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浙大研究生熱愛農業,賣掉賓士,回龍遊鄉下過起這種生活

下午六點多, 距離龍遊縣城不遠的小南海鎮東塘山村園邑農場, 太陽已經落下來開始往農場裡撒播晚霞。

妞妞穿著一雙粉紅色的人字拖,

七歲的她在農場的石頭路上跑來跑去。 這個農場是她父親的, 也可以說是她祖父的。 她是園邑農場的小主人, 她擁有五條大狗和九隻剛出生的小奶狗, 別的產業她一概不放在心上。 大黃狗丟丟和小黑狗糖糖打架了, 父親連忙跑過去勸架, 妞妞穿著人字拖跟著父親也跑得飛快。

2013年, 妞妞3歲, 那時候一家人還住在寧波。 妞妞的父親叫張正偉, 四年前, 他還在寧波市鄞州區發改局重點辦上班。 2005, 張正偉畢業於浙江理工大學環境藝術系, 妻子和自己同校同屆又同系。 “我老婆是寧波人, 畢業後我們兩人都在寧波找到工作買了房落了戶。 ”張正偉回憶道, “我在發改, 她在中國銀行, 我們倆年薪加起來也有二十多萬。 ”

“白天不是在辦公室, 就是在外面開協調會, 參觀, 應酬。 ”張正偉說, “幾年下來, 我真的坐不住了。 ”我們坐下交談, 張正偉把自己的歷程娓娓道來。 期間, 女主人熱情地端出切好的小香瓜、火龍果、西瓜, 招呼我們多吃點。 我拿起一塊紅心紅龍果, 一口咬下去, 冰冰涼的甜味立馬從舌尖閃電般經過食道蔓延到胃裡。

張正偉也拿起西瓜, 幾口就下了肚。

“這個地方我小時候 待得還是比較多的, 因為這裡(龍遊)是我外婆家。 ”開始我還驚訝一個金華人怎麼把龍遊方言說得這麼地道。 龍遊本地的幫工大爺們在農場裡看到妞妞總會熱情地用方言打招呼,

妞妞眨著大眼睛似乎也聽懂了。 小時候在這裡的生活與回憶, 也是牽引著張正偉返回田野間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妞妞皮膚黑黑的, 其實是來農場後曬黑的, 看上去瘦瘦的小姑娘其實結結實實的。 “之前在寧波的時候,

吃的都是超市里買來的食品。 ”張正偉說, “妞妞後出生我就更加關注孩子及家人的食品安全問題。 ”吃自己種的東西, 這個想法在張正偉的腦海裡越來越強烈。

園邑農場本來是由張正偉的父親承包下來, 山地、水田、水塘等等加起來有500畝。 “我父親原來是做苗木生意, 近幾年行情不好,我就更想回來幫他。”張正偉說起自己回來的另一個原因。

可辭職回家這一個決定卻受到老人的強烈反對。 去年九月,張正偉把自己上班時候開的賓士賣了30多萬,花了10萬塊錢買了一輛皮卡。本來開著大奔上下班,變成了每天開著皮卡去縣城送貨。張正偉的生活,已經是實在在的改變了。

在父親看來,辭去“鐵飯碗”,從大城市回到小鄉村絕對不是明智的選擇。再加上農場的辛苦,父親並不想讓兒子走自己的“老路”。“我岳母曾經還因此失眠了一個月。”張正偉不好意思的說道。

即便有太多的不理解與阻撓,張正偉還是毅然堅持辭去工作,帶著老婆孩子來到龍游。2013年考入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在職研究生,多學些關於打理農場的專業知識,張正偉是真的一心一意把農場做好。妻子和女兒的毫無怨言也給了他巨大的信心,在妻子看來“一家人在一起”更為重要!

張正偉坦言到:“從14年開始實施,至今主要都是支出,還沒有收入,要是3年後能達到收支平衡就算是很不錯了”。他想把園邑農場打造成一個專注產品安全,讓顧客食用放心的農場。市面上很多所謂的有機農場盈利快主要是一規模化,二是高附加值。張正偉並不想這樣,他的想法是首先這個農場是交個一幫朋友,讓這些核心客戶把園邑農場當成自己的農場,可以不計價、不計量的來拿食物,農場裡有的就可以不用到市面上去買了。

他的理想狀態是有一群和他有類似理念來享受這種田園生活的核心客戶,互相絕對信任,一起來“共用”這個農場和農場裡的食物。而盈利點放在那些能做成規模的、普通家庭並不容易消耗的食物,比如大規模的鵝等等。

現在的園邑農場還是處在開發初始階段,張正偉利用自己學到現代化的知識結合古法養殖一起來打造他們現實版的“嚮往的生活”。至今,園邑農場還有好幾塊地還種著草,以此來改良土壤,從而為下一批的種植打好基礎。

在和張正偉聊天的過程中,我也瞭解到很多之前對食物認知的誤區,不得不說,農業也是個博大精深的行業,只有真正專注於此,才能做好。我們生活在城市中,總是偶爾嚮往著去鄉野聞聞青草味,看看滿天星,卻總是感歎是現實的束縛讓我們無法達成。

太陽已經落下山頭,妻子做好了晚飯,妞妞懂事地收拾好碗筷放上餐桌。在外瘋玩的大狗小狗們都跑回來,依偎在張正偉腳下。風吹過空曠的農場,吹過農場的每一位成員,把星星都吹到木屋頂上,吹進妞妞的夢中。

近幾年行情不好,我就更想回來幫他。”張正偉說起自己回來的另一個原因。

可辭職回家這一個決定卻受到老人的強烈反對。 去年九月,張正偉把自己上班時候開的賓士賣了30多萬,花了10萬塊錢買了一輛皮卡。本來開著大奔上下班,變成了每天開著皮卡去縣城送貨。張正偉的生活,已經是實在在的改變了。

在父親看來,辭去“鐵飯碗”,從大城市回到小鄉村絕對不是明智的選擇。再加上農場的辛苦,父親並不想讓兒子走自己的“老路”。“我岳母曾經還因此失眠了一個月。”張正偉不好意思的說道。

即便有太多的不理解與阻撓,張正偉還是毅然堅持辭去工作,帶著老婆孩子來到龍游。2013年考入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在職研究生,多學些關於打理農場的專業知識,張正偉是真的一心一意把農場做好。妻子和女兒的毫無怨言也給了他巨大的信心,在妻子看來“一家人在一起”更為重要!

張正偉坦言到:“從14年開始實施,至今主要都是支出,還沒有收入,要是3年後能達到收支平衡就算是很不錯了”。他想把園邑農場打造成一個專注產品安全,讓顧客食用放心的農場。市面上很多所謂的有機農場盈利快主要是一規模化,二是高附加值。張正偉並不想這樣,他的想法是首先這個農場是交個一幫朋友,讓這些核心客戶把園邑農場當成自己的農場,可以不計價、不計量的來拿食物,農場裡有的就可以不用到市面上去買了。

他的理想狀態是有一群和他有類似理念來享受這種田園生活的核心客戶,互相絕對信任,一起來“共用”這個農場和農場裡的食物。而盈利點放在那些能做成規模的、普通家庭並不容易消耗的食物,比如大規模的鵝等等。

現在的園邑農場還是處在開發初始階段,張正偉利用自己學到現代化的知識結合古法養殖一起來打造他們現實版的“嚮往的生活”。至今,園邑農場還有好幾塊地還種著草,以此來改良土壤,從而為下一批的種植打好基礎。

在和張正偉聊天的過程中,我也瞭解到很多之前對食物認知的誤區,不得不說,農業也是個博大精深的行業,只有真正專注於此,才能做好。我們生活在城市中,總是偶爾嚮往著去鄉野聞聞青草味,看看滿天星,卻總是感歎是現實的束縛讓我們無法達成。

太陽已經落下山頭,妻子做好了晚飯,妞妞懂事地收拾好碗筷放上餐桌。在外瘋玩的大狗小狗們都跑回來,依偎在張正偉腳下。風吹過空曠的農場,吹過農場的每一位成員,把星星都吹到木屋頂上,吹進妞妞的夢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