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釘科技:華為可能涉足顯示面板領域,原因有三點

[釘科技報導]下一代iPhone中的部分型號將搭載OLED螢幕, 似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有韓國媒體近期又爆料稱, 蘋果和三星很可能已經簽署了高達26億美元的OLED面板訂單協定。

據稱, 蘋果預計將從三星顯示器訂購7500萬塊OLED螢幕, 占OLED螢幕產量的14%, 三星電子將會接收56%的螢幕, OPPO和vivo將分別保證13%和10%的OLED螢幕份額。 對此, 三星和蘋果都未予置評。

如果消息屬實, 三星、蘋果、OPPO、vivo就占了93%, 餘下的, 已經相當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 上述爆料中提及的品牌, 並不包括在2016年與三星“對簿公堂”、當前作為中國手機市場“龍頭”的華為。

不過, 近來有坊間消息稱華為與國內面板廠商京東方“合作研發的OLED螢幕已經成功量產”, 然而, 華為與京東方官方並未透露相關消息。 但是, 在釘科技看來, 華為並非沒有涉足面板領域的動機和可能:

直接動因:解決手機顯示面板供應問題

儘管在大尺寸應用方面還不成熟,

但小尺寸OLED螢幕, 已經成為了不少旗艦手機的標配, 根據釘科技的瞭解, 其優勢有如下幾點:

1.材質輕薄, 觸控靈敏度更高;

2.色彩表現鮮豔, 對比度高, 保證好的觀看效果;

3.自發光材質, 一般性使用中相對功耗更低, 從而保證相對更好的續航效果;

4.延展性好, 可以做成曲面狀態, 甚至向“可折疊化”發展, 從而給產品設計帶來更大的空間。

此外, 釘科技認為, 在現階段使用OLED螢幕, 還有兩點作用:一是拉高產品調性(主要應用于中高端產品), 二是與友商形成差異。

作為將產品高端化戰略擺在比較高位置的華為, 在2016年跟進了曲面OLED屏設計, 在當前的手機市場競爭形勢下, 為了不被對手“搶跑”, 在產品中持續應用OLED螢幕, 幾乎是必然的選擇。

不過,

有資料顯示, 在2016年Q3, 三星掌控全球可撓式OLED面板93.7%市占率, 中小尺寸面板市場的份額也高達31.8%, 超越第2位JDI和第3位LGD的合計值28.5%。 在這種形勢下, 技術驅動的華為, 就有可能直接涉足面板領域, 因為, 釘科技認為, 除了解決眼前問題之外, 它還有更大的佈局。

深層動因:構建產業鏈閉環, 擴大競爭力

不再談“五年內超過三星和蘋果”, 是華為務實作風的體現, 不過, 這並不代表華為與三星和蘋果競爭關係的消失。 而華為與三星、蘋果之間的較量, 就不是單純的國內市場慣用的“價格戰”, 而一定是技術實力和對供應鏈掌控能力的較量。

據釘科技觀察, 華為、三星、蘋果都對作為智慧手機關鍵的晶片形成了掌控力, 而蘋果的相對優勢在於軟體和系統層面;同時,

蘋果儘管沒有形成自有的產業鏈閉環, 但其對上下游有相當的掌控能力, 最明顯的就是與供應商之間的議價能力;三星則在手機領域基本構建起了完整的自有產業鏈閉環。

釘科技認為, 華為手機擴大競爭力的關鍵, 也在於更好地掌握供應鏈。 今年初, 有消息稱華為出現向供應鏈下修第1季拉貨的情況, 自原訂的3800萬台降為3500萬台, 當時有業內人士指或于供應鏈本身產能吃緊有關。 2015年, 就有消息傳出由於三星AMOLED屏供應吃緊, OPPO有可能縮減產能。

此前也有消息稱, 華為、OPPO和vivo受蘋果向三星訂貨OLED面板的影響, 成立聯盟, 目的在於推動其他OLED螢幕供應商提高產能, 其實也是為了增強對產業鏈的掌控能力。 但對於技術驅動型的華為而言,

自主研發、自建產業鏈閉環, 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可能動因:準備進軍電視+嘗試新增長點

手機業務之外, 華為也許還有其它方面的考慮。

釘科技注意到, 去年底, 一條使用者與“華為終端”的問答, 引起了不小的關注, 在回答“有華為電視銷售嗎”這個問題的時候, “華為終端”表示“目前沒有”, 但“等待未來某一天都看到華為電視”。

之前, 已經傳出過華為要做電視的消息。 在消費者業務上有著高期待值, 同時在電視盒子上有過佈局, 同時在製造、研發、品控方面都有良好基礎的華為, 是有可能涉足電視終端的。 涉足面板業務, 就有可能是華為進一步進軍電視市場的契機。

另外, 在原有業務之外, 華為也有可能嘗試通過技術輸出來獲得新的企業增長點。 華為研發自主晶片之後,就有觀點認為,華為會輸出其相關技術,不過,作為華為手機進軍高端市場的標誌,短期內,華為應該不會將其對外供應,但沒有被打上明顯標籤的面板則不同。

最後,留下的一個問題是,京東方會不會與華為合作OLED面板。近期,有消息稱,蘋果已經與中國的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微電子、和輝光電、昆山國顯和柔宇科技六家公司秘密洽談OLED合作。蘋果對京東方的AMOLED螢幕測試已經進行數月,並可能考慮明年將京東方加入供應商名單。

儘管如此,在釘科技看來,這並不影響京東方與華為的合作。去年末,就有消息稱,京東方在四川的這兩條OLED生產線,基本上都是為了滿足未來客戶聯想和華為的配套需求所設立。

華為研發自主晶片之後,就有觀點認為,華為會輸出其相關技術,不過,作為華為手機進軍高端市場的標誌,短期內,華為應該不會將其對外供應,但沒有被打上明顯標籤的面板則不同。

最後,留下的一個問題是,京東方會不會與華為合作OLED面板。近期,有消息稱,蘋果已經與中國的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微電子、和輝光電、昆山國顯和柔宇科技六家公司秘密洽談OLED合作。蘋果對京東方的AMOLED螢幕測試已經進行數月,並可能考慮明年將京東方加入供應商名單。

儘管如此,在釘科技看來,這並不影響京東方與華為的合作。去年末,就有消息稱,京東方在四川的這兩條OLED生產線,基本上都是為了滿足未來客戶聯想和華為的配套需求所設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