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魚雷尾部為什麼會有根線?沒有它這種武器會成為瞎子

目前, 採取有線指令制導也就是俗稱的線導制導方式, 已經成為現代魚雷的最主要特徵之一。 線導制導的概念是:在魚雷和發射魚雷的艦艇(或航空兵投擲的聲呐浮標)之間有一根用來傳輸信號的導線。

經過這根導線可以雙向傳遞信號, 從魚雷向發射艇傳送魚雷位置和魚雷姿態參數以及魚雷聲自導裝置捕捉到的目標運動參數;發射艇根據自身聲呐所獲得的目標運動參數、魚雷發回參數和潛艇參數, 按照一定的導引規律進行火控解算, 生成導引指令再傳送給魚雷, 將魚雷導引至目標散佈橢圓, 一直到撞擊目標。 可以看出, 導線線上導魚雷中的特殊作用, 現役的線導魚雷大多採用純銅或者銅合金為基材的電磁線作為導線, 光導纖維用於線導魚雷是現階段各國海軍的研究重點, 並且已經應用於個別型號。

義大利“黑鯊”魚雷尾部的放線器

此外,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現代魚雷的自身雜訊控制技術。 如果魚雷的自輻射雜訊過大, 一方面會導致魚雷過早暴露;一方面會干擾潛艇聲呐對目標的探測, 影響魚雷的導引和攻擊效果。 根據美國海軍的資料, 魚雷的自輻射雜訊每下降5dB, 命中概率將提高25%。

因此, 是否採用有效的自雜訊控制技術也是現代魚雷的一個重要特徵。

美國海軍一直以來對改進重型魚雷的安靜性能(有效控制魚雷自輻射雜訊)極為重視, 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ONR)多年來致力於推動魚雷隱身性能提高計畫(Stealth Torpedo Enhancement Plan, 縮寫為STEP)的發展, 該計畫的目標就是降低重型魚雷的聲特性和非聲特性, 從而改進魚雷的隱身性能。 目前, 這一計畫的先期發展目標:1、先進隔振與減振方法;2、更安靜推進器以及極低雜訊迴圈排氣系統;3、低截獲概率主動式聲自導系統;4、小型高效戰雷頭與先進引信配合等都已經實現或者處於工程樣機階段, 將用於改進美國海軍現有的重型魚雷並且為發展新一代反艦反潛重型魚雷積累技術儲備。

現代魚雷的另一大特徵就是廣泛採用了先進自動控制技術, 長期以來, 魚雷控制技術與導彈等飛行體相比相對落後, 基本上還處於古典控制理論的基礎應用階段。 早期魚雷只有簡單的深度控制, 隨著魚雷射程的增加, 為了提高命中率就需要魚雷能進行方向控制, 人們在1911年開始使用壓縮空氣的連續吹氣方式驅動魚雷方向儀進行穩定工作, 從而實現了魚雷在水平面上的控制並且能夠進行轉角發射。 二戰結束之後, 魚雷的自動控制技術伴隨著魚雷制導技術的發展, 也在不斷進步, 特別是在採用了基於鐳射陀螺的捷聯式慣性導航技術之後, 能夠連續提供包括魚雷姿態基準在內的精確的魚雷位置和精確的魚雷航姿參數,

從而自動控制魚雷能夠在彈道末端以精確的航姿角實現垂直撞擊目標。

近年來, 各海軍強國都在發展現代魚雷方面取得了相當的進展, 裝備了多種型號的魚雷, 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

義大利A-184 III型魚雷, 是一型多用途、多發射方式的線導+主/被動聲自導+尾流自導的電動重型魚雷, 採用數位式雙向線導通信, 精確確定魚雷位置;聲自導頭在搜索、捕獲、攻擊和再攻擊階段均採用主、被動聯合工作模式, 在多目標交戰場景下具有較強目標識別能力, 抗各種水聲干擾, 捕獲目標距離較遠, 可淺水交戰;採用優化的尾流跟蹤彈道;新型高能Ag-Zn電池, 電機直接驅動對轉推進器, 降低了魚雷自輻射雜訊。

義大利“黑鯊”魚雷,是一型線導+主、被聲自導,電動重型魚雷。該魚雷採用雙向光纖線導通信(雷上線團長度60千米,艇上線團長度20千米),放線速度達到30米/秒,可根據所要攻擊的目標即時選用優化彈道;聲自導頭採用先進的聲發射與接收結構(ASTRA)、空間和頻率濾波器,具有回波增強、角度擴展以及空間一致性分析功能;採用電機直接驅動對轉推進器,航行雜訊低,無航跡。

英國Spearfish重型魚雷是為了適應21世紀反艦反潛戰的需要,吸收了“虎魚”重型魚雷和“鯆魚”輕型魚雷的技術,採用線導+主、被動聯合聲自導;雙速制,低速線導導引及被動搜索目標,主動聲自導工作時採用高速;魚雷動力系統採用使用OTTO-II+HAP推進劑的渦輪發動機驅動導管式泵噴射推進器;聲自導頭採用先進換能器陣列、先進聲信號處理演算法和彈道優化軟體;魚雷控制系統採用高精度慣性導航系統和新型鰭舵佈局(液壓舵機裝於鰭內,後緣舵)。

德國DM2A4 “海鱈魚”電動重型魚雷,採用光纖雙向線導+主、被動聲自導;Zn-AgO高能電池,模組化永磁高速電機-對轉槳推進器,低雜訊玻璃纖維增強塑膠槳葉;基於光纖陀螺的數位式捷聯慣導系統,能夠實現精確航行控制和魚雷姿態控制;聲自導頭採用共形換能器基陣,數位信號處理,具有多目標跟蹤能力,抗大多數水聲干擾。

美國MK-48 Mod6型反艦反潛兩用重型魚雷,採用金屬軟管線保護的雙向線導+主、被動聯合聲自導,具有良好的淺水交戰性能和對抗水聲干擾能力;魚雷動力系統採用使用OTTO-II單組元燃料的6缸活塞發動機直接驅動低雜訊高效泵噴射推進器;整個魚雷採用了開放式架構,可快速進行軟體升級和硬體擴展,並且大量使用了軟管、隔振和減振技術,魚雷自輻射雜訊獲得明顯的降低。

80年代初的MK48魚雷,該型號目前已發展到Mod6

全文完,謝謝閱讀。

義大利“黑鯊”魚雷,是一型線導+主、被聲自導,電動重型魚雷。該魚雷採用雙向光纖線導通信(雷上線團長度60千米,艇上線團長度20千米),放線速度達到30米/秒,可根據所要攻擊的目標即時選用優化彈道;聲自導頭採用先進的聲發射與接收結構(ASTRA)、空間和頻率濾波器,具有回波增強、角度擴展以及空間一致性分析功能;採用電機直接驅動對轉推進器,航行雜訊低,無航跡。

英國Spearfish重型魚雷是為了適應21世紀反艦反潛戰的需要,吸收了“虎魚”重型魚雷和“鯆魚”輕型魚雷的技術,採用線導+主、被動聯合聲自導;雙速制,低速線導導引及被動搜索目標,主動聲自導工作時採用高速;魚雷動力系統採用使用OTTO-II+HAP推進劑的渦輪發動機驅動導管式泵噴射推進器;聲自導頭採用先進換能器陣列、先進聲信號處理演算法和彈道優化軟體;魚雷控制系統採用高精度慣性導航系統和新型鰭舵佈局(液壓舵機裝於鰭內,後緣舵)。

德國DM2A4 “海鱈魚”電動重型魚雷,採用光纖雙向線導+主、被動聲自導;Zn-AgO高能電池,模組化永磁高速電機-對轉槳推進器,低雜訊玻璃纖維增強塑膠槳葉;基於光纖陀螺的數位式捷聯慣導系統,能夠實現精確航行控制和魚雷姿態控制;聲自導頭採用共形換能器基陣,數位信號處理,具有多目標跟蹤能力,抗大多數水聲干擾。

美國MK-48 Mod6型反艦反潛兩用重型魚雷,採用金屬軟管線保護的雙向線導+主、被動聯合聲自導,具有良好的淺水交戰性能和對抗水聲干擾能力;魚雷動力系統採用使用OTTO-II單組元燃料的6缸活塞發動機直接驅動低雜訊高效泵噴射推進器;整個魚雷採用了開放式架構,可快速進行軟體升級和硬體擴展,並且大量使用了軟管、隔振和減振技術,魚雷自輻射雜訊獲得明顯的降低。

80年代初的MK48魚雷,該型號目前已發展到Mod6

全文完,謝謝閱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