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石頭山上開鮮花 南召做實“農業旅遊產業經”

“我剛給北京、南通發了一批樹苗, 過兩天還有一批外地訂單, 都是沖著咱玉蘭之鄉的名氣來的。 ”3月23日, 在南召縣舉辦的首屆“中國南召玉蘭花會”上,

道奇花卉苗木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道奇樂呵呵地說, 隨著當地花卉產業知名度的增加, 如今種植玉蘭等花木已經成為農民致富增收的好生意。

“我當年響應政府號召開始栽種玉蘭樹, 如今不僅我做大了生意, 還能帶動鄉親們就業致富。 ”今年42歲張道奇告訴記者, 他從事花卉種植行業已經有18個年頭, 現在還擔任著南召縣花木協會會長。 除了自己經營著300多畝苗圃外, 張道奇的合作社還吸納了20多戶當地農民, 在他的指導和幫助下增產增收。

“玉蘭樹適宜本地氣候, 基本沒有病蟲害, 好打理, 好上手, 加上政府大力支持, 以後從事深加工, 收入還要高。 ”談起玉蘭致富經, 張道奇如數家珍:“每家合作農戶種植1畝玉蘭樹的話,

年底成活8000棵, 除去成本淨賺5000元, 還不耽誤平時農活。 ”據他介紹, 目前南召縣共有花木專業合作社200餘家, 帶動11萬人就業。

望春玉蘭也稱辛夷, 具有較高的藥用、觀賞價值。 南召縣是辛夷原生區和發源地, 也是全國的玉蘭主產區, 擁有700多年玉蘭花木栽培歷史。

雖然發展玉蘭種植歷史較早, 但很長一段時間內, 南召玉蘭在外界知名度較低, 輻射力影響力有限, 沒有形成像洛陽牡丹、開封菊花或鄢陵花卉這樣響噹噹的品牌。

“過去人們對南召的印象是滿山石頭不長草, 一定要把玉蘭做成聞名全國的一張名片。

”2013年起, 南召縣委、縣政府確立新的花卉產業發展規劃, 提出“以花木改善生態, 以生態承載旅遊, 以旅遊帶動三產”的發展方向, 實現生態、經濟、社會“三重轉型”。

為此, 該縣連續兩年舉辦中國玉蘭學術研討會, 邀請全國玉蘭專業和花卉專家學者獻計獻策, 確立了“產經一體, 全域旅遊”等發展方式, 將以玉蘭為主題的特色花卉產業向上下游鏈條延伸。 該縣成立專門機構, 引導農戶開展品牌化經營、標準化生產和基地化種植, 高起點規劃建設了“一環十園”玉蘭產業基地。

在今年的玉蘭花會上, 來自鄭州、洛陽、西安、襄陽等省內外遊客, 沿著南召境內的S231省道一路遊覽, 驚喜不斷。 在道路沿線, 品種齊全的玉蘭生態觀光園、主打盆景品種的玉蘭國際花木城等讓遊客們大開眼界,

流連忘返。

據瞭解, 類似的精品遊覽線路在南召還有兩條, 共同形成了百里玉蘭景觀長廊。 同時, 該縣還精心規劃, 在5個核心區鄉鎮選址佈局建設了具備觀賞、休閒、餐飲功能的10個精品特色示範園, 花木生產專業村55個, 形成點、線、面結合的農業旅遊一體化格局。

經過多年的培育和引導, 如今的“玉蘭之鄉”南召切實把這種經濟樹種做成了叫響全國的產業。 據統計, 截至2016年底, 南召縣花卉苗木種植面積38萬畝, 產值27億元, 其中辛夷發展面積1.53萬公頃、1000多萬株, 年產量4000噸以上, 占全國的40%, 占河南省的80%, 不論從種植面積、品種、數量及市場佔有率均居全國之冠。 (廖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