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往往是最親近的人帶來的傷害最深?

《黃帝內經》說到:“百病生於氣也。 ”

美國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弗裡德曼和萊斯利·馬丁經過20年的研究發現:“人際關係”成為影響人類壽命最關鍵的因素。

所謂的人際關係, 主要是自己與自己的關係, 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以及自己與社會的關係。

但是, 大多數人明明知道人際關係的重要性, 卻一再陷入同樣的關係困境, 無法自拔。 一段親密關係, 總是開始美好熱情, 最後慘澹收場。 我們曾嘗試各種辦法來改善親密關係, 可一段時間後又遇到困擾, 始終處於周而復始的關係矛盾中……

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心理學講師、知乎大V李松蔚認為, 是我們的思維方式出現了問題。

我們常常把一段糟糕的關係歸結于道德品質、個性特點、個人意願, 甚至是病理化命名, 認為是某個人的錯, 或者是某個人有病。

很多人討論或者溝通時, 常常從個人視角出發, 證明自己是對的或者是錯的, 而忽略了要將兩個人看到的拼在一起, 從而發現一個更大的真相。

“不是看你做了什麼, 或者我做了什麼, 而是在這一段關係中, 我們做了什麼。 ”在李松蔚老師看來, 換一種思維, 你的婚姻關係、親密關係或許會有另一種可能。

8月12日, 受思想食堂邀請, 李松蔚老師將在杭州與大家見面。 他將從系統論思想出發, 分析親密困境的因與解。

李松蔚

北京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清華大學心理學講師, 國內最年輕的新銳心理導師、心理諮詢師、知乎心理學大V。

在北京大學校醫院心理諮詢中心和北京大學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擔任諮詢師。

什麼是系統論思想?

這是一種全新的心理學視角, 是李松蔚獨創的流派, 是他經過多年學習、研究和臨床工作之後, 在心理學領域發現的寶藏。

它既不屬於玄學, 也不屬於主流科學研究範疇, 它的根基在哲學層面, 是對人性、對事物相互影響規律的深刻理解。

我們在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互動, 縈繞在心的難題, 也許獲得新的視角之後, 就可以呈現出不同的樣貌。

課程適合哪些人?

1.所有在親密關係中遇到困擾, 嘗試按照某種方式解決卻無效;或者一段時間有效, 之後又陷入困境之中的人, 都可以在這個課程中獲得對關係困局的另一種視角, 並對“改變”這一概念產生全新的理解。

2.處理家庭、職場人際關係時容易面臨困局, 試圖尋求改變的人, 也可以從課程中找到新的思路。

三個半小時的分享未必會立刻給予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 但它會改變我們與問題相處的姿態。

課程大綱

為什麼總陷入親密困境?

“還是熟悉的配方, 還是原來的味道”

為啥總被同樣的關係困擾?

“我們曾相愛,想到就心酸”

好開始為什麼沒換來好結局?

親密困境如何產生的?

“雖然你不說,但你就是這樣想的”

隱蔽互動的讀心

“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嘛”

隱蔽互動的回饋

如何從親密困境中解脫?

“打破閉環一小步,改寫關係一大步”

心態準備和例外觀察

“唯一永遠不改變,是不停地改變”

多方式達成訴求,尋找新平衡點

還是原來的味道”

為啥總被同樣的關係困擾?

“我們曾相愛,想到就心酸”

好開始為什麼沒換來好結局?

親密困境如何產生的?

“雖然你不說,但你就是這樣想的”

隱蔽互動的讀心

“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嘛”

隱蔽互動的回饋

如何從親密困境中解脫?

“打破閉環一小步,改寫關係一大步”

心態準備和例外觀察

“唯一永遠不改變,是不停地改變”

多方式達成訴求,尋找新平衡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