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急尋銷售管道 盼企業愛心人士伸援手

董俊正在給葡萄剪枝

這個夏天對於無為縣赫店鎮宏林行政村的村民來說喜憂參半, 一方面村子裡40戶貧困家庭不懼高溫,

每天淩晨兩點起床進果園澆水, 精心培育的葡萄喜迎豐收;另一方面200畝大棚, 預計收成約2萬斤的葡萄即將落地, 如不及時銷售, 將損失巨大。

董俊是無為縣赫店鎮宏林村秋歌農業開發公司的負責人, 也是村子裡帶領貧困家庭脫貧致富的“領頭羊”, 今年夏天歷史罕見的高溫天氣, 他幾乎天天和員工吃喝在一起, 不懼高溫, 精心培育, 連續奮戰十幾天, 終於迎來葡萄的豐產, 讓貧困家庭增收的希望眼看著就要實現了, 2萬斤的葡萄銷售任務再次讓他感到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

8月4日早晨5點不到, 董俊早早來到了葡萄園開始一天的勞作。 上午8點記者見到他時, 他正在葡萄園剪枝, 已幹了快3個小時了, 一串串即將熟透的夏黑葡萄,

用白紙細密地包裹起來, 安靜地掛在藤蔓上。 “現在正是葡萄銷售的視窗期, 一點也不能耽誤, 我們起早貪黑地幹, 就是希望葡萄能夠快速地銷售出去, 能給村子裡的貧困家庭多增加收入。 ”董俊說道。

據瞭解, 與普通的葡萄園不同, 秋歌農業開發公司還有一個別稱——赫店鎮秋歌產業扶貧基地示範園。 這個位於赫店鎮宏林村、黃墩村交界處的扶貧基地, 不僅承載了董俊和公司員工的希望, 還關係到周邊幾十家貧困戶的利益。 秋歌產業扶貧基地一期開發220畝, 投資約400萬元。 在採訪中, 董俊說道:“別看我這基地不大, 卻能影響和幫助近40戶人家穩步實現脫貧。 從這點來說, 這已經不是單純的企業經營, 而是一種具有社會公益性的行為。

按照市場預計, 今年宏林村秋歌產業扶貧基地的銷售收入可能將達到200萬元以上。 遺憾的是, 由於果園是首次進入豐果期, 銷售管道並不健全。 如何將成熟的葡萄在較短的時間裡賣出去, 成為擺在董俊面前的一道難題。 現在秋歌產業扶貧基地的葡萄銷售主要靠三種方式:第一, 市民自駕前來採摘;第二, 設點銷售, 地點位於附近馬路邊;第三, 微信行銷。 董俊坦言, 三種方式都屬於管道比較陳舊的行銷方式, 效果一般。 果園裡有2萬多斤上等的夏黑葡萄待售, 8月底前如果不能賣掉, 肯定遭遇損失。 農村的種養業最怕兩點, 一怕遭遇各種災害減產, 二怕雖然豐產了卻銷售不掉。 秋歌產業扶貧基地目前遇到的便是第二種情況——銷售遇滯的燃眉之急!

張申尚 王素潔 文 張申尚 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