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尼洋河畔的哨兵」高原上的花環

編者按: 《尼洋河畔的哨兵》描述了上世紀70、80年代西藏高原軍人的生活。 作者郭偉明, 1971年至1988年在西藏軍區通訊總站工作, 歷任戰士、班長、技師、參謀。 退休後, 他利用業餘時間整理過去的日記, 把所經歷過的往事寫出來, 讓更多的人瞭解西藏高原、瞭解那一代軍人的過去。 書中的每一個故事, 都是在歷史的長河中真實地存在過。 以下為書中節選。

1985年的初夏, 上級下達了檢修基層部隊通信設備的命令, 我作為檢修組的成員, 經過十多天的旅途, 傍晚時分我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基層連隊的官兵對我們的到來非常歡迎。 那天晚上, 我被安排在駕駛班, 駕駛員小楊為了讓我休息好, 把自己的床鋪讓給我睡, 自己到班裡和其他戰士去擠一擠。 小楊不但為我鋪好了床鋪, 而且還給我打來了洗腳水, 這讓我感到非常過意不去。 小楊卻笑著說:“郭參謀, 你們能到我們這來,

我們盼都盼不到, 這點小事算得了什麼。 ”看到小楊那靈氣的樣子, 我打心眼裡喜歡他。

幾天下來, 我和小楊很熟了, 從閒談之中我瞭解到, 他是一個非常要強的戰士, 不僅駕駛技術很好, 而且學習抓得也很緊, 在他的床頭還放著許多高考複習資料, 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一所軍事院校。 如果可能的話, 他還想去拉薩看看, 看一看宏偉的布達拉宮, 看一看美麗的喇嘛廟。 從他的目標和努力程度來看, 我想他是很有可能取得成功的。

時間過得很快, 當我再一次來到他們的連隊, 詢問指導員小楊是否考上軍事院校時, 指導員的聲音突然哽咽了, 他含著淚水告訴我, 小楊在完成一次戰備任務返回連隊的途中, 因發生意外從70多米高的山崖墜落,

不幸犧牲了。

後來, 小楊犧牲的消息傳到了家鄉, 他的母親得知兒子離開的事後, 賣掉了家裡僅有的肥豬, 帶著他的妹妹千里迢迢, 風餐露宿, 一路搭車來到部隊, 為的是看一看兒子安息的地方。

老人家強忍著巨大的悲痛, 執意來到烈士陵園, 在兒子的墳墓前, 老人家默默地拿出小楊在家時愛吃的食物, 那一聲“兒啊, 媽媽看你來了!”聲聲呼喚和妹妹痛苦的哭泣, 深深地震憾了同志們的心, 全連官兵淚如雨下, 老人家撫摸著墓碑久久不肯離去。

臨別的時候, 老人家說:“兒啊, 媽媽和妹妹離這太遠, 不能常來看你, 以後就麻煩指導員和同志們常來看看你了。 ”說到這裡, 指導員已是淚流滿面, 我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

第二天, 我們帶著用松枝和鮮花紮制的花圈來到了烈士陵園, 面對著小楊的墓碑, 我仿佛又一次看見了他, 聽見他含著笑說:“郭參謀, 你們能到我們這來, 我們盼都盼不到, 這點小事算不得什麼。 ”

為了緬懷烈士的忠魂, 為了滿足小楊的願望, 我用手絹包了一些墳上的細土帶回了拉薩, 並把它輕輕地撒進了拉薩河裡。

安息吧, 我們的戰友, 安息吧, 我們的小楊!(中國西藏網文/郭偉明)

相關閱讀:

「尼洋河畔的哨兵」閃閃的紅星

「尼洋河畔的哨兵」送鹽

轉載該作品, 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 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