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譯者張卜天:在科學史的大陸“開疆拓土”

經公號 人物story(ID:rwstory)授權轉載

作者:周飛亞

譯者張卜天:

在科學史的大陸“開疆拓土”

作者 | 周飛亞

張蔔天在清華大學科學史系成立大會上

張蔔天是以翻譯家的身份聞名的——如果稱得上“聞名”的話。 在這個無比重要、卻至今不太被市場尊重的行業, 即便其中的佼佼者, 往往也默默無聞。

尤其他翻譯的書籍, 大多屬於一個在中國剛剛興起的學術領域——科學思想史。 感興趣且能讀懂的人, 絕不算多。

偶爾有讀者從哥白尼、牛頓、愛因斯坦、李約瑟等光芒萬丈的名字旁邊, 注意到小小的“譯者張卜天”, 大概還會以為, 這是某位已經去世的老先生。

但張蔔天很享受這種“把自己藏起來”的感覺。

他曾給自己取了一個網名, moon at noon, 中午的月亮。 “很少有人會在中午時去想月亮在哪兒, 其實它就在天上, 只是我們看不見。 我喜歡這種狀態, 既存在又不受關注。 ”

就像他大學時最欣賞的鋼琴家葛籣·古爾德所說的,

“豐富這個時代又不屬於這個時代”。

全部生命的95%, 都被翻譯佔據

初見張蔔天, 是在清華大學, 《荷塘月色》的那片荷塘, 湖心島上。 今年4月, 他剛剛調到這所學校, 在新成立的科學史系任教。

1979年出生的他, 顯得比實際年齡要年輕, 說話誠懇而直率, 平靜的語氣, 透出一種明悟之後的淡然。 與這樣的人聊天, 是一種非常愉快的體驗。 不知不覺中, 半天的時間就過去了。

“從9月份開始, 就要給學生上一門解讀中世紀科學史的課。 以後能做翻譯的時間會越來越少了。 ”張蔔天開玩笑地“抱怨”。

此前, 他還從未正式開過課。 他全部生命的95%, 都被翻譯佔據。

從2001年的《牛頓研究》開始到如今, 他已經出版了40餘部譯著, 以一己之力撐起了“科學史譯叢”“科學源流譯叢”兩大系列,

有8本書入選商務印書館“漢譯名著”, 還譯出了國內最廣為人知的拉丁語教材《韋洛克拉丁語教程》。

有人說, 在這個時代, 這樣的譯者, 是像“補天石”一般珍稀的存在。

博士畢業後, 張蔔天先是在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工作, 平均每年翻譯2-3本。 2015年起, 他接連在劍橋大學和浙江大學做訪問學者, 這兩年成了他最逍遙的幸福時光, 也是最高產的日子。

“2015年是最多的, 一年譯了8、9本書。 ”

我被這個“天文數字”嚇了一跳。 張蔔天自己倒不以為異。 “書有厚薄難易, 數量並不能說明什麼。 我最快的一本書只用了10天, 最長的用了11個月。 ”

如今, “好日子”快結束了, 終於要登上講臺了。 他有些擔心, 但更多是興奮和期待。

擔心, 自然是怕教學會佔用太多時間, 耽誤了翻譯。 張蔔天對課程的品質要求很高, 備課不肯有一絲應付, 加之缺乏經驗, 花費大量時間是必然的。

期待, 則是源自“愛分享”的天性——正是同樣的緣由, 讓他走上了翻譯這條路。

“只有哲學還能收容我這樣的人了”

張卜天原來叫張曉天。 初二那年, 算命先生說他的名字裡應該有一個筆劃為兩畫的字, 於是, 並沒有多少選擇的餘地, 父母挑中了“蔔”。

從“知曉”到“預測”, 從理性到神秘, 從無畏到敬畏, 從確定性到不確定性……這一字之別, 仿佛已經預示了他一生的命運。

曾經, 張蔔天是地道的理科生。 不到16歲考入中科大的他, 被視為同齡人眼中的“天才”。

像那一代的大多數父母一樣, 張家父母也有一種偏“實用”的考慮——填報志願時, 父親勸他千萬別選數學、物理這樣的純理論專業, 建議他去熱科學與能源工程系。

像那一代的大多數少年一樣, 張卜天也完全不清楚那些院系名稱背後的含義。 他的腦海裡, 幻化出一幅陽光照到米飯上、把飯“照”熟了的浪漫畫面, 心生神往。結果開學後,他發現自己將來要面對的是鍋爐和葉輪。

這時,一本《愛因斯坦傳》讓他發現了真正的自我。“直接研究光,不是比研究鍋爐有趣得多?廣義相對論這麼好玩的東西,為什麼不去學呢?”

他申請轉到近代物理系學習更冷門的理論物理,邁出了從“實”到“虛”的第一步。也是在這個時候,他愛上了古典音樂。

本科畢業後,張蔔天赴美國留學,繼續攻讀理論物理,系裡不乏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著名科普作家史蒂文·溫伯格和普利高津這樣的名師。前途看起來一片光明,令人豔羨。然而,“一場驚心動魄的精神危機”,迫使他三個月後就放棄了學業,回到國內。

回首往事,他說是20歲的心靈太敏感。但在我看來,命運如此安排,大概是為了給他的“開悟”提供又一個契機。

“一天晚上,我在一座教堂裡,第一次現場聽到古鋼琴和古小提琴演奏的巴赫。優美而熟悉的曲調,屋外暴雨傾盆。在那個瞬間,我突然感覺到,這些全是人家文化裡的東西,自己根本進不去。”

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裡,數學、物理、古典音樂……所有喜歡的東西都成了一種精神壓迫,甚至讓他不敢再去觸碰。

自己身上發生了什麼?無人能明白他的感受,心理醫生也說不出原因,物理學更無法給出答案。他的思緒,自然而然地飄向了哲學層面。

一次偶然,他讀到海德格爾的《形而上學導論》。“世界為什麼是有而不是無?這是哲學最基本的問題。”開篇第一句,如同一記當頭棒喝,讓他如夢初醒。

“只有哲學還能收容我這樣的人了。”

就這樣,張蔔天聽從內心的召喚,邁出了從“實”到“虛”的第二步。2001年初,他開始在北京大學旁聽哲學課,接受張祥龍、吳國盛等名師的思想洗禮。次年,他考上了北大科技哲學專業的研究生,踏上了一條迥然不同的道路。

高考准考證上的少年張卜天

“就是不能容忍國內相關領域的書停留在粗淺的層面”

譯書的念頭,是在“北漂”的時候與他不期而遇的。

“蹭課”期間,吳國盛老師正準備將一套科學史叢書譯介到國內,其中《牛頓研究》一書還沒人譯。他主動請纓,試譯了一章,吳老師一看特別滿意,就把任務交給了這位“旁聽生”。

後來,吳國盛成了他的導師。這本書,也成了他的處女譯作。

其實,在那之前,張卜天已經初嘗翻譯之味了。從美國回來時,他帶回了溫伯格的一本書——《終極理論之夢》。“那時沒有經驗,不知道翻譯前要先談版權之類的程式,結果譯了1/3時,別人已經出版了。”

他說,自己只是單純地想把國內還比較陌生的好東西介紹過來,與人分享。在這方面,他有點“強迫症”:“我就是不能容忍國內相關領域的書停留在粗淺的層面。”

在他印象中,譯過最難的一本書是開普勒的《世界的和諧》,開篇第一句話竟然整整一頁半。為了那一句話,他在圖書館坐了一個下午。這本書的原文是拉丁文,而兩個英文譯本差別之大,粗看之下甚至會誤以為不是同一本書。

科學史領域的名著都散佈在英語、法語、德語、荷蘭語、拉丁語等不同的語言領域,翻譯的難度可想而知。如果讀不懂原文,不同譯本之間的相互對照是常有的事,而曾在同濟大學留德預備部學習德語以及自學拉丁文的經歷,讓他得以在多語種之間遊刃有餘。

“當然,要獨立翻譯中古的拉丁語著作還不太現實,不只是語法的通透就能解決的。”張蔔天並不諱言語言之路的坎坷。一本書譯下來,與作者郵件往來常常有200多封。

儘管如此,那些最重視、最經典的書,他都會力求每個詞盡可能精確,並加上自己的“背景注釋”。譬如眾所周知的、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張卜天在翻譯時直接把名字改成了《天球運行論》。

“對哥白尼來說,orbium並不是指我們所理解的‘天體’,而是古代天文學家假想的帶動天體運行的那個透明的‘天球’。今天我們不承認有‘天球’的存在,便想當然地把這個詞譯成了‘天體’。”

舊的譯本是由一位天文臺的老先生譯的,對西方哲學、古代科學的背景瞭解不深,一些古代的人物、事件、哲學和科學術語,也翻譯得不甚精確。經張蔔天修訂之後,附在書後足足200頁的注釋的翻譯品質大為改觀。這些功夫,往往都在暗處,一般讀者很難注意到,其最大的價值可能只在於對哥白尼的專業研究上。

但張蔔天覺得,這是值得的,必要的。

不過,對於大多數的書而言,他並不追求十全十美。面對科學史這片“新大陸”,更多時候,他內心湧動著不可遏制的“開疆拓土”的熱情,總想以更高的效率,多譯一本書,也就為這個新學科多辟出一塊田地。

很多人說他譯的書“有門檻”,希望他寫一些更普及的東西。但張蔔天覺得機緣未到。“我現在只能講比較深的、專的——這不是自誇,是我水準還不夠。我只能影響一部分人,再由他們中有能力的人去影響更多的人。”

他笑笑說,一個人不可能什麼都做。

離開了“土壤”,科學是沒有靈魂的空殼

在美國留學的時候,張蔔天給史蒂文·溫伯格當過助教。“我最佩服之處,是他在科學以外還對哲學、科學史有這麼多瞭解。儘管他的主要觀點我不太同意。”他的語氣如此平靜,似乎他評價的不是諾貝爾獎得主,而只是某個“路人甲”。

我忽然覺得,眼前的這個人,已臻“自在”­­之境。他有自己清晰的思想體系和價值觀,對大師的學識不迷信,不虛美,更不屑以批駁大師來嘩眾取寵、自抬身份。

“不過話說回來,觀點其實已經不重要了。作為科學家,有人文關懷是最重要的,在這一點上,溫伯格已經比大多數學者做得好多了。”他的表情,好像在責怪自己又“執念”了,又產生了“分別心”,而一經想通,立時變得輕鬆起來。

他曾說自己喜歡反思。看得出來,的確如此。

科學史分為思想史、社會史、實證史等很多領域,張蔔天最關注的,是科學思想史。甚至可以說,他真正關心的是思想史裡面的文化背景,是哲學、宗教乃至塵封在現代性背後的神秘學,是科學之所以成為科學的“土壤”。

“科學”二字,更多是一個首碼。

“我研究科學史不是因為喜歡科學,而是因為科學對於理解世界太重要、太基本了,幾乎一切事情都不可能拋開科學來談……就像我在做一個課題:西方‘機械論’的起源,我重視‘機械論’不是因為我喜歡機械,而是因為它是那個時代占統治地位的自然哲學。”

在張蔔天看來,作為舶來品的“科學”跟西方文化的聯繫尤其緊密。離開了“土壤”,科學將只是一副沒有靈魂的空殼。

影響他最深的哲學家之一海德格爾曾如是批判現代科技:人被技術所統治,無所歸依,而有“失掉自己的危險”,所以人應詩意地棲居,經由“仰望天空”而“回歸大地”,達致存在的“敞開”與“澄明”之境——

而他所做的一切,正是為了“紮根於”大地。與此同時,他想更多人認識到我們“日用而不知”的這片“沃土”,尋回自身存在的家園。

“學理工科的人容易偏狹,變得不寬容。”張蔔天說,“我當年就是學物理的,也經歷過這種思想過程,覺得自己學的是‘離真理最近’的學科,把這個學好了就可以了,我為什麼要瞭解歷史?這些文科有什麼意義呢?”

回想當年的幼稚,他露出自嘲的微笑,補充說:“所以,清華這樣的理工科學校尤其需要(思想史)這樣的文科專業。非如此,就不能培養出完整的人。倘若不能明白世界的豐富與人性的複雜,就很容易走向極端。”

“以前的人無論做什麼,都是有終極層面作為依託的,托勒密就曾說:天文學從根本上關乎道德和靈性的發展。而如今,人文和科學完全分開了。現在的科學甚至都無關世俗生活了,更別提終極追求了。”他的眼神裡透出些許遺憾。“弄清楚這種分離的緣由,思考人類在這方面的未來,是我最關心的話題之一。”

張蔔天的書架一角

“研究西方,是為了回到中國”

在中國,真正的科學思想史才剛剛開始。

用張蔔天的話來說,國內的科學史研究“還停留在器物層面,大都是某項發明比西方早一點,而很少上升到思想層面”。

“中國‘科’、‘技’背後的‘術’、‘道’層面值得深究。在什麼意義上能在中國語境下談論和使用‘科學’、‘技術’、‘宗教’、‘自然’等一系列來自西方的概念,都是亟待界定和深思的論題。只有本著‘求異存同’而非‘求同存異’的精神來比較中西方的科技與文明,才能更好地認識中西方各自的特質。”

在《科學史譯叢》的總序中,張蔔天這樣寫道。

如今,他更傾向於通過中西比較,在傳統文化中發掘出數千年文化傳承的脈絡,為自己也為國人找到安身立命的“土壤”。

在他的書架上,巴赫的明信片對面擺著佛像,科學史、基督教與道家的書並排,北大哲學系退休教授張祥龍的著作《孔子的現象學闡釋九講》尤其為他所珍視。

“研究西方,最終是為了回到中國。如果回不來,這些東西意義就不大了。”

而歸根結底,對張蔔天來說,無論是“出發”還是“回歸”,都是為了探尋“存在”這樣的終極問題,為了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他拒絕“翻譯家”或“學者”的身份標籤,因為標籤會把他“變窄”。“這些只是我的‘偶性’,不是本質屬性。就像一個人頭髮的顏色,對於判斷他是否為人並不重要。”

於他,生命是一種修行。翻譯也好,學術也罷,如“挑水砍柴”,如親聆天籟,方式和道路可以千變萬化,但歸宿卻始終指向一個地方。破除對道路的執念,才是成熟。

現在的張蔔天,似乎更加明白安身立命的根柢之所在。

心生神往。結果開學後,他發現自己將來要面對的是鍋爐和葉輪。

這時,一本《愛因斯坦傳》讓他發現了真正的自我。“直接研究光,不是比研究鍋爐有趣得多?廣義相對論這麼好玩的東西,為什麼不去學呢?”

他申請轉到近代物理系學習更冷門的理論物理,邁出了從“實”到“虛”的第一步。也是在這個時候,他愛上了古典音樂。

本科畢業後,張蔔天赴美國留學,繼續攻讀理論物理,系裡不乏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著名科普作家史蒂文·溫伯格和普利高津這樣的名師。前途看起來一片光明,令人豔羨。然而,“一場驚心動魄的精神危機”,迫使他三個月後就放棄了學業,回到國內。

回首往事,他說是20歲的心靈太敏感。但在我看來,命運如此安排,大概是為了給他的“開悟”提供又一個契機。

“一天晚上,我在一座教堂裡,第一次現場聽到古鋼琴和古小提琴演奏的巴赫。優美而熟悉的曲調,屋外暴雨傾盆。在那個瞬間,我突然感覺到,這些全是人家文化裡的東西,自己根本進不去。”

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裡,數學、物理、古典音樂……所有喜歡的東西都成了一種精神壓迫,甚至讓他不敢再去觸碰。

自己身上發生了什麼?無人能明白他的感受,心理醫生也說不出原因,物理學更無法給出答案。他的思緒,自然而然地飄向了哲學層面。

一次偶然,他讀到海德格爾的《形而上學導論》。“世界為什麼是有而不是無?這是哲學最基本的問題。”開篇第一句,如同一記當頭棒喝,讓他如夢初醒。

“只有哲學還能收容我這樣的人了。”

就這樣,張蔔天聽從內心的召喚,邁出了從“實”到“虛”的第二步。2001年初,他開始在北京大學旁聽哲學課,接受張祥龍、吳國盛等名師的思想洗禮。次年,他考上了北大科技哲學專業的研究生,踏上了一條迥然不同的道路。

高考准考證上的少年張卜天

“就是不能容忍國內相關領域的書停留在粗淺的層面”

譯書的念頭,是在“北漂”的時候與他不期而遇的。

“蹭課”期間,吳國盛老師正準備將一套科學史叢書譯介到國內,其中《牛頓研究》一書還沒人譯。他主動請纓,試譯了一章,吳老師一看特別滿意,就把任務交給了這位“旁聽生”。

後來,吳國盛成了他的導師。這本書,也成了他的處女譯作。

其實,在那之前,張卜天已經初嘗翻譯之味了。從美國回來時,他帶回了溫伯格的一本書——《終極理論之夢》。“那時沒有經驗,不知道翻譯前要先談版權之類的程式,結果譯了1/3時,別人已經出版了。”

他說,自己只是單純地想把國內還比較陌生的好東西介紹過來,與人分享。在這方面,他有點“強迫症”:“我就是不能容忍國內相關領域的書停留在粗淺的層面。”

在他印象中,譯過最難的一本書是開普勒的《世界的和諧》,開篇第一句話竟然整整一頁半。為了那一句話,他在圖書館坐了一個下午。這本書的原文是拉丁文,而兩個英文譯本差別之大,粗看之下甚至會誤以為不是同一本書。

科學史領域的名著都散佈在英語、法語、德語、荷蘭語、拉丁語等不同的語言領域,翻譯的難度可想而知。如果讀不懂原文,不同譯本之間的相互對照是常有的事,而曾在同濟大學留德預備部學習德語以及自學拉丁文的經歷,讓他得以在多語種之間遊刃有餘。

“當然,要獨立翻譯中古的拉丁語著作還不太現實,不只是語法的通透就能解決的。”張蔔天並不諱言語言之路的坎坷。一本書譯下來,與作者郵件往來常常有200多封。

儘管如此,那些最重視、最經典的書,他都會力求每個詞盡可能精確,並加上自己的“背景注釋”。譬如眾所周知的、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張卜天在翻譯時直接把名字改成了《天球運行論》。

“對哥白尼來說,orbium並不是指我們所理解的‘天體’,而是古代天文學家假想的帶動天體運行的那個透明的‘天球’。今天我們不承認有‘天球’的存在,便想當然地把這個詞譯成了‘天體’。”

舊的譯本是由一位天文臺的老先生譯的,對西方哲學、古代科學的背景瞭解不深,一些古代的人物、事件、哲學和科學術語,也翻譯得不甚精確。經張蔔天修訂之後,附在書後足足200頁的注釋的翻譯品質大為改觀。這些功夫,往往都在暗處,一般讀者很難注意到,其最大的價值可能只在於對哥白尼的專業研究上。

但張蔔天覺得,這是值得的,必要的。

不過,對於大多數的書而言,他並不追求十全十美。面對科學史這片“新大陸”,更多時候,他內心湧動著不可遏制的“開疆拓土”的熱情,總想以更高的效率,多譯一本書,也就為這個新學科多辟出一塊田地。

很多人說他譯的書“有門檻”,希望他寫一些更普及的東西。但張蔔天覺得機緣未到。“我現在只能講比較深的、專的——這不是自誇,是我水準還不夠。我只能影響一部分人,再由他們中有能力的人去影響更多的人。”

他笑笑說,一個人不可能什麼都做。

離開了“土壤”,科學是沒有靈魂的空殼

在美國留學的時候,張蔔天給史蒂文·溫伯格當過助教。“我最佩服之處,是他在科學以外還對哲學、科學史有這麼多瞭解。儘管他的主要觀點我不太同意。”他的語氣如此平靜,似乎他評價的不是諾貝爾獎得主,而只是某個“路人甲”。

我忽然覺得,眼前的這個人,已臻“自在”­­之境。他有自己清晰的思想體系和價值觀,對大師的學識不迷信,不虛美,更不屑以批駁大師來嘩眾取寵、自抬身份。

“不過話說回來,觀點其實已經不重要了。作為科學家,有人文關懷是最重要的,在這一點上,溫伯格已經比大多數學者做得好多了。”他的表情,好像在責怪自己又“執念”了,又產生了“分別心”,而一經想通,立時變得輕鬆起來。

他曾說自己喜歡反思。看得出來,的確如此。

科學史分為思想史、社會史、實證史等很多領域,張蔔天最關注的,是科學思想史。甚至可以說,他真正關心的是思想史裡面的文化背景,是哲學、宗教乃至塵封在現代性背後的神秘學,是科學之所以成為科學的“土壤”。

“科學”二字,更多是一個首碼。

“我研究科學史不是因為喜歡科學,而是因為科學對於理解世界太重要、太基本了,幾乎一切事情都不可能拋開科學來談……就像我在做一個課題:西方‘機械論’的起源,我重視‘機械論’不是因為我喜歡機械,而是因為它是那個時代占統治地位的自然哲學。”

在張蔔天看來,作為舶來品的“科學”跟西方文化的聯繫尤其緊密。離開了“土壤”,科學將只是一副沒有靈魂的空殼。

影響他最深的哲學家之一海德格爾曾如是批判現代科技:人被技術所統治,無所歸依,而有“失掉自己的危險”,所以人應詩意地棲居,經由“仰望天空”而“回歸大地”,達致存在的“敞開”與“澄明”之境——

而他所做的一切,正是為了“紮根於”大地。與此同時,他想更多人認識到我們“日用而不知”的這片“沃土”,尋回自身存在的家園。

“學理工科的人容易偏狹,變得不寬容。”張蔔天說,“我當年就是學物理的,也經歷過這種思想過程,覺得自己學的是‘離真理最近’的學科,把這個學好了就可以了,我為什麼要瞭解歷史?這些文科有什麼意義呢?”

回想當年的幼稚,他露出自嘲的微笑,補充說:“所以,清華這樣的理工科學校尤其需要(思想史)這樣的文科專業。非如此,就不能培養出完整的人。倘若不能明白世界的豐富與人性的複雜,就很容易走向極端。”

“以前的人無論做什麼,都是有終極層面作為依託的,托勒密就曾說:天文學從根本上關乎道德和靈性的發展。而如今,人文和科學完全分開了。現在的科學甚至都無關世俗生活了,更別提終極追求了。”他的眼神裡透出些許遺憾。“弄清楚這種分離的緣由,思考人類在這方面的未來,是我最關心的話題之一。”

張蔔天的書架一角

“研究西方,是為了回到中國”

在中國,真正的科學思想史才剛剛開始。

用張蔔天的話來說,國內的科學史研究“還停留在器物層面,大都是某項發明比西方早一點,而很少上升到思想層面”。

“中國‘科’、‘技’背後的‘術’、‘道’層面值得深究。在什麼意義上能在中國語境下談論和使用‘科學’、‘技術’、‘宗教’、‘自然’等一系列來自西方的概念,都是亟待界定和深思的論題。只有本著‘求異存同’而非‘求同存異’的精神來比較中西方的科技與文明,才能更好地認識中西方各自的特質。”

在《科學史譯叢》的總序中,張蔔天這樣寫道。

如今,他更傾向於通過中西比較,在傳統文化中發掘出數千年文化傳承的脈絡,為自己也為國人找到安身立命的“土壤”。

在他的書架上,巴赫的明信片對面擺著佛像,科學史、基督教與道家的書並排,北大哲學系退休教授張祥龍的著作《孔子的現象學闡釋九講》尤其為他所珍視。

“研究西方,最終是為了回到中國。如果回不來,這些東西意義就不大了。”

而歸根結底,對張蔔天來說,無論是“出發”還是“回歸”,都是為了探尋“存在”這樣的終極問題,為了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他拒絕“翻譯家”或“學者”的身份標籤,因為標籤會把他“變窄”。“這些只是我的‘偶性’,不是本質屬性。就像一個人頭髮的顏色,對於判斷他是否為人並不重要。”

於他,生命是一種修行。翻譯也好,學術也罷,如“挑水砍柴”,如親聆天籟,方式和道路可以千變萬化,但歸宿卻始終指向一個地方。破除對道路的執念,才是成熟。

現在的張蔔天,似乎更加明白安身立命的根柢之所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