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專訪:讓更多肯亞人瞭解中非友好歷史

新華社肯亞拉穆7月29日電 專訪:讓更多肯亞人瞭解中非友好歷史——訪肯亞國家博物館館長穆紮楞多·基本嘉

新華社記者 盧朵寶 王小鵬

肯亞國家博物館館長穆紮楞多·基本嘉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在肯亞東海岸發現的中國瓷器、人骨遺骸以及文獻資料表明, 中國與非洲早在600多年前就建立了聯繫, 應該讓更多肯亞人知道中非友好的歷史淵源。

“在肯亞東海岸的馬林迪、拉穆等地, 我們發現了成千上萬的中國瓷片, 以及大量中國瓷器仿製品。 這些瓷片證明, 早在600多年前, 中國人已經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到過肯亞。

”基本嘉28日在拉穆郡參加首屆“古今中國與東非聯繫國際論壇”間隙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在論壇上, 由中國、美國和肯亞專家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宣佈, 在肯亞拉穆郡曼達島發現了具有中國人血緣的人骨遺骸、中國料珠、明朝“永樂通寶”錢幣。 基本嘉說, 這為中國人曾到達東非海岸提供了新的證據。

據中國史書記載, 鄭和率船隊在15世紀七下“西洋”, 先後訪問了亞洲和非洲30多個國家, 曾遠達非洲東岸的“麻林地”(今肯亞的馬林迪)和“慢八撒”(今肯亞的蒙巴薩)。

基本嘉說, 非常可惜的是, 很多肯亞人並不知道中國與非洲的這段交往歷史。 “現在有很多中國人在肯亞搞基礎設施建設, 肯亞人以為中國現在才開始關注非洲。

實際上, 中國人早就來過了。 ”

基本嘉說, 中國人到達非洲的時間比歐洲人早, 但是中國人並沒有掠奪、殖民非洲。 “中國人來到非洲和當地人進行貿易, 而歐洲人來到非洲對當地人實施殖民統治。 ”

在拉穆郡曼達島, 來自中國和肯亞等國的考古學、人類學專家正在舉行“古今中國與東非聯繫國際論壇”;而在論壇舉辦地對面的海上, 中國交建集團正在建設肯亞第二大港口拉穆港。 基本嘉說, 此情此景為肯中古今聯繫提供了極好的注腳。

“我的心願是把現在的肯中關係與歷史上肯中人民的友好交往聯繫起來, 重新挖掘600多年前中國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與非洲友好交往的歷史, 讓這段歷史為更多人所知, ”基本嘉說。

基本嘉已經開始著手做這件事情。 他說, 他所在的肯亞國家博物館正在著手整理在拉穆、馬林迪等地發現的中國瓷器及其它文物, 希望能夠早日向外界展示。

基本嘉曾訪問過中國的北京、海口等城市, 他對中國的文物保護技術讚不絕口。 基本嘉說, 他希望能夠與中方加強文物保護合作, 包括派遣肯亞人到中國學習文物保護技術、兩國組織專家進行更多的聯合考古等。 他也希望未來肯中兩國能夠共同成立一個文化機構, 將肯中友好交往的歷史故事更清楚、更完整地呈現給世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