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年移民後的糾結:孩子做一個平凡的普通人不可以嗎?

說起人到中年還移民的我們, 其很大一部分程度是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 一方面為了擺脫國內應試教育的盲目領跑, 另一方面也是讓孩子有寬鬆的大環境自由成長, 所以, 我努力地讓孩子按照他自己的個性發展, 希望他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可是漸漸地我發現, 那種刻在我骨子裡的望子成龍的理念還是那麼頑固, 外界稍微有點風吹草動, 我的內心就開始不那麼淡定了。

另一個朋友轉發的一個視頻是一個10歲男孩的演講, 那種從容不迫的颱風, 那種擲地有聲的氣勢, 無不讓人感歎。 看完視頻後,

讓我的心潮又開始湧動。

次日, 看著在沙發上看電視的8歲兒子, 於是有了如下的對話:

“兒子”我裝作輕鬆地問他, “你將來長大了有什麼理想嗎?”

“沒想過”他頭也不回地看著電視。

我靠近他旁邊坐下來, 接著提示他:“我的意思是, 你長大了想做什麼?有沒有你特別有興趣想做的事情?”

他突然很認真的看著我說:“我想養鯊魚和蛇。 ”

估計小子沒明白我的意思, 所以我接著誘導:“當然, 養寵物是你的自由, 但是那是屬於愛好, 不屬於理想的範疇。 理想是自己對自己未來的一個設想, 想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 比如, 成為科學家啊, 建築師啊, 宇航員啊等等。 ”

“一定要成為那樣的人嗎?”他看了我一眼。

“噢, 那倒也不是, 我只是個比方。 我的意思是你現在對自己的未來有沒有設想?這個設想就是你的目標, 慢慢去實現它。 ”

“我要是說沒有呢?”他看著我。

我不得不清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維, 仍然在做著最後的堅持:“是這樣啊, 我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 我們老師都會問我們長大後的理想是什麼。 有些同學說當工程師,

有些說當科學家, 也有些說當軍官。 我只想知道你有什麼理想嗎?”

他轉過頭望著我, 平靜地說:“媽媽, 一定要成為你說的那樣的人才算成功嗎?做一個平凡的普通人不可以嗎?”

一刹那, 我語塞了。 這, 難道不可以嗎?那一刻我竟然不知道怎麼回答。

從小到大我們被教育著要成為有理想有抱負的人, 周總理從小就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儘管自己知道自己並不一定能成為那種成功的人, 但也從不會直接說自己想成為一個平凡的普通人。

不管是寫作文還是上臺演講, 一定會把自己的偉大理想描繪得有聲有色, 讓人感覺未來一定會實現, 至於是否有實現的那一天暫且不管, 起碼當時能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贊許。 現實的是, 在我們長大後, 周圍的同齡人中幾乎沒有人成為精英或者行業的領頭人, 大家都只是平凡工作崗位上的普通人。 並不是說平凡的普通人就可以不努力, 不用功, 而是在我們的潛意識中就已經有職業等級的區分。

正因為有這種潛在的約定俗成的劃分,

也就有了大家心中所謂理想的模式。 如果孩子的理想在模式之內, 我們就會認為他們是有出息的;如果孩子沒有理想或者在模式之外, 我們就會覺得他們是平庸的。 其實這對於孩子來說很不公平, 這就相當於人為得給他們設置未來, 只問結果, 至於過程他們是否喜歡那不重要。

而在加拿大長大的孩子, 就目前小學而言, 沒有老師教導過“如何從小樹立職業目標”, 學校根本沒有灌輸過職業的區別, 周圍的環境也沒有給他們一種職業等級的概念。

所以目前在他們的心中, 任何職業都是新奇的, 都是有特點的, 他們心裡沒有覺得做哪一行是特別值得驕傲的, 做哪一行是沒有底氣的。 如果一個小學的孩子說他將來要開公共汽車, 要開垃圾車,這裡的老師和家長不僅不會糾正他的“理想”,反而會饒有興趣地問他為什麼有這種想法,讓孩子說出他目前對這種職業的好奇度在哪裡,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想法還不成熟,不需要盲目地過早地去為他們設立什麼目標。最重要的是在這裡,任何職業都是被尊重的。

誠然,讓孩子從小樹立遠大的目標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動力,是為之奮鬥的方向,這,並沒有錯。

只是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家長的我們是否能用一顆平常心去真正接受自己孩子的個性,去欣賞和肯定他們的努力,去尊重他們的喜好,去坦然接納他們的不完美,同時不拿他們和別人比較。

也許他們的未來並不是我們設想的那樣,也許有一天他們真的只是從事平凡而普通的工作,那我們是否也能自豪地跟別人說:“這就是我的孩子,我為他驕傲。”

說到這裡,不禁讓我想起那年在公車上聽到的對話。兩個西人婦女在交談, 其中一個問另一個的孩子現在在做什麼工作,被問的女士眉飛色舞地講述自己的兒子,她兒子現在是一個電工,管理和維修電線杆上的電網,他畢業後一直從事這份工作,她覺得她兒子太了不起了,不僅工作出色,而且家裡的帶電的電器他都能維修,她太為他驕傲了。她的眼神充滿了對兒子的贊許和欣賞,從她眼中透出的那份母愛的光芒,我至今難忘。

其實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做家長所要做的就是培養他們獨立的人格,自信心和面對困難克服的勇氣,而不是把眼光只盯在孩子的成績上。當具備這些品質以後,即使未來他們真的平凡而普通,他們也會有在風雨中笑看人生的能力,這就是人生的一種財富。因為相比于天才,那些資質平凡卻仍不妥協,在黑暗中目光明亮的平凡者,更值得稱道。

要開垃圾車,這裡的老師和家長不僅不會糾正他的“理想”,反而會饒有興趣地問他為什麼有這種想法,讓孩子說出他目前對這種職業的好奇度在哪裡,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想法還不成熟,不需要盲目地過早地去為他們設立什麼目標。最重要的是在這裡,任何職業都是被尊重的。

誠然,讓孩子從小樹立遠大的目標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動力,是為之奮鬥的方向,這,並沒有錯。

只是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家長的我們是否能用一顆平常心去真正接受自己孩子的個性,去欣賞和肯定他們的努力,去尊重他們的喜好,去坦然接納他們的不完美,同時不拿他們和別人比較。

也許他們的未來並不是我們設想的那樣,也許有一天他們真的只是從事平凡而普通的工作,那我們是否也能自豪地跟別人說:“這就是我的孩子,我為他驕傲。”

說到這裡,不禁讓我想起那年在公車上聽到的對話。兩個西人婦女在交談, 其中一個問另一個的孩子現在在做什麼工作,被問的女士眉飛色舞地講述自己的兒子,她兒子現在是一個電工,管理和維修電線杆上的電網,他畢業後一直從事這份工作,她覺得她兒子太了不起了,不僅工作出色,而且家裡的帶電的電器他都能維修,她太為他驕傲了。她的眼神充滿了對兒子的贊許和欣賞,從她眼中透出的那份母愛的光芒,我至今難忘。

其實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做家長所要做的就是培養他們獨立的人格,自信心和面對困難克服的勇氣,而不是把眼光只盯在孩子的成績上。當具備這些品質以後,即使未來他們真的平凡而普通,他們也會有在風雨中笑看人生的能力,這就是人生的一種財富。因為相比于天才,那些資質平凡卻仍不妥協,在黑暗中目光明亮的平凡者,更值得稱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