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國牛肉捲土重來,“狼來了”嗎?

韓國農民動不動就要求政府保護, 進口牛肉也反對、進口水果也反對, 然而, 這些保護措施並未讓韓國農民富裕起來。

文/鄧新華

闊別14年之後, 美國牛肉再次進入中國市場。 媒體調查顯示, 目前美國牛肉已經進入國內各大電商平臺和零售商超, 單品的價格每斤在58至158元之間。 這樣的價格, 雖然離普通民眾的生活有一點距離, 但是, 美國牛肉不會一直是這個價格。 目前價格高, 主要是因為高端牛肉走空運進來。 正如業內人士預計, 後期美國牛肉從海運進來之後, 價格預計會比現在便宜50%。

也正因此, 一些人擔心美國牛肉再次捲土重來, 大有“狼來了”的趨勢。 其實, 即便美國牛肉價格大幅下降, 哪怕降到此前有人預測的10元一斤, 也不是一件值得擔心的事, 而是對國內市場非常有利的事。

毫無疑問, 進口美國牛肉有利於其他產業的發展。 很多人僅僅看到美國牛肉對國內養牛產業的影響,

卻沒有看到, 美國牛肉對其他產業的影響。 比如, 對餐飲業來說, 如果未來美國牛肉價格大幅降低, 飯店就能以更低的價格, 提供品質更好的服務, 這有利於增強中國餐飲業的競爭力。 和牛肉相關的其他產業也會大大受益。

簡單而言, 進口美國牛肉, 是節約了國內用於養牛業的資源, 但這些資源不會消失, 而是轉移到其他產業了。 比如人力資源、糧食資源等。 所以整體上看, 恢復進口美國牛肉, 有利於中國經濟發展。

那麼, 對於養牛產業來說, 進口美國牛肉是不是一場災難呢?也不是。

在資源調整的過程中, 肯定會有一部分養牛企業、員工受到影響, 因為資源調整需要人們學習新東西、開展新的創業冒險。 但是, 對於整個養牛產業來說, 在外部競爭的壓力下, 產業品質會得到提高。 比如, 小戶養殖這種資源利用效率較低的方式, 可能就會轉向規模養殖, 從而節約更多資源。 當然, 地方政府也應該解放養牛產業的束縛, 以利於養牛產業與進口牛肉的競爭。

比如, 在土地利用、資本進入等方面給養牛產業更多空間。

當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時, 人們最擔心受到進口衝擊的兩個產業——紡織和汽車, 結果卻發展得超乎人們想像得好。 放到今天養牛業身上, 同樣可能如此。 畢竟, 養牛業身處在巨大的中國市場中, 只要給企業足夠的空間, 中國養牛業完全有能力提高競爭力, 升級成需要資源更少、產出卻更多的產業。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 面對這麼大的市場, 養牛業如果還需要保護, 那就更說明這個產業有引入外部競爭來衝擊一下的必要了。 要知道, 中國有太多產業因為背靠巨大的中國市場, 其發展速度令世人驚歎, 比如互聯網產業、製造業等。 比起養牛業來, 這些產業本來跟國外產業的差距更大,

都能取得如此成績, 養牛業又有什麼必要保護呢?

反面的例子是, 韓國的農民動不動就要求政府保護, 進口牛肉也反對, 進口水果也反對, 然而, 這些保護措施讓韓國農民富裕起來了嗎?一點都沒有!恰恰相反, 其結果只是韓國從事其他產業的人, 為農業保護付出了太高的成本, 從而影響了其他產業的投入。

□鄧新華(經濟學者)

編輯:梁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