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真空中放大無限倍存在什麼?科學家嚇了一大跳,比原子核小幾十倍

科學的眼光觀世界 富有的思維察明理

歡迎來到環球科學大觀!

各位讀者朋友大家好!如果通過顯微鏡觀察真空樣本, 你會發現什麼?放大1000倍, 什麼也沒有;1000000倍以後空空蕩蕩;當放大1000000000倍後, 一定還是一片虛無。 但你真的以為一個“空間”內真的什麼都不存在嗎?

這裡講的“空間”內是不包含任何氣體分子和原子的, 因為即使再小的原子也可以被儀器捕捉到呈現在肉眼前。 可是量子物理學家不是“普通”人, 科學家們利用“理論顯微鏡”將空間不斷放大、再放大, 直到深入到常人無法想像的地步。 這時, 科學家們驚喜的發現了一些神秘的東西…

其實, 這些東西是虛擬粒子的集合體, 統稱為量子泡沫。 這種虛擬粒子僅短暫存在于時空結構中, 就像啤酒泡沫中的小氣泡一樣。 然而, 量子泡沫中的小氣泡的大小遠比啤酒泡沫要小得多得多, 直徑比原子核還要小幾十倍!存在於任何空間的任何地方。

有些讀者肯定會反駁道, “理論顯微鏡”無非是科學家憑空臆測出來了, 並沒有直接觀察到。 其實不然, 早在1947年, 荷蘭物理學家Hendrik Casimir和Dirk Polder就大膽預測了這一重磅現象, 成為最早的證據之一(凱西米爾效應)。

量子泡沫的發現對人類進行宇宙空間探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科學家表示, 觀測量子泡沫存在的一種方式是對從恒星爆炸發射出的光子行進距離進行測量。 如果時空平坦無垠、沒有一絲雜質, 那麼從同一個爆炸源釋放出的兩個光子應該保持同步。 但是, 如果時空是泡沫化的, 也就是存在量子泡沫, 那麼其中一個光子可能會因輕微的擾動而發生速度的變化。

最近一項研究發現, 來自相同爆發源的兩束高能光子行進到設定位置所需的時間不盡相同。 不過, 目前並沒有實驗儀器可以測量如此微小的差異是來自偶然誤差, 還是受到量子泡沫的干擾。

探索路漫漫,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等待, 等待科學家研製出精度達到1.6×10 ^ -35m的超高精度顯微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