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軍嫂之故事篇:抗洪前線的“夫妻兵”

做了十來年軍嫂, 過了十來年兩地分居的生活, 邢臺的孫靜已經習慣了大事小事自己扛, 獨自一人挑起家庭的重擔。 她說自己的生活過得特別充實, 每天都樂樂呵呵, 但這背後的辛酸和苦楚, 她卻很少跟人講。

扛起家裡的重擔

正在執勤的孫靜。

孫靜和愛人趙愛民是在2005年經人介紹認識的, 趙愛民一眼就相中了孫靜。 當時趙愛民在任縣武警中隊工作, 離邢臺市區不遠, 兩人見面還算方便。 在慢慢接觸中, 孫靜發現這人挺靠譜的, 是個樸實厚道的人, 所以她也認定了趙愛民。

兩個人在2006年結了婚, 之後一年有了寶貝兒子。 雖然那時趙愛民休假的日子也不多, 婚後家裡的大事小情都是孫靜在操持, 但她覺得特別幸福特別滿足。

但是2008年, 他們一家平靜的生活被打破了。 孫靜的母親因為腦血栓突然半身不遂, 家裡一下子緊張起來。 父親在醫院陪床, 孫靜醫院家裡兩頭跑,

兒子那時還不到一周歲, 她是一邊帶孩子, 一邊買菜做飯, 給父母送到醫院去。

趙愛民那時已經調去了臨西縣, 回邢臺市區一趟不容易, 孫靜父女倆誰都沒要求他請假必須回來, 反而兩個人扛起了所有的重擔。

母親出院後, 雖然恢復了自理能力, 但已經沒辦法再做日常家務, 所以孫靜父女倆還是一天到晚忙忙碌碌的, 維持著家裡的正常運轉。

在這一年年底, 寶貝兒子快一周半了, 孫靜突然發現兒子行為舉止有些怪異。 他不愛跟人有眼神接觸, 喜歡不停地自己轉圈圈。 老人給她寬心, 說孩子是語遲, 別著急, 大了就好了。

但是兒子的情況一直沒好轉, 孫靜決定帶他去北京檢查檢查。 趙愛民還是忙工作回不來,

她就找了自己的一個好姐妹, 陪著自己去了北京。

抱著孩子, 擠著公交, 穿梭於北京各大醫院和專家門診, 孫靜還是聽到了一個讓她心碎的消息, 寶貝兒子有自閉症傾向。

孫靜覺得天都塌了, 可那一刻, 唯一能依靠的愛人卻不在身邊。 她終於爆發了, 第一次因為愛人的缺席發了脾氣:“為什麼你總是不在?家裡什麼事兒都幫不上忙!”

還是父親勸她:“他肩上責任重大, 身不由己, 家人該體諒他。 ”孫靜這才消了怒火, 開始專心給孩子打聽治療的方法。

攜手戰鬥“夫妻兵”

孫靜和愛人去年在抗洪一線匆匆見了一面。

其實, 孫靜的堅強不是天生的。 孩子剛查出來自閉症那段時間, 她也是天天在家以淚洗面。

父親擔心她身體, 勸她別困在家裡, 不如出門找個工作吧。 孫靜聽了父親的話, 在2009年通過考試進入邢臺交警大隊做了一名協勤。

開始時, 孫靜一直在執外勤, 每天都是風吹日曬的, 但是上半天休半天, 正好方便她照顧孩子和家裡。 雖然比以前還辛苦很多, 但因為和同事們相處得特別愉快,

孫靜終於慢慢開朗起來, 讓父母放了心。

她這人責任心特強, 做什麼事兒都要做好, 慢慢就得到了單位領導的認可和看重。 去年, 領導專門把支隊幾個女同志調到一起成立了女子崗, 去管理一個老大難崗區, 還任命孫靜做了班長。

那裡有公園、商場、菜市場、社區和幾所學校, 路口卻非常狹窄, 所以交通混亂常年堵車。 孫靜她們到崗後, 摸索出一套勤務模式來, 找到了路口的管理規律, 極大地緩解了那裡的擁堵狀況。

現在領導一提起她, 都豎大拇哥, 說:“孫靜行!遇事兒能挑起來。 ”她還被邢臺市公安局挑選出來, 在報告會上講述她們女子崗的故事。

孫靜不但自己愛崗敬業, 對愛人的要求也不放鬆, 她一直鼓勵和督促趙愛民業餘加強自學。 幾年下來,趙愛民不但補習完了法律專本科課程,還順利地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讓孫靜一說起來就特別驕傲。

去年“7·19”抗洪搶險時,夫妻倆一起上了抗洪一線,孫靜疏導交通,趙愛民帶著戰士們清淤。

有一天,孫靜從邢臺市區調到東市莊村去替換同事。一到那兒,她就看見了趙愛民他們武警支隊的旗子,打電話一問,果然他也在這裡。

孫靜的領導體恤她,讓她過去看看。在滿是泥濘的路上,孫靜終於找到了趙愛民,人剛到,趙愛民就催她趕緊走,說戰士們都看著,這樣不像話。給他遞了幾瓶水和清涼油、藿香正氣水什麼的,話也沒說幾句,孫靜就走了,回到自己的崗位上去疏導交通。

兩個人在抗洪一線上並肩戰鬥了十來天,只匆匆見了這麼一面。

孫靜趙愛民這夫妻倆,一直過著聚少離多的生活。趙愛民一直紮根在基層,雖然有休假,但都隨著任務走,幾乎沒有准日子。

孫靜也是忙忙碌碌的。工作上,她每天早晨7點20分就到崗,要值守早高峰,下午5點半,還得站崗執勤晚高峰。回到家,除了訓練教育兒子,還有80多歲的奶奶需要照顧,上有老下有小,對她來說,從早到晚都是忙不完的活兒。但孫靜說自己習慣了,偶爾有一天不忙倒不知道該幹什麼了。

她特別滿意現在的生活,家裡一大家子人都和和氣氣高高興興的,在單位,領導對她重視,同事們對她敬重。“這就夠了。”孫靜說。

帶兒子走上求醫路

孫靜一家三口。

目前來說,針對自閉症兒童,只能強化訓練,沒有別的辦法。孫靜帶著孩子回到邢臺,到處打聽專門的培訓機構。

那時邢臺類似的學校很少,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家私人機構。她把孩子送過去,誰知道在那兒上了兩年幼稚園,兒子的狀況幾乎完全沒有改善。孫靜覺得不行,為了孩子還是得找一家更專業的。

四處打聽後,有人給她介紹了鄭州一家專業的康復學校。她趕緊帶著孩子趕過去,結果到那兒一問,學校是全封閉的,家長不能陪護,她雖然捨不得,但還是把孩子放在了學校。等再見到兒子,他交流溝通上確實有了進步,但長了一腳的腳氣。孩子那麼小,生活老師照顧得實在不夠細緻,孫靜又決定給孩子轉學。

她請了大假,陪孩子在邯鄲接受了三個月的集中治療,後來是每週末自己帶著孩子跑一次邯鄲。最近幾年,他們才轉回邢臺一家康復學校,每天按正常作息去上學。

如此輾轉的求醫之路,基本上都是孫靜一個人帶著孩子到處跑。在家時,她也得天天給孩子做強化訓練,比如一遍又一遍地教孩子見人問好,把這些基本的思維模式強制灌輸給他。

其中的艱辛苦楚,孫靜都埋在了自己的心底,愛人連給她搭把手的時候都很少。

趙愛民肩上責任很重,每年都會代表單位參加軍事集訓、比武,有時還參與新兵訓練等各種活動,假期非常少,根本沒辦法兼顧家裡,更別說帶孩子去外地求醫了。但孫靜理解愛人的責任,體諒愛人的辛苦,很少有怨言。

有一天,趙愛民喝了點酒,沖著孫靜哭了:“這麼多年,我對不起你、老人和孩子,裡裡外外都是你在管。”

有這句話,孫靜就知足了。她說:“知道他有這份心就行了,自己苦點累點算什麼,根本都不叫個事兒。”

幸好,在老師和全家的努力下,孩子病情漸漸有了起色。如今雖然和人交流上還有點困難,但是他會說話了,凡事心裡很清楚,逢著事兒還挺有心眼。

尤其是孩子隨爹,脾氣性格好,不只是全家的心肝寶貝,還特別招親戚朋友的喜歡。孫靜這幾年懸著的心慢慢落地了。

幾年下來,趙愛民不但補習完了法律專本科課程,還順利地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讓孫靜一說起來就特別驕傲。

去年“7·19”抗洪搶險時,夫妻倆一起上了抗洪一線,孫靜疏導交通,趙愛民帶著戰士們清淤。

有一天,孫靜從邢臺市區調到東市莊村去替換同事。一到那兒,她就看見了趙愛民他們武警支隊的旗子,打電話一問,果然他也在這裡。

孫靜的領導體恤她,讓她過去看看。在滿是泥濘的路上,孫靜終於找到了趙愛民,人剛到,趙愛民就催她趕緊走,說戰士們都看著,這樣不像話。給他遞了幾瓶水和清涼油、藿香正氣水什麼的,話也沒說幾句,孫靜就走了,回到自己的崗位上去疏導交通。

兩個人在抗洪一線上並肩戰鬥了十來天,只匆匆見了這麼一面。

孫靜趙愛民這夫妻倆,一直過著聚少離多的生活。趙愛民一直紮根在基層,雖然有休假,但都隨著任務走,幾乎沒有准日子。

孫靜也是忙忙碌碌的。工作上,她每天早晨7點20分就到崗,要值守早高峰,下午5點半,還得站崗執勤晚高峰。回到家,除了訓練教育兒子,還有80多歲的奶奶需要照顧,上有老下有小,對她來說,從早到晚都是忙不完的活兒。但孫靜說自己習慣了,偶爾有一天不忙倒不知道該幹什麼了。

她特別滿意現在的生活,家裡一大家子人都和和氣氣高高興興的,在單位,領導對她重視,同事們對她敬重。“這就夠了。”孫靜說。

帶兒子走上求醫路

孫靜一家三口。

目前來說,針對自閉症兒童,只能強化訓練,沒有別的辦法。孫靜帶著孩子回到邢臺,到處打聽專門的培訓機構。

那時邢臺類似的學校很少,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家私人機構。她把孩子送過去,誰知道在那兒上了兩年幼稚園,兒子的狀況幾乎完全沒有改善。孫靜覺得不行,為了孩子還是得找一家更專業的。

四處打聽後,有人給她介紹了鄭州一家專業的康復學校。她趕緊帶著孩子趕過去,結果到那兒一問,學校是全封閉的,家長不能陪護,她雖然捨不得,但還是把孩子放在了學校。等再見到兒子,他交流溝通上確實有了進步,但長了一腳的腳氣。孩子那麼小,生活老師照顧得實在不夠細緻,孫靜又決定給孩子轉學。

她請了大假,陪孩子在邯鄲接受了三個月的集中治療,後來是每週末自己帶著孩子跑一次邯鄲。最近幾年,他們才轉回邢臺一家康復學校,每天按正常作息去上學。

如此輾轉的求醫之路,基本上都是孫靜一個人帶著孩子到處跑。在家時,她也得天天給孩子做強化訓練,比如一遍又一遍地教孩子見人問好,把這些基本的思維模式強制灌輸給他。

其中的艱辛苦楚,孫靜都埋在了自己的心底,愛人連給她搭把手的時候都很少。

趙愛民肩上責任很重,每年都會代表單位參加軍事集訓、比武,有時還參與新兵訓練等各種活動,假期非常少,根本沒辦法兼顧家裡,更別說帶孩子去外地求醫了。但孫靜理解愛人的責任,體諒愛人的辛苦,很少有怨言。

有一天,趙愛民喝了點酒,沖著孫靜哭了:“這麼多年,我對不起你、老人和孩子,裡裡外外都是你在管。”

有這句話,孫靜就知足了。她說:“知道他有這份心就行了,自己苦點累點算什麼,根本都不叫個事兒。”

幸好,在老師和全家的努力下,孩子病情漸漸有了起色。如今雖然和人交流上還有點困難,但是他會說話了,凡事心裡很清楚,逢著事兒還挺有心眼。

尤其是孩子隨爹,脾氣性格好,不只是全家的心肝寶貝,還特別招親戚朋友的喜歡。孫靜這幾年懸著的心慢慢落地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