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九旬高齡高玉寶行動不便家中獻愛心八旬老軍人夫婦相互攙扶來晚報捐款

石為瑾、陳湘霞老兩口相互攙扶來獻愛心。

文/本報記者欒光煜

實習生程馨瑤 王日鑫

圖/柳松楊

昨天, “《特困生檔案》——家鄉父老送你上大學”活動進行到第二天,

正趕上“八一”建軍節, 設在晚報一樓的捐款辦公室迎來好幾撥軍人, 有現役的, 有退伍的, 他們的故事各不同, 但均表示在這樣一個日子獻愛心, 也是為建軍90周年獻禮。

昨日, 除了軍人, 前來捐款的濱城各個階層愛心市民絡繹不絕, 捐款的數額不論多少, 都是一份濃濃的情誼。 截止到昨日下午4時, 當天共募集159708元愛心助學款。

三年級男孩辦畫展

捐出一部分賣畫所得

昨天上午, 一位可愛的男孩在母親的陪同下來捐款。 母親說, 孩子自己捐2000元錢。 “這麼小的孩子, 哪來這麼多錢?”面對記者的疑問, 母親說, 兒子是工人村小學三年級的學生, 7月24日舉行了一場主題為“夢的翅膀”的個人畫展, 拍賣了30多幅他從5歲到現在畫的畫作,

總共賣了3000多元, 這筆錢一部分捐給父親戰友的孩子, 因其意外燒傷, 需要醫療費;另一部分捐給上不起學的大哥哥、大姐姐們。

八旬老軍人夫妻倆來捐款

為建軍90周年獻禮

昨天, 多位軍人走進捐款辦公室, 在捐款的同時, 也表達了“借這個日子獻愛心, 算是為建軍90周年獻禮”的心意。 上午, 一位身穿部隊短袖訓練衣的軍人前來捐款, 雖然今年已經57歲, 但他身板挺拔、底氣十足。 他是部隊的師級幹部, 以孩子的名字捐款1000元。

昨日下午, 一對八旬老夫婦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老爺爺拄著拐走在前面, 老伴輕輕攙扶他走在後面。 原來, 這是一對軍人, 住在孫家溝附近的部隊大院, 當天倒了兩遍車才到報社。 老爺爺叫石為瑾,

是1947年的離休老兵, 今年87歲, 老奶奶叫陳湘霞, 今年84歲, 兩人都是部隊的醫務工作者。 老兩口各捐1000元, 說“這些孩子在如此貧困的環境裡能有出息, 值得幫一幫。 ”

老兩口走後, 去年來捐款的“老年模特隊長”, 也曾是軍人的陸奶奶又來了。 今年85歲高齡的她, 看上去依然精神矍鑠, 她調侃說, 其實叫她“陸大姐”的人多, “今天是給貧困孩子捐款, 他們叫我奶奶是對的, 那就給我登記‘陸奶奶’吧。 ”

九旬高齡高玉寶捐款

“能幫一個是一個”

高玉寶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同齡, 建軍節這天, 已經九旬的高玉寶選擇用獻愛心的方式為建軍節獻禮。

昨天一早, 高玉寶一打開報紙, 便看到了晚報“家鄉父老送你上大學”的專題報導。 高玉寶看到了老領導李光祥慷慨解囊,

心中也想為這些孩子們出一份力, 但由於自己腿腳不靈便, 無法到現場募捐。 為此, 晚報記者在李光祥將軍的帶領下, 來到了高玉寶家中。

幼時的苦難經歷, 讓高老體會到, 接受教育有多麼不容易。 高玉寶看到有這麼多考上大學卻上不起學的孩子, 心裡很不是滋味。 他在晚報的報導上做了詳實的勾畫, 有針對性的進行了資助。 同時, 高老還說:“明年我還會捐, 能幫一個是一個!”

曾經孩子受人幫助

如今將愛傳遞

昨天下午, 一位李姓女士來晚報社捐了3000元。 她表示, 這個恩早該報了, 現在經濟條件比原來好點了, 正好晚報有這麼個平臺, 就趕緊來捐款。

“曾經家裡困難, 2003年正是得到了愛心人士的幫助, 孩子才得以順利進入南開大學。

”李女士說, 這份情誼始終沒忘, 後來孩子保送研究生, 現在在香港工作, 去年又攻讀了美國芝加哥大學的MBA, “孩子的努力, 也算是對幫助他的好心人的一種回報”。

連續捐款四五年

今年還替91歲母親捐一份

昨日上午, 一名60多歲的男子走進捐款辦公室, 落座之後, 他告訴記者, 自己得腦溢血20多年, 這回是來替妻子捐的。 妻子在醫院工作, 特意選了一個今年考入大連醫科大學的女孩徐偉嬌。 這樣日後孩子在學習就業等方面有啥問題, 也能幫著出出主意。

“妙言”, 這個名字記者很是熟悉, 昨天的一位捐款者再次留下了這個名字, 記者認出, 這正是連續捐款四五年的一位阿姨。 “我捐1000元, 今年再給老媽捐1000元。 ”說著, 她拿出2000元錢放在桌上, “老太太91歲了,算給老太太積德吧。”

昨天,還有愛心企業前來捐款,大連德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老總派人捐了2萬元,資助了4名貧困生。來捐款的女士告訴記者,老闆多年來一直做慈善,汶川地震時,還捐了8萬元。

昨天的捐款中,不少捐款者稱讚晚報的“家鄉父老送你上大學”活動,他們坦言,這一平臺讓想做點好事的人有的放矢,也讓貧困孩子們得到切實的幫助,策劃好,實施透明,真不愧是“好人好報”啊。

“老太太91歲了,算給老太太積德吧。”

昨天,還有愛心企業前來捐款,大連德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老總派人捐了2萬元,資助了4名貧困生。來捐款的女士告訴記者,老闆多年來一直做慈善,汶川地震時,還捐了8萬元。

昨天的捐款中,不少捐款者稱讚晚報的“家鄉父老送你上大學”活動,他們坦言,這一平臺讓想做點好事的人有的放矢,也讓貧困孩子們得到切實的幫助,策劃好,實施透明,真不愧是“好人好報”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