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為什麼ofo能在眾多品牌中脫穎而出,背後竟有這些科技大佬支持

共用單車要做好可不僅僅只是有風險資本在後面跟進投資就可以的, 它還需要大資料和先進科技的支援, 所以很多共用單車品牌在進駐這個領域的時候, 只是一味地去拉風投, 以為這個行業只要有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就可以在激烈的爭奪中逐漸站穩腳跟, 事實證明, 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日前, 華為、中國電信和ofo小黃車三方共同舉行了發佈會, 而這距離上一次三方宣佈開始研發基於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窄帶物聯網)技術僅僅過去了5個月, 這也是物聯網技術的全球首次商用-物聯網智慧鎖。

華為支持小黃車並不是無的放矢, 早在2015年, 華為就推出了開源物聯網平臺Huawei Lite OS,通過開源的方式提供統一的API,目的在於連接更多的智慧硬體終端, 成為物聯網領域的安卓平臺, 而ofo的出現, 對於華為應用層硬體終端的補全有很大的幫助。

而且, 小黃車早在設計之初便一直採用模組化的“車鎖分離”, 所以小黃車在升級換代時, 只需要更換智慧鎖就可以, 因此ofo具備在短時間內大量推廣NB-IOT智慧鎖的能力, 這也是很多共用單車無法比擬的, 比如摩拜單車。

之前我們就說過, 風險資本對共用單車的發展只是短期的作用, 要想走得更加長遠, 必須還得有產業資本的支持。 而ofo的背後正是以阿裡, 小米、滴滴、華為等為代表的產業資本的支持, 而這幾家超大型公司又可以互相合作, 取長補短, 強強結合。 阿裡是雲計算行業的老大, 在大資料分析方面有著其他公司難以匹敵的優勢, 小米和華為雖然在手機行業競爭不斷, 但在物聯網領域, 華為是晶片、設備、網路的供應商, 而小米則在智慧硬體和雲計算方面領跑同行, 滴滴則旨在于發展以車聯網為基礎的智慧城市。

除了幾大 科技巨頭的支援, 中國的三大電信運營商也開始對現有的通信網路進行改造, 根據工信部的要求, 今年年底全國範圍內的基站數量要達到40萬個, 隨著NB-IOT基站數量的不斷增多, ofo將會在中國各地更加深入快速的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