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心理諮詢師考試知識點總結社會心理學篇(五)

北京師大教科文中心小編溫馨提示:2017下半年心理諮詢師考試時間為11月, 很多同學們為繁多的知識點苦惱,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整理下相關內容!

01

影響社會知覺的主觀因素

(一)認知者的經驗——圖式(人腦中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網路, 圖式對新觀察到的資訊起到解釋和引導的作用)

圖式的作用:

A、影響個體對他人的直覺和自我直覺

B、影響對注意物件的選擇

C、影響記憶

(二)認知者的動機與興趣

(三)認知者的情緒

02

印象形成:個體接觸新的社會情境時, 按照以往的經驗, 將情境中的人或事進行歸類, 明確其對自己的意義, 使自己的行為獲得明確定向。

首因效應(最初獲得)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機制。 一般來說, 熟悉的人, 特別是親密的人之間容易出現近因效應(最新獲得), 而不熟悉或者少見的人之間容易出現首因效應。

光環效應:也稱暈輪效應。 個體對認知物件的某些品質一旦形成傾向性印象,

就會帶著這種傾向去評價認知物件的其他品質。 光環效應是一種以偏概全的現象, 是在人們沒有意識的情況下發生作用的。

刻板印象:人們通過自己的經驗形成對某人或某類事較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具有社會適應的意義, 能使人的社會知覺過程簡化。

03

印象形成中的資訊整合模式: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加權平均模式;中心品質模式。

一般來說, 中心品質模式更接近於大多數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實際情況。

印象管理也稱印象整飾和印象控制, 指個體以一定的方式去影響他人對自己的印象, 及個體進行自我印象的控制, 通過一定的方法去影響別人對自己的印象形成過程,

使他人對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

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A、按社會常模管理自己;B、隱藏自我與自我抬高;C、按社會期待管理自己, 使自己的行為符合角色的社會規範;D、投人所好

04

歸因:指個體根據有關資訊、線索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原因進行推測與判斷的過程。

分類

(一)內因和外因。 存在於個體內部的原因, 如人格、品質、動機、態度、情緒、心境及努力過程等個人特徵, 屬於行為內因。 在許多情境中, 行為與事件的發生並非由內因和外因這樣的單方面的因素引起, 而兼有兩者的影響, 這種歸因稱為綜合歸因。

(二)穩定性原因與易變性原因

(三)可控性原因與不可控性原因。 可控性歸因表明個體通過主觀的努力可以改變行為的後果。

對可控性因素的歸因, 使人們做出變化的預測。 對不可控因素的歸因, 使人們對未來做出準確的預測。

05

歸因理論:

a、控制點理論:美國心理學家羅特, 其發現, 個體對自己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及其結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釋。 內控者:控制點在個體的內部, 其態度和行為符合社會期待。 外控者:控制點在個體的外部

b、歸因原則:(1)不變性原則, 海德認為, 人們歸因時, 首先使用的是不變歸因;(2)折扣原則。 由凱利提出, 他發現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來合理的原因, 那麼某一原因引起特定結果的作用就會打折扣。 (3)協變原則, 規律性的協變

c、凱利的歸因三維理論

特異性共同性一致性歸因高高高刺激客體低低高主體(內歸因)高低低情境

您的心理諮詢師備考路,

北京師大教科文來相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