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讀書有用嗎?頗有感觸,和大家一起分享!

知乎上有個提問:底層出身的孩子, 假設當年你沒能上 985 或者 211, 你會損失和錯過什麼?

什麼是底層?就是除了你自己, 你一無所有。 而只能靠自己的人, 連個性都是奢侈品。

有人說, 這是一個英雄不論出處的年代, 也是一個英雄必論出處的年代。

英國BBC曾拍攝紀錄片, 展現14個孩子, 50年的人生軌跡。

7歲時, 來自精英家庭的John和Andrew已經習慣了每天看《金融報》或《觀察家》, 而貧民窟孩子的理想, 是能少罰站, 少被打, 吃飽飯。

50年後, 幾個精英家庭的孩子, 上了好學校, 找到好工作。

三個中產家庭的孩子, 有一位成為精英, 兩個依舊中產。

而幾個來自底層的孩子, 包括他們的後代, 依然常常與失業相伴。

知識改變命運背後, 也是一場關於家庭的較量。

有錢的基礎是, 你家庭的資源、背景, 加上你的努力和運氣。 但大多數人, 不過是為了生計而出賣勞動的人。

紀錄片中曾輟學的父母, 沒能力教孩子怎麼學,

因為窮, 他們也沒錢讓別人來教, 到後來, 倫敦的孩子Tony也輟學了。

人脈、財富、教育等資源, 會父傳子, 子傳孫。

據《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5》, 農村80%的留守兒童從沒參加過課外輔導, 在西部貧困農村, 63%的學生甚至沒有高中文憑。

中國校友網對全國各省級高考狀元開展調查,

發現在2007-2016年間, 全國共有約837名高考狀元。 其中, 近五成狀元父母是教師(35%)和工程師(12.6%), 近兩成父母是公務員。

來自農村、經濟狀況欠佳家庭的狀元所占比例在下降。

這種現象, 就如同今年北京高考狀元說的:“像我這種屬於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 還生在北京, 所以在教育資源上享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我在學習的時候, 確實能走很多捷徑。 ”

狀元身份的背後, 一定付出了汗水, 但這不是一個人的戰鬥, 支撐他的還有良好的教育環境。

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 真的太大了。

有時你不得不承認:自己努力的天花板, 不過是別人的起點。

條條大路通羅馬, 有人出生在羅馬。

《北京愛情故事》裡的石小猛, 前期極盡努力, 但在職場上依然被上司克扣,

受盡欺負。

他在特別絕望的時候說, 人生就是一場比賽, 可有的人連參賽資格都沒有。

確實, 那些富家子弟手中的東西可能是我們一輩子也買不起的東西。 我再努力再勤奮八百輩子, 有用嗎?沒用, 趕不上你一生下來, 嘴裡邊含一把金鑰匙,

我呢, 也別勤奮了, 別努力了, 我就吃吃齋, 念念佛, 找個好時候好地方, 投個好胎, 找個好爹。

人的每一種奢望都是設想“如何能付出最少而得到最多”, 但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這種極端不公平的交易。

所以大學, 起碼提供給了底層可行的前進捷徑, 終其一生或許談不上逆襲, 但在人生的接力賽中, 你是自己孩子的起點。

跨過這條千軍萬馬的獨木橋, 以後的門票會越來越貴, 你可能再也買不起入場券了。

為什麼一定要上名校?

你身邊人的優秀程度, 會影響你。

過去20年來, 北大先後有500餘名保安考學深造, 有的考上了研究生, 當起大學老師。

每個學校都有保安, 但為什麼這種成群結隊的考學行為, 在名校發生的概率更大?媒體採訪“北大保安第一人張俊成”的報導裡, 或許就藏著答案。

張俊成說,有次站崗,看到一位老人騎車過來,快到門崗前,老人下車,推車走過。

經過門崗時,老人點頭跟他說:“你辛苦了。”

張俊成感到很受寵若驚,他問旁人,“這是誰?怎麼這麼尊重我們?”

別人告知,老人是北大校長。

在保安崗位上,張俊成也曾一度“迷失”,他說,“那個時候非常無知、愚昧”。

但他卻得到了多位北大教授的熱心幫助,在教授們的建議下,他才開始重新讀書學習。

名校的光環,是一種優秀的傳遞。

或許就藏著答案。

張俊成說,有次站崗,看到一位老人騎車過來,快到門崗前,老人下車,推車走過。

經過門崗時,老人點頭跟他說:“你辛苦了。”

張俊成感到很受寵若驚,他問旁人,“這是誰?怎麼這麼尊重我們?”

別人告知,老人是北大校長。

在保安崗位上,張俊成也曾一度“迷失”,他說,“那個時候非常無知、愚昧”。

但他卻得到了多位北大教授的熱心幫助,在教授們的建議下,他才開始重新讀書學習。

名校的光環,是一種優秀的傳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