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電站拆了,但願都江堰不再受折騰

身為都江堰的守護者, 他們卻把都江堰當成自家搖錢樹, 都江堰能不受傷嗎?

都江堰

文/汪永晨

都江堰, 在我國與長城、故宮齊名。

可從本世紀以來, 它的經歷可以說是幾經周折。 不過, 最近引起人們關注的一條消息是:8月2日, 都江堰市領導現場督導聖興電站整改拆除。

都江堰是世界上年代最久、目前仍在使用的水利工程, 堪稱活文物。 它之所以能獲得世界文化遺產稱號, 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無壩引水”的巧妙設計。 長期以來, 李冰父子修建于2600多年前的都江堰, 卻可謂“命運多舛”。 先是在岷江上修了紫坪鋪大壩, 可是正因修了這個大壩, 導致2001年都江堰只獲了世界文化遺產稱號, 而未能進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緊接著, 有人欲在都江堰重要組成部分“魚嘴”邊建楊柳湖電站, 因輿論強烈反對, 最終被否。

2003年, 當媒體知道要在都江堰魚嘴邊修楊柳湖電站後,

在短短的兩個月時間裡, 有180多家媒體報導了地質學家和民間環保組織對建壩於都江堰的擔憂。 令人欣慰的是, 在當年8月29日召開的四川省政府第16次常務會議上, 楊柳湖電站建設專案被一致否定。 在處理保護與發展的關係上, 地方政府選擇了保護。

不過, 表面看來, 明處的楊柳湖電站“下馬了”;暗地裡, “聖興電站”卻“上馬了”。 據媒體報導, 自2012年起, “聖興電站”就悄然動工了, 保安人員日夜值守, 每逢工作日, 都有車輛與人員進進出出。 這座電站, 不僅沒有經過正常的征地、審批、環評等程式就上馬建設, 還利用應急水源發電, 這是法律所絕不允許的。 認真考察一下就會發現, “聖興電站”可謂構思精巧, 一方面, 它利用了歷史遺留的舊堤壩;另一方面,

利用了都江村原有的小電站, 對外聲稱是擴建, 實際上是建了一座新電站。

都江堰內水電站圖 圖片來自新華社

那麼, 到底是誰有這麼大的膽子, 在世界文化遺產內部建“無證電站”的呢?

工商資料顯示, “聖興電站”是由都江堰聖興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投資修建的,

其股東共有四個。 其中, 最大股東都江堰寶瓶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為都江堰管理局的下屬公司;都江堰市國有資產投資經營公司, 為都江堰市政府投資平臺。 身為都江堰的守護者, 他們卻把都江堰當成自家搖錢樹, 為了部門利益而不惜破壞千年文物, 這何異於監守自盜?

地質學家范曉曾說:紫坪埔電站的修建, 令都江堰最精華的寶瓶口的四六分水和飛沙堰幾乎不再起作用;而“聖興電站”的修建, 使得世界文化遺產地都江堰魚嘴受到的影響更是難以預料的。 作為地質學家, 讓範曉更擔心的其實還是周邊的地質狀況。 他說:大的滑坡和泥石流都會有所增加, 特別是在龍門山地震斷裂帶上。

經過媒體、環保組織、地質界人士多年奔走,

“聖興電站”終於拆除了, 但願地方相關部門別再監守自盜、也別再折騰老祖宗留下的珍貴遺產了。

□汪永晨(環保人士)

編輯:溫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