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浙江蓮都重塑安樂家園 一破一立釋民生奧義

已實現全村搬遷的大嶴村 毛維佳 攝

中新網麗水7月30日電(見習記者 陳潔 實習生 毛維佳)薄暮時分, 空氣中蒸騰的暑氣褪去不少,

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黃村鄉黃村村的村民, 三五成群地沿著整治一新的村道遛彎, 夏禹殿前枝繁葉茂的百年樟樹下, 是他們歇腳嘮嗑的終點, 這兒剛經過一番景觀改造工程的洗禮, 一廟一樹, 宛若新生。

20多公里外的蓮都區紫金街道開潭村, 綠意蔥蘢的南明湖畔, 是開潭村大嶴村村民們“大搬快治”的遷建點, 一幢幢洋房或仍在建或已竣工, 勾勒出一座安心又舒心的新“大嶴村”雛形。

大嶴村的搬遷新址上嶄新樓房拔地而起 毛維佳 攝

昔日追求“居者有其屋”, 對於蓮都而言, 居有所安、居有所樂是其貫徹民生工程的更高立意。 據悉, 蓮都共安排鄉鎮整治項目114個, 總投資3.72億元;截至6月底, 超前圓滿完成三年行動計畫的避讓搬遷任務, 涉及群眾962戶1882人。

以“大搬快治”和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為代表, 一拆一整, 以一破一立之勢詮釋著一座城市的民生奧義。

居有所安 大搬快治破安全隱患

蓮都, 是麗水市惟一的市轄區, 依山傍水, 群山環繞。 青山綠水雖可人, 其中潛藏的安全隱患也不容忽視。

蓮都區副區長葉建光告訴記者, 該區轄區面積1502平方公里, 其中92%為地質災害易發區, 呈現“點多、面廣、規模小、危害大”的特點, “據排查, 蓮都共有36個地質災害隱患點, 涉及避讓搬遷專案21個, 工程治理專案16個。 ”

蓮都與青田交界山坳裡的大嶴村, 便在搬遷名單之中。

驅車從蓮都城區出發, 一路顛簸40多分鐘, 方至大嶴村原址, 眼前一地碎磚廢瓦, 以及幾幢尚未垮塌的民房。

隨行的蓮都區地質災害應急中心主任繞紹平, 指著不遠處山崖上清晰可見的裂縫告訴記者, 因為山上樹木的根系一直往石頭裡紮, 不斷漲裂之後就會把石頭頂落山下, 用專業術語來講叫“根劈”。

說話間, 記者巧遇“回老屋看看”的大嶴村村民王火明, 今年48歲的他是較早遷下山的一批。

“曾見過石頭從山上滾落, 場面挺嚇人的。 加上村長走家串戶的勸說, 我三年前就搬下山了, 現在新房正在裝修呢。 ”王火明告訴記者, 新居風景美地段也好, 離城區僅3、4公里路。

黃村村內新繪的文化牆 毛維佳 攝

如今大嶴村共90多戶人家均已完成避讓搬遷。

事實上, 自去年年底麗水部署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大搬快治”三年行動計畫以來, 蓮都區在今年6月底便已經提前完成其中的避讓搬遷任務, 並計畫今年年底全面完成16個工程治理專案。

住有所樂 綜合治理滌蕩村容鄉貌

如果說“大搬快治”是一項“與生命賽跑”的基礎民生工程, 那麼小城鎮綜合治理則力求在住得安心的基礎上住得舒心。

在蓮都區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辦, 記者見到了一張時間表:2017年, 計畫驗收大港頭鎮、麗新鄉、黃村鄉;2018年驗收老竹鎮、雅溪鎮、峰源鄉、太平鄉……

自從被列入蓮都區第一批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鄉鎮以來, 黃村鄉的村民切實地享受到了整治過後的美麗福利:昔日空中蜘蛛網般交織著的線網, 如今統一埋到了地下;村道邊雜亂無章的廢物堆,被花團錦簇的綠化帶代替;穿村而過的葉大後坑河邊,新建的游步道、廊亭成了村民避暑納涼的新去處……

“黃村鄉小城鎮整治共有專案14個,已全部開工建設,完成投資1027萬,全部於7月15日完工。”黃村鄉副鄉長李高平表示,同時,該鄉排查出亂停亂占、亂堆亂放、占道經營等需整治點位271個,現已完成215個。

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如同一場大掃除,滌蕩著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以煥然一新的城鄉面貌刷新著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民有所獲 剛柔並濟樹民生樣本

無論是“大搬快治”,還是小城鎮綜合整治,如何在確保工作高效進行的同時,兼顧百姓的幸福感?這是此類民生工程的難點和痛點。而總覽蓮都的這份民生成績單,或許能得到些許啟示。

“蓮都的‘大搬快治’工程雖然起步較晚,但力度相當大,進度也領跑麗水。”在蓮都區國土分局黨組副書記程煒看來,這與蓮都事先“畫好一張圖”是密不可分的。

只有用好了“筆頭”才能敲好“榔頭”,程煒告訴記者,一份《麗水市蓮都區地質災害“大搬快治”三年行動計畫避讓搬遷安置實施方案》,歷經28次的改進,只為更接地氣,最大程度保障群眾利益。

黃村村內昔日路邊亂堆亂放的垃圾點變身花壇 毛維佳 攝

“以安置方式為例,我們提供了集中遷建安置、公寓安置、零星遷建安置、其他安置方式供避讓搬遷群眾選擇。”葉建光表示對於搬遷位址的選擇“煞費苦心”,比如位於碧湖鎮中心西南部的甌碧園安置社區,配套建有幼稚園、商業用房等基礎設施,地段優越,安置戶可享受低於市場價3000元/平方米以上的優惠價格購買。

這邊“大搬快治”工程在平衡原則與群眾利益的兼顧中有條不紊地進行中,那邊每月月底一場聯合大督查,大刀闊斧地清除著亂停亂占、亂堆亂放、亂搭亂建等城鄉“牛皮癬”……

居有所安、住有所樂、民有所獲,凝聚成一枚溫熱的音符,構成這場民生大合奏的主旋律,激蕩於處州大地之上。(完)

如今統一埋到了地下;村道邊雜亂無章的廢物堆,被花團錦簇的綠化帶代替;穿村而過的葉大後坑河邊,新建的游步道、廊亭成了村民避暑納涼的新去處……

“黃村鄉小城鎮整治共有專案14個,已全部開工建設,完成投資1027萬,全部於7月15日完工。”黃村鄉副鄉長李高平表示,同時,該鄉排查出亂停亂占、亂堆亂放、占道經營等需整治點位271個,現已完成215個。

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如同一場大掃除,滌蕩著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以煥然一新的城鄉面貌刷新著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民有所獲 剛柔並濟樹民生樣本

無論是“大搬快治”,還是小城鎮綜合整治,如何在確保工作高效進行的同時,兼顧百姓的幸福感?這是此類民生工程的難點和痛點。而總覽蓮都的這份民生成績單,或許能得到些許啟示。

“蓮都的‘大搬快治’工程雖然起步較晚,但力度相當大,進度也領跑麗水。”在蓮都區國土分局黨組副書記程煒看來,這與蓮都事先“畫好一張圖”是密不可分的。

只有用好了“筆頭”才能敲好“榔頭”,程煒告訴記者,一份《麗水市蓮都區地質災害“大搬快治”三年行動計畫避讓搬遷安置實施方案》,歷經28次的改進,只為更接地氣,最大程度保障群眾利益。

黃村村內昔日路邊亂堆亂放的垃圾點變身花壇 毛維佳 攝

“以安置方式為例,我們提供了集中遷建安置、公寓安置、零星遷建安置、其他安置方式供避讓搬遷群眾選擇。”葉建光表示對於搬遷位址的選擇“煞費苦心”,比如位於碧湖鎮中心西南部的甌碧園安置社區,配套建有幼稚園、商業用房等基礎設施,地段優越,安置戶可享受低於市場價3000元/平方米以上的優惠價格購買。

這邊“大搬快治”工程在平衡原則與群眾利益的兼顧中有條不紊地進行中,那邊每月月底一場聯合大督查,大刀闊斧地清除著亂停亂占、亂堆亂放、亂搭亂建等城鄉“牛皮癬”……

居有所安、住有所樂、民有所獲,凝聚成一枚溫熱的音符,構成這場民生大合奏的主旋律,激蕩於處州大地之上。(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