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新型反輻射無人機亮相閱兵式,專打敵人地面雷達

在7月30日舉行的建軍90周年大閱兵上, 國產新型反輻射無人機首次公開亮相。 該反輻射無人機可能沒有太引起大家的關注, 但其卻是未來大國間爭奪制空權的必要法寶, 要想對敵縱深實施打擊, 必需打掉敵方的地面雷達才行。 否則, 再先進的戰機也會被敵方強大的地面防空系統所擊落。 而反輻射無人機, 就是專門用於對付敵方地面雷達的。

隨著各國防空系統的日益完善, 地面上疏散配置的各種雷達設施能夠迅速有效地探測和發現飛機的蹤跡, 使戰鬥機在作戰使用中隨時面臨被地空導彈擊落的危險。 儘管反輻射導彈已成為主要攻擊武器, 但只能攻擊預先偵察到的固定目標, 難以對付那些機動設置的地面雷達。 為了及時掃清地面威脅, 確保空中優勢, 反輻射無人機應運而生。

與目前廣泛用於偵察、通信的無人機不同, 反輻射無人機集無人機、導彈和機器人技術為一體,

是一種利用敵方雷達輻射的電磁波信號, 搜索、跟蹤並摧毀地面雷達的自主武器系統。 由兩大部分組成, 一是用於攻擊目標的反輻射無人機, 二是用於控制和運輸的輪式發射車。

此次閱兵式上亮相的國產反輻射無人機,

機身頭部呈圓柱狀, 由於是裝在發射箱內的, 只露出機頭部分, 機翼及機尾部無法看清。

國產反輻射無人機頭部裝有我國自行研製的被動雷達導引頭, 可對截獲的不同雷達信號進行分選、判斷從中識別出預先存儲的目標信號, 然後進行跟蹤攻擊。 因此, 可以主動攻擊隨機出現或瞬間變化的目標, 抗關機能力較強, 而不是簡單的反應性攻擊。

國產反輻射無人機中部裝有導航系統和戰鬥部。 採用慣導與北斗組合導航, 借助自動駕駛儀、光纖陀螺等, 可以按照預先編好的程式執行飛行任務。 在發射升空後, 它可自主飛往目標區, 通過盤旋飛行來搜尋輻射源, 捕獲目標後實施俯衝攻擊。

此次閱兵式上亮相的國產反輻射無人機, 每輛發射車裝有8個發射箱, 每個箱內裝一架無人機, 因此一輛發射車共有8架反輻射無人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