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黃素瓊:張愛玲眼中「不稱職的母親」,遇人不淑離家出走,靠變賣古董為生,叛逆的一生堪比戲劇

(圖)黃逸梵(1896—1957), 女, 出生於1896年, 原名黃素瓊, 著名作家張愛玲的母親。

她是張愛玲的母親, 叫黃素瓊, 後來嫌自己名字俗氣改成黃逸梵,

她是新派女性, 一生叛逆而自由, 稱得上民國的娜拉(娜拉是話劇《玩偶之家》中女主人公, 是一個善良、熱情、富於責任感的小資產階級女性, 覺醒經歷了一個轉變的過程。 ), 她是那個時代特立獨行的女性代表, 張愛玲曾這樣形容自己的母親“踏著這雙三寸金蓮橫跨兩個時代”。

黃逸梵的祖父是清末長江七省水師提督黃翼升, 為清政府立下功勞被封男爵爵位, 父親黃宗炎是廣西鹽發道, 她是黃宗炎的遺腹女。 黃家可能有南洋混合血統, 黃逸梵長得有西方神韻, 高鼻深目, 佻脫靈動, 黃素瓊的性格也像外國人, 儘管在傳統官宦世家長大, 為妾室所生, 但深得大夫人寵愛, 加上成長環境優渥, 物質基礎雄厚, 她豪爽果敢, 野性十足,

她纏著一雙小腳, 卻有著行走天涯的男子霸氣。

那個年代的婚姻講究門當戶對, 當黃逸梵嫁給清末名臣李鴻章的外孫張志沂後, 才發現丈夫原來是個紈絝子弟, 對於丈夫, 她身感不齒, 一對年輕人, 家世相同, 三觀不同, 完全是兩個世界的陌生人。 遇人不淑, 婚姻不幸, 讓黃逸梵產生了離家出走的念頭, 她崇尚西方思想, 不甘於深閨宅院裡傳統婦女的生存方式, 她渴望做一隻鳥兒, 逃離舊時代的藩籬, 飛到一個自由的世界裡盡情呼吸, 展現最美麗的自己。 機會來了, 1924年, 黃逸梵作為小姑子張茂淵的監護人一起出國, 那一年, 31歲的黃逸梵走的毅然決然, 她甚至不曾留戀自己兩個年幼的孩子, 四歲的女兒張愛玲和三歲的兒子張子靜,

為了夢想, 她開始了異鄉的漂泊, 一生的飄零。

“我最初的回憶之一是母親立在鏡子前, 在綠短襖上別上翡翠胸針, 我在旁邊仰臉看著, 羡慕萬分, 自己簡直等不及長大。 ”張愛玲的童年, 沒有母愛, 灰暗而又清冷。

後來, 黃逸梵乾脆和張志沂解除了一紙婚約, 獲得真正的自由, 有娘家豐厚的嫁妝, 有離婚所得的財產, 黃逸梵成為單身貴族, 她灑脫浪漫, “與外國人戀愛後, 再也不想跟中國人戀愛。 ”她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戀情, 她變賣古董, 給戀人籌資做生意, 可惜, 戀人在大轟炸中遇難。

(圖)張愛玲, 1920年09月30日 --1995年09月08日, 中國現代作家, 原籍河北省唐山市。

她做過秘書, 也做過縫製皮包女工, 她在歐洲的美術學校學畫畫, 和徐悲鴻、蔣碧微是好友, 還在馬來西亞的華僑學校當過教師, 她和小姑子張茂淵去瑞士滑雪, 她的一雙小腳, 比張茂淵的大腳滑的還快。 她喜歡旅遊, 走遍全世界, 她如願以償, 瀟灑如風。

人生就是這樣, 有充實豐盈, 當然亦有辛酸悽楚, 漸漸的, 她開始感覺心無所寄, 身似浮萍,

所謂的自由之路, 並沒有帶給她真正的安全感, 她開始想念一對兒女, 感覺愧對兒女。

習慣了落拓不羈, 回到國內的黃逸梵, 已然不能適應平淡如水的生活, 更不要說擔當起母親這個瑣碎角色, 多年未在一起的母女母子, 根本找不到合適的相處方式。 更何況, 坐吃山空, 揮霍太久了, 經濟日漸窘迫, 她都負擔不起兩個孩子的學業開銷。

過去的許多年來, 她一直靠變賣古董和家產生活, 這種自責和掙扎只有她自己懂, 一方面崇尚自由獨立, 一方面不得不依賴祖業生存, 曾經鄙視丈夫渾渾噩噩, 自己卻也不得新生, 於是, 自相矛盾的羞恥感, 讓她從心底裡痛恨自己, 無論逃離的多遠, 都走不出自己的畫地為牢。 帶著難以言說, 帶著迷茫不已,她又開始逃避現實,飛往國外,把兩個無辜的孩子扔給他們的姑媽。

她的一生,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晚年的黃逸梵,獨自流浪在英格蘭的街頭,貧苦潦倒,客死他鄉。

為人母,她沒能盡責,卻深深的影響了女兒,張愛玲用精彩的作品解析了母親,讓她的形象重新鮮活的展現在世人面前,《小團圓》裡面的瑞秋,有著黃逸梵古傲美麗的影子,她追求自我,嚮往愛情,她像一陣風,顛沛流離,卻無人喝彩,孤獨終老。“傳統和現代、守舊和改革、舊式與新式,正是在這種矛盾的共生與交織中,造就了張愛玲日後驚豔的文字與綺麗的風格。”

其實,每個女人身上,都隱藏著娜拉的影子。

*作者:林炎清秋,魚羊秘史簽約作者。

帶著迷茫不已,她又開始逃避現實,飛往國外,把兩個無辜的孩子扔給他們的姑媽。

她的一生,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晚年的黃逸梵,獨自流浪在英格蘭的街頭,貧苦潦倒,客死他鄉。

為人母,她沒能盡責,卻深深的影響了女兒,張愛玲用精彩的作品解析了母親,讓她的形象重新鮮活的展現在世人面前,《小團圓》裡面的瑞秋,有著黃逸梵古傲美麗的影子,她追求自我,嚮往愛情,她像一陣風,顛沛流離,卻無人喝彩,孤獨終老。“傳統和現代、守舊和改革、舊式與新式,正是在這種矛盾的共生與交織中,造就了張愛玲日後驚豔的文字與綺麗的風格。”

其實,每個女人身上,都隱藏著娜拉的影子。

*作者:林炎清秋,魚羊秘史簽約作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