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航空工業直升機所:戈壁灘傲立的胡楊

左起:許大援、楊建國、韓振忠、譚鵬。 馮強 攝

戈壁灘, 浩瀚無際, 稀疏的野草匍匐地表, 似乎想鑽進地下, 躲避永不停歇的狂風。 陽光穿透漫天塵沙,

將火辣的威力擊打在大地的脊背上。

這裡是名聞遐邇的朱日和鎮, 地處內蒙古錫林郭勒盟。 今年夏天, 韓振忠和同伴們來到了這裡。

此刻, 韓振忠寬闊的面龐粗糲、黝黑, 如同常年附身田間的農夫, 唯有鼻樑上那副眼鏡暗示了主人的別種身份。 他是此次慶祝建軍90周年閱兵活動的保障中隊隊長, 來自航空工業直升機所客戶支援部, 與同事譚鵬、楊建國、許大援等已經在朱日和工作了一個月。 他們與週邊、遠端保障團隊構成了參加此次閱兵各型直升機的技術保障體系。

由於直升機型號多、架數多、參訓頻率高, 他們每天從早上8時到子夜時分, 連軸轉動, 仿佛裝上了永動機。

進入7月, 朱日和每天氣溫高達38攝氏度,

地表溫度則在50攝氏度以上。 至於直升機機身的溫度, 幾乎能做煎餅果子了, 徒手摸立刻就會燙傷, 因此幹活時, 大家都戴著手套。 韓振忠說, 雖然大家不停出汗, 可是都看不到汗水, 晚上回到宿舍, 脫下衣服, 身上、衣服上白花花一片鹽粒。

他們每天有三次碰頭會。 早上8時, 匯總頭一天的遺留問題, 安排當天任務, 工作計畫分解到小時。 下午3時, 在現場小結當天工作, 研究後續任務。 下午5時召開第三次碰頭會, 總結全天情況, 明確次日任務。 由於訓練緊湊, 任務量大, 韓振忠等人在朱日和的一個月裡僅休息了一天。

直升機所的保障任務包括排故和技術諮詢、改裝以及統籌協調。 雖然任務千頭萬緒, 但現場工作一直有條不紊。 保障人員與飛行員、機務人員始終保持密切溝通,

時刻掌握裝備狀況, 保證參訓裝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直升機所領導高度重視此次專項保障任務, 成立了領導小組、現場技術保障服務組、後援技術保障組、遠端技術保障組以及宣傳小組, 所長洪蛟要求加強協調合作, 嚴要求、高標準地開展工作, 全力以赴完成任務。

直升機所還先後派出30多人次奔赴現場開展技術答疑, 處理靶試等相關技術保障工作。 針對一些緊急情況和疑難問題, 所內經過多專業會診, 向前方提出解決方案。 所裡曾專門開展夜間應急演練, 在30分鐘內調動總師、研究室負責人和技術骨幹達70人次, 展示了高度協同的應急處置能力。

7月15日, 韓振忠率領的技術保障團隊為現場某項活動制定的方案被部隊認為亮點突出,

並在原定活動方案基礎上加大了規模, 增加了裝備數量。 為了保證完成任務, 他們忘記了時間, 忘記了休息, 唯獨沒有忘記自己的誓言、肩頭的責任。

中國西部沙漠生長著一種名叫胡楊的樹木, 在乾旱、多風、酷暑、嚴寒交織的惡劣環境下, 頑強堅韌地生長著, 我們在現場技術保障團隊成員身上, 不也看見了這樣的品格嗎?他們信守在誓師大會上做出的承諾, 不畏艱苦, 不憚重任, 努力實現“不拋錨, 不停車, 零事故”的裝備保障目標。

在建軍90周年之際, 我們要熱情謳歌偉大的中國軍人, 我們也要真誠禮贊像胡楊一樣傲立戈壁的直升機人, 濃墨稱頌為祖國直升機事業不懈奮鬥的人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