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軍事專家:沙場閱兵體現實戰性 裝備達世界先進水準

人民網北京7月30日電(記者 黃子娟)7月30日,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在位於內蒙古的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檢閱部隊並發表重要講話。 此次沙場閱兵是習主席首次在野戰化條件下親臨沙場檢閱部隊,是我軍首次以慶祝建軍節為主題舉行的專項閱兵,也是我軍革命性整體性改革重塑後的全新亮相。 軍事專家張軍社在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受閱裝備近一半為首次參閱,我軍主戰裝備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準。

沙場閱兵 更體現出實戰性

在蒙古語中, “朱日和”的意思為“心臟”。 烈日灼灼,碧野莽莽。 檢閱台前“1927—2017”字樣和八一軍徽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此次閱兵的地點,為什麼選在朱日和訓練基地?

張軍社在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表示,朱日和是全軍最大的綜合性訓練基地,空間寬闊,而且其場地設置也更便於展示現代化武器裝備及戰術動作,體現實戰性。

軍事專家李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曾表示,朱日和訓練基地具有時代背景,系統集成起點高,整體配置功能強,保障管理配套全,是全軍合同戰術訓練基地的一流示範工程。 在此地進行訓練可以有效地把‘沙場點兵’的氣氛表現出來,實現軍隊演練的高度集中。

“在天安門、長安街閱兵,通過平整的路面感受軍隊的威武。

而沙場閱兵可以更集中更直觀地展現我軍風采,把我軍的精神面貌展現出來。 觀眾觀看直播時會真切地感受到,真正的戰場是什麼樣子的。 和通常非軍事基地的展演形式的閱兵不同,沙場閱兵通常更加直觀,在展現力上肯定是更為震撼的。 ”李傑如是說。

主戰裝備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準

據報導,參加這次閱兵的共有45個方(梯)隊,包括1個護旗方隊、1個紀念標識梯隊,陸上作戰、資訊作戰、特種作戰、防空反導、海上作戰、空中作戰、綜合保障、反恐維穩、戰略打擊9個作戰群,以及9個人員方隊。 9個作戰群按作戰編組接受檢閱。 受閱官兵1.2萬人,來自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武警部隊和聯勤保障部隊。

報導稱,閱兵展示現役主戰武器裝備資訊化水準和新質戰鬥力,參閱裝備類型多樣,受閱地面裝備600餘台(套)、各型飛機100多架,近一半為首次參閱。

張軍社認為,主戰裝備及新裝備悉數亮相,一是體現出中國軍隊開放、透明、自信的心態;二是體現出現役武器裝備的資訊化水準和新質戰鬥力。 三是武器裝備展示出未來戰爭體系作戰和聯合作戰的特性。

那麼,這些新武器裝備對於中國軍隊戰鬥力生成又有哪些促進作用?

“中國軍隊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主戰裝備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準。 ”張軍社說,雖然和世界軍事強國相比,我們還存在一定差距,但是通過閱兵展示,將進一步激勵我們以能打仗、打勝仗為標準,加強武器裝備的研發和以及有針對性的軍事訓練,提高中國軍隊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能力。

瞄準未來戰爭形態 提高中國軍隊核心戰力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介紹,這次閱兵在中央軍委領導下,以中部戰區為主組成閱兵聯合指揮部,對受閱部隊實施統一指揮,是新體制下戰區履行職能的重要實踐。 閱兵按照新的軍事力量體系確定參閱兵力和受閱序列,重在反映現代新型軍兵種力量鮮明特色、體現資訊化聯合作戰編成及運用方式,展示我軍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的新重塑。

閱兵的組織編排上,採取群隊結合、人裝組合、空地聯合的方式,體現新型軍兵種力量聯合編組及作戰運用,是改革重塑後部隊聯合作戰行動的有益嘗試。

“在閱兵分列式中,9個作戰群按作戰編組接受檢閱,體現出未來戰爭中體系作戰及聯合作戰的方向,對於中國軍隊未來發展具有指向意義。 ”

張軍社說,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及人員訓練等方面瞄準未來戰爭形態,進一步向實戰化方向發展。 通過閱兵我們也能看到,中國軍隊在加強陸上作戰能力的同時,不斷加強資訊作戰、特種作戰、海空作戰等方面的能力,提高中國軍隊的核心戰力。

軍事趙小卓也表示,閱兵受閱部隊囊括了全軍所有的軍兵種,作戰編組涵蓋幾乎所有作戰領域。 “所有這一切都表明,我軍正在發生重大跨越,從數量規模型轉向品質效能型,從人力密集型轉向科技密集型,以精銳作戰力量為主體的聯合作戰力量正在形成。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