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基層代表委員議國是】王海波委員:農業供給側改革要挖掘人的潛力

編者按:人民代表代表人民, 政協委員協商于民。 在全國兩會報導現場, 小青尤其關注那些來自基層的代表委員, 特別是工人、農民和專業技術人員, 瞭解他們參與經濟社會建設的實踐經驗和感受, 記錄他們認真履行職責、積極建言獻策的莊嚴時刻, 傳播他們源自基層群眾、發自人民內心的聲音。

全國政協委員王海波。 資料圖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11日電 “農業供給側改革不僅是去庫存, 還要升級, 要依靠科技。 供給側改革成功運作的主體不是政府, 也不是農民, 而是一定的農業組織形式和經營主體,

比如, 合作社、家庭農場、加工廠和農業企業等, 重要的是推動農業的企業化生產, 挖掘農產品深加工的創業空間和發揮人的潛力。 ”全國政協委員、農業和生物技術學者、河北省農林科學院副院長王海波談及農業供給側改革時這樣說。

王海波舉了一個例子, “德國和法國從來不和美國比農業規模, 主要在深加工上做得很好。 德國是在產業延伸上做文章, 法國也是在產業延伸上做文章。 他們有世界上最好的麵包, 法式麵包可以成為一個國家品牌, 而我們的農產品還沒有。 這是很大的一塊可以發掘的潛力空間。 ”

“農業一直在圍繞產量做文章, 其實, 農產品深加工有很好的創業空間, 當然不能是一些低端的一般農產品加工,

需要新理念農產品加工, 最重要的是農業科技, 創造出需求, 供給側改革的重點是創造需求。 ”王海波說, “農業供給側改革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農民問題, 農民無業可就, 歸根結底是我們企業不活躍, 企業數量少, 在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都比較低。 開拓的事不多, 集中在幾種老產品和舊領域。 不能僅僅把土地、陽光和水作為資源, 人也要作為資源, 人作為資源的價值要得到體現, 就在挖掘潛力上”。

王海波在扶貧工作上傾注了很多心血。 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縣清三營鄉的上南窯村是王海波單位去年的扶貧幫扶點。 這個地方一年只有三個月無霜期, 農民們的主要種植作物是油麥、胡麻和蠶豆, 但由於找不到合適的銷路,

老鄉們種得再好, 也無法產生經濟價值。

農科院的駐村工作隊去了之後, 幫助村民們發展莢芸豆產業。 一年以來, 芸豆產業發展已有聲有色, 產品與山東地區的市場對接, 銷售情況不錯。 “種油麥菜一畝只能賣三四百塊, 而種莢豆後, 每畝露天的能收入2000塊, 大棚則在每畝10000元以上。 ”王海波說, 這個貧困村以前只能解決吃飯問題, 現在有了更多經濟效益。 農民從勞動中嘗到了甜頭, 也將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生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