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除了微信指數,你不知道的XX指數還有很多很多!

今天我們就來橫向比較一下這些XX指數, 從一下三個方面來考察它的“性能”到底如何。

資料豐富性:資料涵蓋時間長度、描述維度的豐富性等;

自訂功能:分析時間段的選擇、多個關鍵字對比等;

介面友好性:介面配色、佈局、移動端/PC適配等。

第一梯隊:資料規模龐大, 覆蓋領域全面

位列指數工具第一梯隊的指數工具資料規模龐大, 而且覆蓋的領域全面, 非常適用于時效性較強的熱點事件的資料支援。 就拿最近最火的話題“國足”為例, 分別放到這幾個平臺上, 看看不同工具各有什麼優勢。

百度指數

資料豐富性:★★★★★

自訂功能:★★★★☆

(好像有不少關鍵字搜索不出來, 需要購買添加)

介面友好性:★★★★★

(依託強大工具Echarts, 好看的交互性圖表讓人無可挑剔;哦對了, 以及在手機上用完全沒有問題, 連圖表都是動態的!)

百度指數可以說是各種指數的鼻祖了, 早在2006年就上線了百度指數1.0測試版,

2007年正式上線, 2013年百度指數2.0隆重上線, 目前它依舊是“指數領域”絕對的老大哥。 無論在初步的多維度描述性統計, 還是進一步深度的商業用途, 它的表現都非常不錯。

試圖搜索關鍵字“國足”發現PC端資料可以追溯到2006年, 而移動端則可以追溯到2011年, 這樣的資料長度在各類指數工具中絕對首屈一指。 另外從需求圖譜、輿情洞察和人群畫像中的多個維度也可以看出, 百度指數對其搜索資料進行了很好的挖掘。

不過人群畫像這個部分的說服力似乎差一些, 無論搜索什麼詞男性的占比似乎都比想像中的多很多。 畢竟相比社交平臺, 我們在搜索工具中留下真實個人資訊的機會要少很多。

資料豐富性:★★★★☆

自訂功能:★★★★☆

介面友好性:★★★★☆

(微指數在移動端做了不小的調整, 輸入關鍵字後會生成一個H5頁面, 直接展現部分維度的靜態圖表, 和PC端有一定的差距。 )

資料豐富性:★☆☆☆☆

(只有一個數字…談不上豐富性…)

自訂功能:★★☆☆☆

介面友好性:★★☆☆☆

穀歌趨勢

資料豐富性:★★★★☆

自訂功能:★★★★☆

(資料長度和國家範圍都可以自訂選擇, 穀歌趨勢應該是最國際化的工具了)

介面友好性:★★★★★

(在移動端使用完全沒有問題~)

Google Trends也算是指數工具中的元老了, 不過使用穀歌趨勢的最大的障礙可能就是那道牆了, 只要跨過它就完全沒有障礙了!本來以為中文查詢可能效果不太好,

於是抱著懷疑的態度搜了搜“國足”, 發現效果出奇得好, 可以看到自訂時段、國家的搜索情況, 以及相關的搜索。 不過在人群特徵上的資料似乎是缺失的。

第二梯隊:資料規模略小, 以媒體和社交平臺資料為主

這一梯隊的指數工具沒那麼出名, 但也挺好用的, 在資料的豐富性上不輸第一梯隊的工具。

微指數

清博指數

360指數

搜狗指數

搜狗指數和360指數同樣都是以搜索資料為基礎,它們的資料維度和百度指數也非常相似,尤其是360指數,幾乎連佈局都和百度指數一模一樣。搜狗指數維度相對較少,除了搜索指數,提供了行業焦點的排行。

在360指數中搜索“國足”頁面截圖

搜狗指數行業焦點頁面截圖

第三梯隊:精通某一領域的資料工具

除了以上較為全面的指數分析工具,其實還有不少專注於某一領域的公司擁有很多高品質的資料。阿裡巴巴就是其中一個最為典型的例子,它可以說擁有全國乃至全世界最為全面的消費資料,另外一些視頻公司、美食團購網站也擁有其領域中的優質資料。

阿裡指數

為啥把BAT中的阿裡指數放到了第三梯隊呢,這和它的資料涉及領域有很大關係。在阿裡資料官網,它把自己描述為定位於“觀市場”的資料分析平臺,旨在為中小企業用戶、業界媒體、市場研究人員,瞭解市場行情、查看熱門行業、分析使用者群體、研究產業基地等。

這個定位和其他基於搜索資料或海量媒體內容的分析工具就有了差別,阿裡指數的資料來源於電商數據,雖然不能反映“非商品”的關鍵字指數情況,但是對於消費的各個領域還是有著非常大的說服力的,可以查看相關商品供應和採購環節一年內的各種資料,對於商家來說是非常有用的工具。

使用阿裡指數搜索“國足”,出現鞋配件的相關採購資料

大眾點評人氣指數

沒想到還有這種指數工具!簡直太符合吃貨的需求有沒有!資料來源於美團大眾點評即時的吃喝玩樂資料,可以看到各個地方的人當下最火爆菜品、人均消費多少、玩了什麼等等,另外還可以查看某家店鋪最近一個月的人氣情況,以及人均消費的分佈。

看了一下3月24日晚上六點的資料,東北人氣最高的菜是鍋包肉和小雞燉蘑菇,湖南人愛吃口味蝦,貴州人愛吃酸湯魚,雲南人愛吃汽鍋雞,四川人在吃千層肚,青海人在吃手抓羊肉……哎呀看不下去了,肚子開始叫了……

大眾點評人氣指數網頁截圖

視頻指數

視頻播放資料其實也是非常關鍵的一部分,對於瞭解相關影視節目的人氣、觀眾的人群特徵、觀看習慣等等都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下面這幾個:中國網路視頻指數、騰訊視頻指數、愛奇藝指數、搜狐視頻指數,分別來自優酷土豆、騰訊視頻、愛奇藝和搜狐

騰訊視頻指數

不知道是打開方式不對還是怎麼回事,這個工具好像已經死掉了…不過從網頁的佈局來看曾經可以從不少維度來分析某個視頻:PC和移動端熱度對比、觀看時間、設備分佈,以及人群畫像中地域分佈、性別、年齡等等的分佈。

騰訊視頻指數網頁截圖

中國網路視頻指數、搜狐視頻指數

這兩個指數工具分別來自優酷土豆和搜狐視頻,但是首頁的關鍵字檢索的資料分析工具好像都無法使用,但是資料榜單都還在維護更新。它們都提供了電視劇、電影、綜藝等分類的排行榜,並且注明了以播放數為主要依據的指數數值。雖然不能自訂查詢,但是這樣的分類榜單也是很有借鑒意義的。

優酷指數排行榜截圖

搜狐視頻指數網站截圖

愛奇藝視頻指數

在這幾個視頻網站中最爭氣要數愛奇藝了,除了有分類榜單之外,它的視頻關鍵字分析功能也十分強大。就以最近很火的節目《朗讀者》為例,可以看到自2月17日開始,每一天的播放指數(根據播放量和觀看時長計算出的綜合指數)。

除此之外還可以看到觀看者的地域分佈、性別、年齡、星座、學歷和興趣分佈。把這些維度合在一起,真的能對這一用戶群體有非常清晰的認知了。

在大資料當道的今天,對於商業機構來說,資料的確是一筆可觀的財富,但若能適當開放自己的資料,向公眾敞開心扉,不僅能讓資料發揮更大的作用,也可以讓企業在某種程度上成為歷史的見證者和記錄者。

作者:劉建坤

編輯:周碧瑩

在資料的豐富性上不輸第一梯隊的工具。

微指數

清博指數

360指數

搜狗指數

搜狗指數和360指數同樣都是以搜索資料為基礎,它們的資料維度和百度指數也非常相似,尤其是360指數,幾乎連佈局都和百度指數一模一樣。搜狗指數維度相對較少,除了搜索指數,提供了行業焦點的排行。

在360指數中搜索“國足”頁面截圖

搜狗指數行業焦點頁面截圖

第三梯隊:精通某一領域的資料工具

除了以上較為全面的指數分析工具,其實還有不少專注於某一領域的公司擁有很多高品質的資料。阿裡巴巴就是其中一個最為典型的例子,它可以說擁有全國乃至全世界最為全面的消費資料,另外一些視頻公司、美食團購網站也擁有其領域中的優質資料。

阿裡指數

為啥把BAT中的阿裡指數放到了第三梯隊呢,這和它的資料涉及領域有很大關係。在阿裡資料官網,它把自己描述為定位於“觀市場”的資料分析平臺,旨在為中小企業用戶、業界媒體、市場研究人員,瞭解市場行情、查看熱門行業、分析使用者群體、研究產業基地等。

這個定位和其他基於搜索資料或海量媒體內容的分析工具就有了差別,阿裡指數的資料來源於電商數據,雖然不能反映“非商品”的關鍵字指數情況,但是對於消費的各個領域還是有著非常大的說服力的,可以查看相關商品供應和採購環節一年內的各種資料,對於商家來說是非常有用的工具。

使用阿裡指數搜索“國足”,出現鞋配件的相關採購資料

大眾點評人氣指數

沒想到還有這種指數工具!簡直太符合吃貨的需求有沒有!資料來源於美團大眾點評即時的吃喝玩樂資料,可以看到各個地方的人當下最火爆菜品、人均消費多少、玩了什麼等等,另外還可以查看某家店鋪最近一個月的人氣情況,以及人均消費的分佈。

看了一下3月24日晚上六點的資料,東北人氣最高的菜是鍋包肉和小雞燉蘑菇,湖南人愛吃口味蝦,貴州人愛吃酸湯魚,雲南人愛吃汽鍋雞,四川人在吃千層肚,青海人在吃手抓羊肉……哎呀看不下去了,肚子開始叫了……

大眾點評人氣指數網頁截圖

視頻指數

視頻播放資料其實也是非常關鍵的一部分,對於瞭解相關影視節目的人氣、觀眾的人群特徵、觀看習慣等等都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下面這幾個:中國網路視頻指數、騰訊視頻指數、愛奇藝指數、搜狐視頻指數,分別來自優酷土豆、騰訊視頻、愛奇藝和搜狐

騰訊視頻指數

不知道是打開方式不對還是怎麼回事,這個工具好像已經死掉了…不過從網頁的佈局來看曾經可以從不少維度來分析某個視頻:PC和移動端熱度對比、觀看時間、設備分佈,以及人群畫像中地域分佈、性別、年齡等等的分佈。

騰訊視頻指數網頁截圖

中國網路視頻指數、搜狐視頻指數

這兩個指數工具分別來自優酷土豆和搜狐視頻,但是首頁的關鍵字檢索的資料分析工具好像都無法使用,但是資料榜單都還在維護更新。它們都提供了電視劇、電影、綜藝等分類的排行榜,並且注明了以播放數為主要依據的指數數值。雖然不能自訂查詢,但是這樣的分類榜單也是很有借鑒意義的。

優酷指數排行榜截圖

搜狐視頻指數網站截圖

愛奇藝視頻指數

在這幾個視頻網站中最爭氣要數愛奇藝了,除了有分類榜單之外,它的視頻關鍵字分析功能也十分強大。就以最近很火的節目《朗讀者》為例,可以看到自2月17日開始,每一天的播放指數(根據播放量和觀看時長計算出的綜合指數)。

除此之外還可以看到觀看者的地域分佈、性別、年齡、星座、學歷和興趣分佈。把這些維度合在一起,真的能對這一用戶群體有非常清晰的認知了。

在大資料當道的今天,對於商業機構來說,資料的確是一筆可觀的財富,但若能適當開放自己的資料,向公眾敞開心扉,不僅能讓資料發揮更大的作用,也可以讓企業在某種程度上成為歷史的見證者和記錄者。

作者:劉建坤

編輯:周碧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