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湖南水利工程抗旱保灌作用明顯

●167萬處以灌溉為主的水源工程較歷年同期多蓄水9.5%

●近3萬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受益人口達4000余萬人

●7.32萬處灌區可保障灌溉耕地面積4000余萬畝

新湖南用戶端7月29日訊(記者 劉勇 肖秀芬 通訊員 劉燕龍 郝亞儒)受持續晴熱高溫影響, 我省部分地區旱情露頭且呈發展之勢。 省防指今天發佈, 全省各類水利工程充分發揮防旱抗旱作用, 有效緩解了旱情發展。

在抗禦7月初的暴雨洪水過程中, 各地科學研判形勢, 在全力抗洪保安的同時, 適時攔蓄尾洪, 及時蓄水保水, 為後期防旱抗旱增加了水源。 目前, 我省167萬處以灌溉為主的水源工程共蓄水161.86億立方米,

較歷年同期多蓄9.5%, 其中可用水量達132.3億立方米。

全省現有各類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近3萬處, 規劃受益人口4000余萬人。 在近段抗旱中, 各地將保障群眾飲水安全放在首位, 加強工程調度管理, 有效解決了旱區群眾飲水困難問題。 7月19日以來, 澧縣山門水廠水源不足, 閘口、大堰壋等鄉鎮8萬多人供水緊張, 該縣緊急調度4台水泵從山門幹渠提水, 確保了飲水安全。 慈利縣針對象市、趙家崗、景龍橋等3個鄉鎮自來水廠供水不足問題, 從7月27日開始通過分時段供水、啟用備用水源等方式, 緩解了1.76萬人的臨時供水矛盾。

全省現有各類灌區7.32萬處, 可保障耕地灌溉面積4000余萬畝。 旱情發生後, 受旱地區各類灌區共保障近200萬畝農田灌溉用水。

韶山灌區是我省23個大型灌區之一, 7月10日以來加大灌溉供水力度, 累計增加供水650多萬立方米, 有效保障了灌區下游86.4萬畝農田灌溉用水。 臨澧縣青山灌區為緩解下游旱情, 7月18日以來“壓電抽水”, 7月25日起集中力量為下游鄉鎮調水, 有效保障了下游灌溉用水。

2014年至2016年, 水利部在我省34個縣市區新建了193處引調提水工程, 可調水量1.9億立方米, 可保障101萬人、80萬畝耕地抗旱應急用水。 目前, 受旱區已有澧縣、石門等15個縣市區調度引調提水工程63處, 調用應急水量1800萬立方米, 保障了30萬人、40余萬畝耕地應急用水。

版權作品,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湖湘情懷, 黨媒立場, 登陸湖南日報社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用戶端, 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轉載授權:0731-84329818蘇女士。 轉載須注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 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責編:譚思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