方世界沒有真實根據,是憑空想像出來的東方,西方世界對阿拉伯-伊斯蘭世界的人民和文化有一種強烈的偏見,而這種錯誤和浪漫化的印象為歐美國家的殖民主義提供了藉口。這本書如今已經成為後殖民論述的經典與理論依據。

然而,薩義德的批判很容易地表露出一種受害者的戰鬥性,在他後續的著作《報導伊斯蘭:媒體與專家如何決定我們觀看世界其他地方的方式》中,薩義德連篇累牘甚至近乎囉嗦地指摘西方對伊斯蘭失實的報導,言辭激烈得更像是一篇討伐的檄文,而不是嚴肅的學術作品。即使薩義德不是穆斯林,他也像一個真正的受迫害者那樣抱怨,人們聽多了他倒苦水,反倒對他開拓性的研究和觀點不耐煩起來。

6

《穆斯林發現歐洲:天下大國的視野轉換》

作者: (英)路易斯

譯者: 李中文

版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3年9月

對伊斯蘭世界更有認同的薩義德抨擊西方的霸權主義,並不讓人驚奇。而西方世界的學者對自身的反思與審視,實則更有啟示意義。英國學者伯納德·路易斯與薩義德不同,他沒有被政治立場裹挾,專注于西方和穆斯林互動的歷史,學術造詣聞名遐邇。

《穆斯林發現歐洲》一書試圖還原近代之前伊斯蘭世界的原貌,尤其是穆斯林的世界觀,歐洲觀。路易斯發現,在中世紀時,伊斯蘭世界的文明在很多方面就已超越了歐洲,完全不是西方人眼裡野蠻無知的異類。例如,伊斯蘭比基督教更精通希臘科學與哲學,甚至比基督教世界更早地完成了文藝復興;而且伊斯蘭教具有更高的寬容度,准許其他宗教共存於社會裡(例如八世紀時,在伊斯蘭佔領的伊比利亞半島地區,基督教和猶太教亦廣泛流行,而基督教的寬容度直至十六世紀的宗教戰爭之後才有所改觀)。更重要的,作者引述伊斯蘭學者的史料,以穆斯林的觀點重述了圖爾戰役、十字軍東征、勒班陀戰役和維也納之圍等著名歷史事件,描述了他們對西方事物的印象。

儘管學術水準過人,路易斯這類學者卻處境尷尬:西方世界將他們視作左翼分子,甚至在中國也有個名詞 “白左”,專門針對這些主張要尊重穆斯林的人,指責他們同情心氾濫、低智商的善良;而伊斯蘭世界也不買他們的賬,認為他們是虛偽的治史家,薩義德就批判過路易斯,大意是說他穿上“還原歷史”的馬甲,骨子裡仍然是高傲的西方主義者。

7

《誰為伊斯蘭講話?十幾億穆斯林的真實想法》

作者: (美)約翰·L·埃斯波西托 / (美)達麗亞·莫格海德

譯者: 晏瓊英 / 李維建 / 王宇潔

版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0年

約翰·L·埃斯波西托也是反思西方與伊斯蘭關係的重量級西方學者,《誰為伊斯蘭講話》是他近年的作品,一以貫之地反映了他作為西方人對自我預言的“伊斯蘭威脅”的反思。書裡著重使用統計資料和訪談,力圖表現穆斯林的真實態度。

但正如批評者說言,主張反思的學者們都出現了矯枉過正的傾向,埃斯波西托為了扭轉西方對穆斯林的偏見,將穆斯林的自說自話照單全收,缺乏考察與分析,無疑有害其觀點的說服力。然而作者努力讓西方世界以及懷抱偏見的人跳出自我說服、聽信一面之詞的窠臼,也能啟示我們要認真對待文化建構一事。

結束語

文明的衝突?

8

《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作者: (美)亨廷頓

譯者: 周琪

版本: 新華出版社 2010年1月

撒母耳·亨廷頓與他的《文明的衝突》飲譽已久,凡是解讀國際關係者言必稱之。在此書中,雖然亨廷頓宣稱的“未來國際衝突會在文明的‘斷層線’上發生”這一論點頗受詬病,但其中的論證過程十分精彩,見地獨到,也開啟了國際關係研究的新視野。

其中,論及西方與伊斯蘭世界的衝突,亨廷頓一語中的地指出,這是兩種排外文明的衝突,都自視為掌握了人類終極真理而反對一切持異議者。他並不是一味地指責西方魯莽的優越感,也暗示了伊斯蘭教自身的妄自尊大助長了雙方的敵意。

批評者宣稱這種解讀認定了雙方衝突的不可避免性,是在宣判西方和伊斯蘭的衝突無可逆轉,因此亨廷頓仍然是一個“自我實現預言”者,否認一切對話的可能性。雖然批評不無道理,但想通過個別學者就扭轉西方與伊斯蘭延續千年的敵意,未免強人所難。

不過這也說明,也許破解西方與伊斯蘭世界鬥爭的惡性循環遠比我們想像的困難,因為鮮有人承認這個迴圈需要被打破。而朝此方向努力的人無疑面臨著太多阻力,無論西方還是伊斯蘭的實際行動,都在使和諧共處變成天方夜譚。

本文為獨家原創內容。撰文:吳學銳;編輯:小鹽。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即使思維廣博、見地頗深的啟蒙思想家仍然在建構伊斯蘭“不文明”、 “欺騙性”、“荒謬”的形象:伏爾泰在其劇作《穆罕默德》中醜化伊斯蘭先知;狄德羅在他的《百科全書》中關於“阿拉伯人”的條目裡也宣稱穆罕默德是人類最大的敵人。在歐洲人看來,伊斯蘭要麼模仿西方,向現代化轉型;或者停在原地,被文明所拋棄。其實這並不是個選擇,因為歐洲主動為它選擇了前者,用殖民的方法化其為同類。

殖民戰爭是針對“非文明”的敵人,不存在也不需要任何對暴行的約束。即使歐洲有文明化伊斯蘭國家的初衷,實踐中卻妥協於政治目的,防止伊斯蘭發展和繁榮。殖民者不顧民族分佈人為劃分國家邊界,鼓勵不同種族、教派衝突,導致伊斯蘭國家一片狼藉。大批穆斯林難民開始湧入歐洲,在歐陸尋求新的機會;傳統的宗教階層與不滿的新興中產階級開始了反殖民運動,要求回歸伊斯蘭的傳統政制,是為令人色變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

阿拉伯之春

西方的民主化及其反動

3

《困頓與突圍: 變化世界中的中東政治》

作者: 田文林

版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6年3月

冷戰顯示了西方價值觀的頑強生命力,因此,以普遍人性為基石的人權理念,以及基於自我反思和包容異議的憲政民主,成為現代西方優越感的基礎。而人權外交、民主化成為西方國家對外政策的顯著特點。現在的伊斯蘭國家在西方眼裡不再是冥頑不靈的野蠻種族,而是所謂“可選擇的另一種文明”,即有能力與潛質培植西方自由民主體制,特別是2011年以來中東國家相繼出現的“阿拉伯之春”,使得西方看到了民主化伊斯蘭世界的曙光。

然而,歐美對中東的干預不僅效果甚微,反而造成伊斯蘭世界大規模失序,許多國家“破而不立”;民主化的餘波也把西方拖入難以應付的局面:敘利亞內戰延綿多年,數以萬計的難民鋌而走險逃難歐洲尋求庇護;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反動以恐怖主義形式表現出來,諸如ISIS問題威脅中東安全,也煽動西方國家內部的穆斯林發動暴力恐怖襲擊。

《困頓與突圍》一書分析了至今仍處於動盪中的中東地緣政治格局,涉及中東劇變、地區民族認同、美國的中東戰略、利比亞戰爭、敘利亞危機、伊斯蘭國等等問題,不僅呈現了中東的困局,也展示了西方對伊斯蘭世界政策的窘境。

反思

真實伊斯蘭與知識份子的重新審視

4

作者: (美)艾哈邁德·阿克巴

譯者: 冶福東

版本: 甘肅民族出版社 2013年11月

西方對伊斯蘭的建構首先源於認知偏差,這個偏差可能是非人為的,比如技術條件的限制,也可能是人為製造的,比如為了政治目的醜化對手。不管怎樣,破除對伊斯蘭先入為主的偏見是十分重要的功課,因為我們所知的並非它所是的。

《今日伊斯蘭》這本書是英國BBC一套電視記錄片“Discovering Islam”(發現伊斯蘭)的文字結集,行文通俗易讀,涵蓋了幾乎所有我們想知道的伊斯蘭基本知識,例如穆斯林到底信仰什麼,為什麼今天有這麼多圍繞著伊斯蘭的衝突,西方媒體如何偏頗地報導他們,歷史上的伊斯蘭又對人類文明奉獻過什麼功績,為什麼伊斯蘭婦女要蒙面紗蒙頭紗....等等。也許我們能在此發現我們所不知的真實伊斯蘭。

比如,書中提到《古蘭經》不斷強調:人類在大地上面必須要輕聲地行走,因為我們不是大地的主人,我們只是大地的佃農,只是暫居於此。我們從祖先繼承的這塊土地,當我們把它交給後人的時候,絕對不能夠讓它比祖先交給我們的時候更糟。還有,作者告訴我們,穆斯林社團對基督徒非常友善,先知穆罕默德早年就跟幾個基督信仰的神甫有很好的關係。伊斯蘭的溫和禮貌似乎超出我們的想像,而這正是此書的目的,告訴我們,被恐怖主義挾持的伊斯蘭並不是原初寬容和藹的伊斯蘭,西方甚至於我們對伊斯蘭的敵意,可能是把我們引入陷阱的錯誤知覺。

5

《東方學》

作者: (美)薩義德

譯者: 王宇根

版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07年7月

西方與伊斯蘭扭曲的關係,除了政治上引發了原教旨主義、恐怖主義的回饋,也引起了知識份子的抨擊。而在理論上抒發伊斯蘭不滿情緒的,首先是一個非穆斯林的西化學者——愛德華·薩義德。薩義德出生在耶路撒冷的一個阿拉伯基督教家庭,家境富有。他童年大多數時間在埃及開羅度過,從小就接受西式教育。1953年進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取得學士學位後又在哈佛大學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之後多年他在哥倫比亞大學擔任英語和比較文學教授。薩義德雖然不是穆斯林,但長期關注西方與伊斯蘭世界的關係,甚至是巴勒斯坦建國運動的活躍人物。

在《東方學》一書裡,薩義德詳述了西方逐漸認識東方世界(尤其是伊斯蘭世界)的歷史,他抨擊西方國家眼中的東方世界沒有真實根據,是憑空想像出來的東方,西方世界對阿拉伯-伊斯蘭世界的人民和文化有一種強烈的偏見,而這種錯誤和浪漫化的印象為歐美國家的殖民主義提供了藉口。這本書如今已經成為後殖民論述的經典與理論依據。

然而,薩義德的批判很容易地表露出一種受害者的戰鬥性,在他後續的著作《報導伊斯蘭:媒體與專家如何決定我們觀看世界其他地方的方式》中,薩義德連篇累牘甚至近乎囉嗦地指摘西方對伊斯蘭失實的報導,言辭激烈得更像是一篇討伐的檄文,而不是嚴肅的學術作品。即使薩義德不是穆斯林,他也像一個真正的受迫害者那樣抱怨,人們聽多了他倒苦水,反倒對他開拓性的研究和觀點不耐煩起來。

6

《穆斯林發現歐洲:天下大國的視野轉換》

作者: (英)路易斯

譯者: 李中文

版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3年9月

對伊斯蘭世界更有認同的薩義德抨擊西方的霸權主義,並不讓人驚奇。而西方世界的學者對自身的反思與審視,實則更有啟示意義。英國學者伯納德·路易斯與薩義德不同,他沒有被政治立場裹挾,專注于西方和穆斯林互動的歷史,學術造詣聞名遐邇。

《穆斯林發現歐洲》一書試圖還原近代之前伊斯蘭世界的原貌,尤其是穆斯林的世界觀,歐洲觀。路易斯發現,在中世紀時,伊斯蘭世界的文明在很多方面就已超越了歐洲,完全不是西方人眼裡野蠻無知的異類。例如,伊斯蘭比基督教更精通希臘科學與哲學,甚至比基督教世界更早地完成了文藝復興;而且伊斯蘭教具有更高的寬容度,准許其他宗教共存於社會裡(例如八世紀時,在伊斯蘭佔領的伊比利亞半島地區,基督教和猶太教亦廣泛流行,而基督教的寬容度直至十六世紀的宗教戰爭之後才有所改觀)。更重要的,作者引述伊斯蘭學者的史料,以穆斯林的觀點重述了圖爾戰役、十字軍東征、勒班陀戰役和維也納之圍等著名歷史事件,描述了他們對西方事物的印象。

儘管學術水準過人,路易斯這類學者卻處境尷尬:西方世界將他們視作左翼分子,甚至在中國也有個名詞 “白左”,專門針對這些主張要尊重穆斯林的人,指責他們同情心氾濫、低智商的善良;而伊斯蘭世界也不買他們的賬,認為他們是虛偽的治史家,薩義德就批判過路易斯,大意是說他穿上“還原歷史”的馬甲,骨子裡仍然是高傲的西方主義者。

7

《誰為伊斯蘭講話?十幾億穆斯林的真實想法》

作者: (美)約翰·L·埃斯波西托 / (美)達麗亞·莫格海德

譯者: 晏瓊英 / 李維建 / 王宇潔

版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0年

約翰·L·埃斯波西托也是反思西方與伊斯蘭關係的重量級西方學者,《誰為伊斯蘭講話》是他近年的作品,一以貫之地反映了他作為西方人對自我預言的“伊斯蘭威脅”的反思。書裡著重使用統計資料和訪談,力圖表現穆斯林的真實態度。

但正如批評者說言,主張反思的學者們都出現了矯枉過正的傾向,埃斯波西托為了扭轉西方對穆斯林的偏見,將穆斯林的自說自話照單全收,缺乏考察與分析,無疑有害其觀點的說服力。然而作者努力讓西方世界以及懷抱偏見的人跳出自我說服、聽信一面之詞的窠臼,也能啟示我們要認真對待文化建構一事。

結束語

文明的衝突?

8

《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作者: (美)亨廷頓

譯者: 周琪

版本: 新華出版社 2010年1月

撒母耳·亨廷頓與他的《文明的衝突》飲譽已久,凡是解讀國際關係者言必稱之。在此書中,雖然亨廷頓宣稱的“未來國際衝突會在文明的‘斷層線’上發生”這一論點頗受詬病,但其中的論證過程十分精彩,見地獨到,也開啟了國際關係研究的新視野。

其中,論及西方與伊斯蘭世界的衝突,亨廷頓一語中的地指出,這是兩種排外文明的衝突,都自視為掌握了人類終極真理而反對一切持異議者。他並不是一味地指責西方魯莽的優越感,也暗示了伊斯蘭教自身的妄自尊大助長了雙方的敵意。

批評者宣稱這種解讀認定了雙方衝突的不可避免性,是在宣判西方和伊斯蘭的衝突無可逆轉,因此亨廷頓仍然是一個“自我實現預言”者,否認一切對話的可能性。雖然批評不無道理,但想通過個別學者就扭轉西方與伊斯蘭延續千年的敵意,未免強人所難。

不過這也說明,也許破解西方與伊斯蘭世界鬥爭的惡性循環遠比我們想像的困難,因為鮮有人承認這個迴圈需要被打破。而朝此方向努力的人無疑面臨著太多阻力,無論西方還是伊斯蘭的實際行動,都在使和諧共處變成天方夜譚。

本文為獨家原創內容。撰文:吳學銳;編輯:小鹽。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