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東北大學一位在讀博士的根基

40多人的創業團隊, 擁有5位博士, 20多位元碩士, 全部來自東北大學等瀋陽高校, 平均年齡只有27歲左右, 最小的不到20歲, 最高的年薪卻超過30萬元。

這個年輕的創業團隊, 迸發出極高的創業熱情。

錦聯新經濟產業園U17, 一棟四層高的獨立辦公樓, 玻璃幕牆上隨處可見的東深科技LOGO, 宣示著這幢樓的“主權”。 作為東深科技有限公司CEO, 東北大學在讀博士劉洪偉告訴記者:“這幢樓免租金提供給我們三年, 特別感謝東北大學、瀋陽市政府對我們的大力支持, 雖然還是大學生創業企業, 但是我們有信心成長為地區繳稅大戶, 深植瀋陽這方熱土。 ”

大學校園積攢年輕人創業底氣

2016年, 接到第一個千萬元的訂單;2017年正在談的兩個專案, 訂單金額分別為:三千萬和八千萬元。 成立不到三年, 東深科技已經擁有三家子公司, 業務涉及軟體發展、大資料、智慧硬體等多個領域。 最新成立的豐度公司,

是東深旗下電商事業部獨立而成, 目前正與順豐合作, 預計下個月就將聯合推出電商平臺“順豐通服”……

1987年出生的劉洪偉, 談到企業的發展總是底氣十足。 “這是因為我們的大學, 為創業者提供了最為堅實的扶持與幫助。 ”劉洪偉介紹, 創業初期, 學校為創業大學生對接了很多項目資源, 配備創業導師, 還有很多校友提供幫助。 “我的創業導師楊健麗, 是一家廣告公司的老總。 她談客戶也會叫上我, 都是與我們公司業務相關的, 特別受益。 ”

城市為創業者提供全方位服務

2015年全國創業大學生英雄、瀋陽十佳青年創業標兵……在劉洪偉的辦公室裡, 擺滿了獎狀、獎盃。 但是, 在劉洪偉心裡, 有一個獎項格外不同, 別有深意。

2015年中國瀋陽海智創新創業大賽, 劉洪偉勇奪金獎, 也因此認識了大賽負責人、瀋陽市科協副主席李宏印。 “海創賽讓我們看到瀋陽市的創業大賽, 不僅提供一個平臺, 而且還會提供系列服務, 説明我們成長, 替我們解決實際難題。 ”劉洪偉說, “這兩年, 李宏印主席經常問我們, 項目有什麼問題, 還有什麼需要?我們真的遇到難題, 找李宏印主席幫忙, 他比我們還著急, 一遍遍幫我們跑, 真是特別感動。 ”

除此之外, 劉洪偉還有一個意外收穫, 當年同獲金獎的沐諾農場項目, 是瀋陽農業大學畢業生王勝君做的。 幾乎同時起步創業的兩個年輕人, 一見如故, 成了好朋友、生意夥伴, 攜手謀發展。

做有瀋陽特色的高科技企業

最近一次北京出差,

一位轉戰北京的創業夥伴無意中“刺”了劉洪偉一下。 “他現在的合作夥伴, 很多都是全國級的大佬, 他們的公司都在一幢大廈裡。 ”劉洪偉說, 但是, 當靜下心來自我分析的時候, 劉洪偉越來越確定:企業的根基在瀋陽, 企業有著深深的瀋陽烙印, 這裡才是東深未來快速發展的基石。

每當企業發展遇到難題, 需要安靜思考的時候, 劉洪偉總喜歡去東北大學創新創業學院, 那裡有他創業的第一間辦公室。 “在辦公室裡走來走去, 最有助於思考。 而且, 無論我什麼時候過去, 學院的院長、老師幾乎都在, 跟他們聊聊, 我也會豁然開朗。 ”劉洪偉笑言,“張立志院長經常勸誡我, 要穩住, 不要浮躁。 找到自己的大方向, 然後大家一起做。 ”

瀋陽日報、瀋陽網記者 封葑

新聞來源 《瀋陽日報》2017年3月24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