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徐正濂聽天閣印話

徐正濂, 號楚三, 1953年出生於上海, 1971年從孫中山先生秘書、“同盟會”會員田桓學書法, 1972年師從著名書法篆刻家錢君匋。 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協篆刻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院研究員、中國篆刻藝術院研究員、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西泠印社社員、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書法研究中心研究員等。

徐正濂聽天閣印話

序言

徐正廉

黎清君擬將我為學員批改作品的文字結集,

囑我寫幾句。 我覺得這些個人的意見未必有什麼太大的意義, 因為這些是針對每一位元作者作品的看法。 大家的審美傾向、創作風格各不相同, 比如高個子, 我希望他稍矮些才勻稱;至於矮個子, 我又希望他高些才俊氣。 意見未必就是錯的, 但如果收集到一起, 可能會覺得徐正廉究竟傾向于高還是傾向於矮呢?這就是具體意見的弊病, 它沒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但這也不是說, 這些意見裡就絕對沒有肯定的東西。 想一下有以下幾點可以和大家商量的。

俗話說, 既得平正, 務追險絕;已得險絕, 複歸平正。 當然, 這後一種平正已不能和前一種簡單類比。 依我看, 我們大多數作者的水準在平正和險絕之間。 雖然有的朋友還是平正過頭, 比較放不開, 但多數朋友是險絕過頭了, 過於外露而缺少耐得慢慢咀嚼的回味。 這雖然是年輕作者走向成熟時很少能避免的傾向, 但還是值得我們關注。 如何把握字法、章法、線條乃至破碎的程度是篆刻進入一個較高層次時非常要注意的問題。

第二, 篆刻的創新是個非常艱難的課題, 可能比書法繪畫更難, 因此恐怕很費時間。 這和我們現在很快的社會節奏是不吻合的, 因此我們很多作者沒有耐心, 希望找到捷徑。 我不反對找捷徑, 合理、有效的學習就是捷徑。

但我反對用圖案化的, 版畫化的方法來“創新”。 藝術都是相通的, 圖案、版畫也未始就完全沒有可借鑒的成份。 但這是一種精神上的溝通, 比如齊白石的篆刻與他的寫意繪畫就有精神的溝通。 我們反對一種形式上的抄襲, 這種抄襲易造成表面化, 新式化、設計化, 而最終降低篆刻的品位甚至改變篆刻的性質。

第三,藝高和膽大是相輔相成的。膽子不大,想像力不夠豐富,篆刻就難以創造出新的風格。但如果膽子沒有深厚的根底,廣泛的閱歷,嫺熟的技巧作為鋪墊,就只能走上花哨、形式主義的歧途。所以,具體地說,我以為我們大家一是要多實踐、多操作;二是要多讀多看歷史的和現今別人的作品,擴大眼界;三是要多思索,有精品意識,能夠創作出一方有創見也有深意的作品,要比馬馬虎虎地刻十方更有收益。

最後,我覺得我們應該對照的、挑戰的是自己,不必過多的關注自己比別人刻的怎麼樣。已經有成績的朋友經常看看以前的作品,可以明曰這一年半載以來有無進步,頭腦可以清醒。而程度稍差的朋友看看以前的作品,可以明白有無提高,以不致於氣餒。只要我們在進步,哪怕是一絲一毫,也說明希望在前面。堅韌比聰明更垂要。

我們是永遠的朋友,讓我們共勉。

A 學古

■來楚生用刀較複雜,有沖有切,有向線也有背線,所以線條很豐富,怛沒有規律,比較難掌握.比較一律的特徵是在保證筆意的前提下,來楚生處處表現出刀芒。

■吳止之篆刻的特點就是有強烈的筆意,不僅表現在線條的圓轉方面,而且在許多行筆起迄方面,都有細微的表現。

■元朱文 1,線條非常勻淨,幾乎沒有粗細:2,章法十分穩妥,空間的分佈都很勻稱:3,不能刻破。

■黃牧甫印,線條方折峻拔中有圓實,痛快中有沉著,此為大手筆。

■玉印也有多種表現法。趙之琛和胡菊鄰都以切玉法名世,但二者表現完全不一樣,趙清逸,胡沉著:趙線條爽利、鋒銳,胡線條厚重、渾穆。

■吳昌硬的線條來自石鼓文,他具備石鼓文線條的抑揚頓挫和輕重感。

■來楚生的結篆有近于吳昌碩的地方,但線條卻不象吳昌碩般“藏刀”,他的線條鋒芒畢觀,蓄意表現一種“刀感”。當然,他用沖、切,向線、背線下刀的辦法,比較複雜,不是一眼看得出來的。

■我以為刻玉印一類風格的印章,線條過於圓潤是不對的,應有生、辣、堅、勁的感覺。印章的四緣也應不宜太任其自然,顯得太方正就不自然了,應稍作處理。

■黃牧甫確實比較適宜學習,因為其有若較明確的取法方向,不像齊白石似的有較大的偶然性。而且黃印與漢印高度相通(尤其是白文),在學習黃的同時,不會與學秦漢印衝突。

■學浙派宜學丁敬身、黃小松,而不必學陳洪壽、趙之琛等,後者“切”得太過,且有規律感覺。

■學吳讓之印要學寫他的篆書,體會吳讓之何處輕何處重的感覺。

■粗邊原為封泥式.但封泥多殘破,光潔便不類,而真正善學封泥者,也不在形式上照搬,更不效法其粗濁的印邊,面是取其線條樸拙、雄厚。

■黃牧甫與漢印並不矛盾。黃本來就從漢印出來,尤其白文,只是有了個性色彩,得漢印之精神,不襲漢印之貌了。吳讓之的白文印也有漢味,朱文印距漢較遠,是從鄧石如而來的,以小篆作印。此二人都可學,且黃牧甫早年也學吳讓之。不同是黃較剛健,吳較內含筋骨。以我看來,趙之謙雖為‘革命家”,創造很多,但在成熟度上不及黃、吳二位。至於吳昌碩,也學過吳讓之,但與黃牧甫距離較遠,一雄渾,—峻拔,不宜同時學。所以,不必一定列什麼時序表。黃牧甫、吳讓之和漢印、秦印可以同時進行的。

■齊自石、來楚生這類印章,宜從氣勢、力量、精神著眼,而不宜太重章法形式。當然,章法形式也是組成氣勢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氣勢在於線條。

■黃氏(牧甫)之線條精粹有味,看似平直,而有一種猛利生辣之氣,有一種似巧而若拙的味道。這樣,韻味就強得多了。

■黃印並非僅僅橫平豎直,除了篆法上的變化之外,還得注意線條的粗細,輕重變化,還有方圓結合的問題。

■趙叔孺的精能在於朱文多字印的趙之謙一路,那是非常穩妥精妙的。趙叔孺少字印,我覺得也平常,穩健而己。刻慣小印,放大便覺勉強,力不從心,所以趙印大作似不十分高妙。

■臨摹吳讓之的作品,宜更注重其下刀的隨便,不經意之態,但還是很準確的。如果把重點放在如何把外形學象,就往往得不到舒展自如的氣息了。

■臨印勿去理會若隱若現的漫漶效果,刻整齊和完美。朱文線條細了,打印泥自然會形成這種效果。

■吳讓之篆刻重在線條的風神飄逸,流走自如,他又不同于趙之謙的細勁嚴瑾,他更表現一種有輕有重的行刀酣暢感覺,十分自如、十分隨意輕鬆,但刀下又十分準確到位。

■來楚生印不易學,至少得有點吳昌碩的基礎,然後在此基礎上變吳昌碩的渾厚線條,突出來楚生線條的鋒芒感,“刀意”。

■趙之謙印章整體上較平穩,朱文則較飄逸,白文印應注重線條的凝重,棉裡藏針的力度,也不要一味渾厚。

■學浙派,我覺得一是要“切”得銳利,二是又不要切得太瑣碎,而呈小氣。

■齊白石、來楚生,吳昌碩這三人的印章,各不相同。我以為倒是吳昌碩略好掌握,多少學得象;齊白石不易得其氣勢,而來楚生用刀複雜,有沖有切,有向線有背線,較難掌握。

■平行線的間距不一,是黃牧甫的慘澹經營手法之一,藉以打破過於一律的板刻,不能忽視。

■齊白石的作品千萬不要刻意去學得形似,而是主要去體會他那種行筆用刀的勁挺健直之勢,體會一瀉千里的氣勢,如在形式上摹擬,將來一輩子也跳不出來。

■臨印的要求是像,所以很多人都臨得很小心。但這也造成一個問題,由於下刀的小心翼翼,而致線條的酣暢有力表現不出來,精神上往往不像了。具體地說,齊白石一類的,太小心了,絕對沒有他作品的那種精神;但陳巨來確是由相到細,慢慢刻出來的,因此慢慢的修改,也可以做出來。不能一概而論,而要視作品風格而定。

■其實學趙之謙也宜注意線條的沉實感。趙之謙的“龍自然室”之類便過於輕飄。而“佛生”之類才線條藍藉有致,意志安祥。即使大家的作品,我們學習之時宜有所選擇。

■黃牧甫的線條感覺生辣勁直,截面呈方形,不能作起伏綿軟狀;橫與橫之間間距不一,也是黃牧甫的常用手法,藉此打破平衡。

■封泥的優點主要在於樸拙的線條,以及這種線條所造成的厚重渾穆感覺,千萬不要去仿效它的粗邊,粗邊非但僅只是封泥的外形,不是它的精神實質,而且可以說是它的缺點。

■黃牧甫印的一豎很多是上寬下狹“ ”,極少,幾乎沒有上狹下寬的。

■吳讓之的線條瀟灑自如、抑揚頓挫。

■趙之謙的印章整體上較平穩,朱文則較飄逸。

■黃牧甫用刀應該較陡,入石倒未必很深,走刀比較用力,全然雙刀。注意刻的時候很果斷,走刀比較迅疾。

■吳昌碩的線條不是向線下刀,也不靠事後切出一小口子,而是背線刻,而不是一刀,乃是二、三刀刻出一線,便有厚重起伏之感。

■秦漢印和流派印都是必須學習的傳統,學前者可保持一種舊氣息:學後者則可體會各種不同的豐富的感覺和方法,二者不宜偏廢。

■要注意黃牧甫線條交會處的“搭邊”感覺,別忽略,這正是其表現線條立體品質的手段。

■尤其要善於抓住作者的個性特點,重點部分,不必不分巨細,完全照搬。黃印的重點在於線條的峻撥、生辣。

■齊印只能刻,不宜‘做”。做出來的線條總沒有力量。

■仿古璽,邊欄線感覺得刀略鈍,力稍大,信刀走出,也不必多考慮其直不直,可能效果會更好一些。

■其實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的用刀是一脈相承的,從原印上看,差別很小。只不過吳讓之刀入石很斜、很淺,屬披削;趙之謙很深較陡直;吳昌碩則居中。真正不同的是齊白石的對著線下刀,前無古人。

■吳昌碩、齊白石,來楚生之作,皆實其線條,堅其點畫,而後恣肆揚厲渾雄奔突。

■臨摹仿得唯妙唯肖是工夫,但如果能糾原作之短,更是手段了。

■黃牧甫的精品印,有一些機巧的變化,一種”裝傻”的形態。但巧而不露,奇而不野,生拙而不生疏。

■實際上決不是古人的作品都比今人的好,所以,臨摹一定取法要高,沒有必要死臨幾百方,要重在運用。

B 字法

■篆刻用字當然不能從字典上照搬,應根據印章作適當的改動,但如何改得好,也很費工夫,需要寫些印稿,多做比較。

■如果刻楷書印,宜到元押或魏碑中學形象或者章法,才有跌宕、奇肆二氣。

■大小篆合用,過去曾反對過,現在不怎麼講究了。但要注意二者在一印中的協調。

■用篆還是要讓別人看懂,儘量少用怪僻且與審美無什麼説明的字形。

■篆法奇特,即使有出處,也最好要讓人相對識得。

■字法的改變在創作時要結合整體章法來考慮。

■在刻印的同時接觸些篆書和金石文字(磚文、鏡銘、錢幣文字等凡古器物上的文字都有借鑒之處)。要注意勿學古人的集字,如什麼字典之夾,要揣摩,臨習原器物的文字,如碑碣、鐘鼎等等,才能更好地體會和掌握精神,刻出一些“舊”氣息來。

■嚴格說來, “樂”下部為“木”.而“木”是不宜作“”的(此為‘璽’的一種省文),所以漢印和古璽都作“ ”而不作“”的。

■“韻”真正正確的篆法為“ ”,趙之謙刻‘沈均(韻)初”,吳昌碩刻“諸聞均(韻)”都為先例。但作“ ” 也是早有先例的,錢松便刻過,現在也承認。

■字法變化是個很重要的環節,因為“正體”很難適合每印的章法結構的,並且極易單一。所以,字法變化掌握得越多越有利。但這種“多”恐怕不宜僅僅依靠想像力。字法的變化和篆刻的整體風格一樣,要“似曾相識”,然後“無可名狀”才是高妙的。

■字法不要“滑”,不要流露出輕巧的走勢。而宜有一種沉酣、凝重的感覺。

■篆法要奇肆,有助印章情趣,但也要注意,有時候不能加強審美效果,就不要改動,妄招非E議。

■要體會一種”寫”的感覺,那才把古璽刻活了。

■篆刻的文字問題比較複雜,嚴格地遵守“正字“是很難將印章刻好的,所以必須得變通,但要變通得好,就得多瞭解文字學,熟悉金石文字,在沒有這個基礎之前,就宜多查字書,力求有個先例,否則極易“變通”得荒謬。

■成功的篆刻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字的變形,不能照搬金石文字,如何變得好,變得不離譜,就需要有非凡的能力了。

■文字的轉折宜稍帶一些“圓韌”意味才更有運筆的感覺。

■文字太方正,線條變化較少,文字的姿態就比較重要,不宜太平淡無奇。

■轉折之圓,固然流美,但也易失之媚,所以如男能在圓中有種拗折之意,圓而不圓,更見倔強之態。

■線條不僅要表現出厚度,還要在此前提下達到鋒銳,生辣的效果,才是更高的目標。

■線條上光下毛的表現太強調,顯得就單薄了些,或者如齊白石那樣“毛”面向上,可能結實的感覺強一些。

■好的造字,妙在造與不造之間,似與不似之間。

■文字的類與不類。類未必佳,不類也未必不佳。惟不類而能圓活渾融,了無痕跡,不類之類才是篆刻家的大手筆。

■不平衡只是相對的、次要的、局部的間或的;平衡才是絕對的、主要的、大局的、長期的。

■秦漢印之美,本不在於字之正誤。

■奇與怪只有一步之遙,沒有膽略則奇不足,沒有內涵則怪有餘,尺度很難把握。

■浙派丁、黃諸人作篆,每有減省筆劃之處,雖不合于《說文》,而似曾相識之趣,反勝於意到筆到。

■鳥蟲篆,如刻畫精微,不善“含糊”,雖嘔心瀝血,交待周到,終落下“經營”、“設計”之跡。

■篆刻的筆劃要避免“楷化”。

■印章當以神采、氣象為主,而以文字為之役。

■文字筆劃太多、太繁瑣時,要改變字法,使稍簡一些。

■刀法現在也確實沒有一定之規,每個寫書的人都根據自己的體會說話,因此難免矛盾,如何順手如何刻的話,總體上是不錯的,但如果能瞭解些古人、別人的刻法,當然對自己也有啟發。

■印中線條有的地方可連可不連,連了固然更有渾厚感,但連了也易有臃腫感,失卻勁健、生辣的味道。

■粗朱文比細朱文更難刻,因為粗朱文如沒有起伏變化感,便易板刻、木訥。而要有起伏、變化感,便得有篆書的基礎,否則不明白何處該起,何處該伏。

■慎用單刀。單刀比雙刀更難使,更容易單薄,輕飄,表面化而不沉著。如果仔細體味漢將軍印,可以發現許多作品(不是全部)的線條雖細,但還是很沉著,很深入的。

■線條太方則缺乏圓實的味道,也就沒有立體感了。

■一般來說,文字線條不宜粗過邊欄線,粗過邊欄線就有點外框包容不住的感覺。

■用點來代替部分結構,雖然前人也常用,但我總覺得不太好。篆刻畢竟是線條的藝術,還是用線條來表現更適宜。

■印章線條轉折方圓的“度”很微妙,各個作者不同,因為追求風格的不同,有的方三圓七,有的方五圓五。但過於方或過於圓的轉折都有問題。過圓易臃腫,而過方易板刻。

■同樣的線條形式,在大小不同的作品裡,效果會感覺不一樣。比較而言,大印的線條更難處理,刻得粗了,白文就顯得平而不圓實、不生動。所以大印白文的線條可能要比小印更粗放一些,起伏變化的程度相應更大些,效果會好些。

■交叉線條形成的方塊特別宜注意,刻時如形成 “噩”就顯得渾而軟。如刻作“”就有勁而“生”的感覺。當然,這還得取決於一是刻時的留意,二是石材的形質。

■寬線條而要維持平直勁挺的刻法,很難,往往就線條單薄。

■線條要有一種運筆的沉酣感,這樣的線條才是高級的。 一

■線條交會處的交待,應注意過猶不及,不要處處表現。過頭了就不自然不深沉了。

■線條要“生”才有拙,才有一種質樸,而奇宕的美.而如何“生”?不要上粗下細,而可以稍作上細下粗“ ”的形狀,作一種‘鏟”狀收尾。當然,不是“做”成這種形狀,而是在用力行刀時就有這種打算。

■印刻得熟悉了,線條都顯得圓熟。圓熟是不錯的,但如果再提高,就宜有一些“生”,有一種似乎不會刻的樣子,線條才更拙,生而有味道。

■刀法較難說明,一般說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用刀該用雙刀,也就是說一刀去一刀回來,構成線條。至於拿刀的角度、入石的深淺,就因各人習慣不同,所要表現的效果不同而不同了。

■以篆刻而言,單刀的表現力畢竟比雙刀少得多,所以不必太拘執於單刀。

■朱文印如果有太多的並列線,就應該注意或連邊,或不連邊,太一律了見平淡。且如何變化也得好好思量,不要“安排氣”。

■刻印要注意到線條的一波三折,不要有做作感,“切”的程度過頭了,就失去了自然之意。

■一方印光有“厚重”,厚得臃腫,笨拙了,就有傻呆之像,得不靈通之感。

■筆劃從何處行刀並無一定之規,不象寫字之從左至右,兩邊開始運刀都可造成有角,也都可圓潤的。一般粗線條截面處還得切一刀,切還是不切全靠效果而言,無一定之規。

■機械地理解和表現線條,把線條表現得程式化、美術化、圖案化,這是篆刻一忌。

■線條不僅要“勁”、“直”,更要育一種“拙”、“辣”的味道,這是一種精神,是黃(牧甫)印的真髓。

■如果文字簡約部分的線條稍粗些,文字繁複部分的線條稍細些,這不僅是漢印之法,而且既能使氣韻生動活潑,又不失章法的沉著端凝。

■線條太方不好,太圓也不好。方圓之間的程度把掘宜很重視。

■一印中的轉折意味應一致,才致全印氣息一致。

■成功的篆刻,得兼備沉著而又痛快的線條。

■粗線條比細線條難刻,難在不能粗細太一律,要有輕重感。

■要將邊欄線看作文字線的一個部分,兩部份感覺要統一。

■清雋有餘而沉雄不足的原因,是線條還見得“方”,而無“圓”味,正如書法中偏鋒太多。

■線條的交匯處作墨暈滲透狀,固然可以有渾厚感,但同時也失去了生辣、樸拙味,所以有時候得不償失。

■朱文的線條,尤其粗朱文的線條不易處理,有渾厚往往不爽利,沒有刀感;有鋒芒卻往往單薄,缺乏厚度。但必須掌握這技巧,用刀功力到了,才能刻好粗朱文。

■線條有波折是好的,但不宜十分誇張,弄成有些人寫宇故意抖幾抖的樣子,就趣味低下了。

■線條要能重能輕、能粗能細才能有行筆的抑揚頓挫感。

■線條在整體圓融的氣息中保留一些角又不感到突兀的話,作品的精神更好。

■筆劃的交叉處形成的方塊宜銳不宜圓,圓則失勁健、生辣之意。

■粗朱文刀法線條忌單一平淡、光滑,如果沒有些起伏變化,就顯得刻板了。

■幾筆相近的筆劃要有變化,但也須注意有意無意,變化過大也不好。

■過多刻尖頭的線條則顯得輕巧有餘,而拙樸凝實不夠,要用得隱晦、含蓄些,還是可以增色的。

■線條應粗壯中有骨力,否則臃腫無度而致俗態。

■即便清雋雅致,也要講究線條的品質;即便氣息虛靈,線條的實感、品質感還是應該注意的。

■線條折處要體會那種鋼絲彎過來的韌勁。既不是竹片折過來的脆,也不是棉線彎過來的柔。太方就失之于薄,太圓又不免熟,要仔細體味。

■線條要刻出來,勿過分借助石料的迸裂來製造效果,否則會顯疲遝。

■線條如呈單一的迸裂(鋸齒狀)總是會顯得相對單薄。

■曲線條不宜走得太圓轉,冒有一種倔傲氣,走得澀一些、生一些、拙一些。

D 章法

■無邊朱文以茂密易見效果,疏鬆比較難以表現。

■無邊朱文其實是借用文字的形狀作隱形的邊,因此較適用筆劃繁複的文字,筆劃簡約的文字作此形式效果就差些。

■“日(橫)”字界欄本身就比較穩重、沉著,如將文字刻得滿,更覺臃塞,如將留紅的地方再用點子等佈滿,連疏鬆感也設有了,整體太滯重閉塞了。

■不管如何奇肆奔放,篆刻整體上的平衡還是要堅持。

■左右兩邊過於對稱的時候,就應想些小辦法,使其活潑起來,但千萬要把握程度,程度決不要過頭,點到為止才好。

■十字界欄本身有一種平衡感和約束感,如果界欄線太粗,便有滯重的感覺。同樣,因為界欄線有平衡感,所以內裡的文字就以生動些為好。

■怎樣體現精品意識呢?具體說,就是對每一方印精益求精,已得平正了,可否在某些地方求些變化,求些“險絕”。

■如果章法穩定、平正,那麼我們在平正的章法中就一定要製造些不平正才生動。

■字不能自行其事,應該顧及它所處的地位,是否與其他文字相配。章法宜從嚴整開始,在嚴整中求變化,才不失法度。

■篆法的對錯倒在其次,篆字的組織、安排倒是重要的。在整體上根據章法的需要對篆字作合理的安排,要有選擇的眼光。

■用界格是比較簡便的方法,大體上都能安排穩妥。但穩妥了,卻難以奇肆、險峻。

■以章法來說,也不要一味嚴密,疏中有密、密中有疏,注意要留一些透氣的地方。如能密則密、疏則疏,更有對比效果。

■圓形印要注窟印文與外框的配合。

■印章有界欄,章法上比較容易。因為本身就有圖案效果。所以在刻制的字法、線條等方面就不宜再“巧妙”,而宜“拙’一些,情調才更好。

■整體的平衡感是把握的重要方面。來楚生有些印文字似乎很斜,但整體的平衡感還是掌握得很好,文字方面的“亂”是沒有的。

■篆法以填滿為尚,就覺得俗態了。

■一方印中,筆劃少的文字線條再細,在整印的平衡、文字整體的關係上,就難以處理好。

■留空間的章法安排會比佈滿更不容易。■“田 ”字格形式中,文字就不宜過於平正老實,也不宜距界格線太近,撐足了效果不好。■朱白文印應朱白渾然一體,視朱如白,視白如朱的效果,才好。■多橫畫的間距似太一致不好,適宜有點不同,才更生動。■章法上的安排有些大小粗細是完全需要的,但不宜相差得太大。■章法上宜把握文宇姿態與全印的吻合,不要太張揚,有傾斜,也要把握章法。■筆劃可以略有傾斜,以增加姿態感,但要自然,不做作。■一字兼作二宇用,畢竟小家子氣。沒有太大的意思。■臨摹要注意運用,注重創作,體會章法亂中有序的安排,求一種不齊中的整齊。■邊欄線是文字線的延伸,所以同樣注意運動感,太直而僵就不生動了。■“急就”屬於草率,古人是未必將它們作為美感來刻意追求的。■想像力沒有傳統的長期薰陶,強行和刻意的結果,便不免流於“美術化”。■章法為治印之要,文字繁奧者占地廣,文字簡約者占地狹,以得停勻,理固宜然。然數見高手弄險,文字繁奧者占地反狹,文字簡約者占地反廣。跌宕之趣,勝於停勻也。■來楚生篆刻之章法從吳昌碩來,惟線條不學吳昌碩之圓渾樸重,而出之以方折勁峭,鋒棱四出,便卓然成家。

E 審美

■需要表現的地方,不能太過分,也不能不足,要恰當好處,過分則物極必反;不足沒有味道,恰到好處難.但要力求之。

■一味渾厚,就容易形成臃腫,沒有鋒芒,印章就缺乏精神,看著總顯疲軟。

■印的借邊不能借得太直接,要有個過渡,有個交待才是。太直接了,覺得強硬而不自然。

■追求一種圖案效果的傾向,不足為訓,與篆刻的審美相去甚遠。

■在局部的機巧變化的同時。時時關注整體的效果,不以小機巧而影響大效果。如果二者不能兼得,舍小求其大。

■刻印絕對要避免和糾正圖案化、美術化的傾向。這種“巧思”從根本上違背了篆刻的審美.而且篆刻文字之間不允許連筆(篆書也是不允許連筆的),有的印章文字碰在一起,筆劃並到一起是有的,但順著筆路走到下一筆,像草書那樣,完全不以。

■篆刻要將筆意,也即筆走的線路支持清楚。

■印要有“舊氣”,也就是我們說的淵源,有古印的味道。成功的篆刻是似曾相識、無可名狀。如果失去了似曾相識的前提.也就使“創新”沒有依傍了。

■陸儼少說,山水畫可以整體地看氣勢,也可以拆開地看筆墨,才是好畫。篆刻也同此理。即使看大效果,也能具體地看細節,才是高手。

■擺脫“巧妙”,寓巧妙於含蓄,大巧若拙,才是真境界。

■過於追求表面化的大氣,往往有一種火爆感,不雋永、不耐咀嚼。

■細微處的交待是會心之處,但不必故意交待得太多、太明白。生怕人家不知道,往往惹人家討厭了。

■大氣磅礴了,就得尋求小意趣,一味大氣,住往難得其趣。

■在樸拙中有些靈動,在整體粗壯線條裡有幾筆輕逸,或者更生動。至於如何處理?就宜反復寫印稿,找感覺比較。既要看局部,更宜離開稍遠地看整體。

■既像秦漢,又不是秦漢;既是古的,又是今的;既是舊的,又是新的。這是—個極高的要求。非一年半載可以成功的。

■印頗見厚實,線條很扎實,是為優點。但具備這優點的同時也得注意不要太“厚實”了,太厚實就不空靈,而致顢頇,粗笨了。吳昌碩的字、畫、印都雄強,現在人卻學不像,就因為只學了他的雄強,卻忽略了他的秀逸、空靈。

■在謹嚴中求自如,在隨意中見謹嚴。

■須知力量的感覺並不是火爆,破碎,而是線條的實在,堅決感。

■重顯示力量。輕見出空靈。一味重和一味輕就不聰明了。

■舊氣並不是指一定要破碎漫漶,而是章法文字線條綜合而成的一種古印氣息。這種氣息不易把握,須長期實踐,經常讀秦漢印。庶幾可以提高自己的鑒別能力。這樣作品才能上高的境界。

■大印求精到,小印求氣勢,才是精妙。

■要在古舊、質樸、平實中求粗放,不在新式、花俏、誇張中求粗放。

■渾厚易而見鋒芒難也,見鋒芒而不顯得單薄,才是好作品。

■有了氣勢,要注意“韻”,注意程度,可以學習秦漢篆.體會那種蘊含的、內在的力量感和大氣感。

■表現一種印泥漫漶感覺的手法,畢竟顯得小巧氣。偶爾在局部運用未為不可;但作為一方印的主體特徵,就不甚相宜,畢竟修飾是挑不起大樑的。

■圓形印無非是一種形式的追求,如不能在線條、文字上有韻味、育新味,即便圓形也就普通了。

■印章最建把握的是氣息,要有新面貌、新氣象;但要保證舊氣息,才能算是上品。

■就境界而盲,就很難說輕靈和沉實孰為優先,只能看他們在不同作品中的不同表現了,也就是整體效果了。

■白文轉折處留點紅連著的做法,似已太多,並且我總以為總有些小家於氣,不足為訓。

■作品表現出一種柔弱中見剛強,剛強裡見細緻的情致,才算精到。

■篆刻要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淵源有自,似曾相識,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從學古人、古印開始。

■有時候我們為求意趣、求巧,往往忽略了樸拙。要能“大巧若拙”,才是真本事。

■意態要奇、氣息要樸、字法忌巧,線條要“生”。

■殳篆宜茂密刻滿,不太宜硫松。

■殳篆刻時宜注意一種整體感,不要在細節上斤斤計較。只有善於體會整體的富貴華麗,而又舊氣蔚然的氣象,才能出好作品。

■沉著、痛快才為高境界,不必一味以厚重為尚。

■沉著與痛快是一對矛盾,往往沉著了不易痛快,痛快了又難以沉著。齊白石的線條其實沉著是不夠的,得借助厚印泥或印刷品效果更好。

■要避免“花哨”可以多看看吳昌碩和齊白石或來楚生,還是避免鄧散木為好。

■我覺得鳥蟲篆以刻滿為好。同時筆劃可以靠近邊框些,整體更茂密,可能氣息更沉穆些。

■既然對印文作各種大小粗細的變化,則至少印邊也不宜做得太規整,四邊太方正,就顯得似乎作品還沒有完成。

■粗獷與粗糙不是一回事,應在精悍中求粗獷。

■手法的乾淨、明白,不是真正的簡單,而是表面上的簡單,實際上是應該有深度的。

■用刀如用筆,乾淨明白本身就是一種情致。用刀如用筆,乾淨明白了又往往易致線條單薄、寡淡,不豐富。

■不要以破碎、模糊去求雄強,要有一種內在的沉凝和力量。

■太尖削的線條,小印可以,印章稍大後,尖削的線條便不相宜,易致氣息輕薄。

E 創作思想

■心中常存跌宕、自然之意,避免對稱、避免巧妙為上。

■儘量在刻上下功夫,下刀就見起伏,勿在刻完以後的“做”上動腦筋。

■其實刻印和寫字一樣,心思功夫用在章法和印稿的構思上,刻的時候還是比較輕鬆和自如的,(當然要以技法純熟為前提)。我們看有些人寫字時惡狠狠的,似乎憋足了全身的勁,則字大抵不會寫得好。正同此理,寫字、刻印的勁如太極拳,舉重若輕。不是少林功夫。

■雄強與否並不決定於字形是端莊還是東倒西歪,雄強與否決定於線條是否雄強。

■質樸為美,這是篆刻的基本原則,花俏易走上美術化的道路。

■即便是粗放形的印章,也得甚至是更得講究下刀的準確性,決不是粗枝大葉,偶然碰巧的結果。

■印章刻不好,有時候未必是意識不先進,倒是底層次的技巧問題。

■中國篆刻講究有淵源,舊氣是很重要的。

■篆刻是刻,要體現用刀的自如、隨意,下刀就有起伏,而不是刻完後做出起伏。

■篆刻水準的提高,不是形式的多樣化,形式畢竟只是表面的。但在某一件作品的創作上,形式則又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刻印從質樸平正開始,進入絢爛變化,到最後再回到平淡天真。如果過早地求變、求怪,往往因為基礎不夠,底氣不足而陷於杜撰,流于胡編亂造的形式主義。

■有比較豐富的想像力,這是好的。但可能因傳統的積累不太厚,過於憑想像力,就顯得奇怪有餘,深度、內涵不足,不能耐得咀嚼。宜時刻記得一個“古”宇,當然這種“古”並不是僅僅指殘破,而是從章法、字法、線條全方面的把握。要把握一種適可而止,點到為止的程度,注意含蓄,避免太流露,這是所有有才氣的作者需要注意的重要方面。

■大部分古璽和察印是有邊欄的,這是古代的印章制度所規定的,但既然是刻印,而不是仿古,就沒有必要在形制上過於嚴謹,這是自縛手腳。齊白石說:“秦漢人貴在下蠢,膽敢獨造。”藝術思想如此開放的今天,篆刻再拘執於這方面,豈不太保守了?

■把“印”字刻反,漢印中例子極多。別去看字典,而去翻印譜,便可知道這不稀奇,甚至有“印”宇倒置或半邊反的,正因如此,我們目前的規則是“既住不咎”,所以不認為此屬錯字。其實以正誤標準衡量漢秦印中可算錯字的很多。

■臨摹的目的是為了創作,學以致用。

■現在人不學浙派是一大遺憾,如能取之得法,揚長避短,浙派還是非常值得挖掘的。

■篆刻與篆書相通而不相同,篆刻不應簡單地複製篆書的線條,由於工具材料的不同,篆刻有刀味,是合理、必然的。篆刻表現篆書只是一種精神上的傳達。

■篆刻是實踐性根強的一門藝術。因此要多臨,但不要死臨,要結合創作。可以先挪用一兩個字到自己的創作中去,逐步過渡。

■要與流行印風拉開距離,這叫避嫌,避嫌是要確立自己風格的準備。

■刻印要多動腦子,有想法,用心思,慘演經營刻出的一方好印,比隨隨便便刻十方,有效果得多,有進步得多。

■朱文印線條上的缺口最好在刻的時候就刻出來,而不是刻完以後再做出來。或依靠石頭迸裂來製造,後兩種方法總顯得不夠自如和老到。

■沒有一位篆刻家不是在學習別人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只要自己動腦筋,會鑽研,自然會有不同,從逐漸不同到完全不同。

■有些地方的處理看起來是小事,小差別,但大的精神,力度就是由這些小筆劃營造出來的。舍小便不得其大。

■篆刻不能以一成不變的觀點看待,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貴在事體悟。

■幽默與滑稽只有一步之遙,但本質的區別,作為篆刻來說,黃牧甫是幽默的,有深刻的意義在;而鄧敖木比較滑稽,較多裹象的炫耀。二者的區別出於前者有深度。所謂深度就是說雖然它們是創新的,但卻無不有似曾相識的意識在。而後者較多憑空想像、杜撰的成份。我們要學幽默而不要學滑稽,雖然前者難得多。

■篆刻和寫字一樣,如果下筆拘謹,謹小慎微,大抵是難以有高的境界的。當然,這種放鬆和恣肆還須具有深厚的基礎,不是馬虎,隨便。

■刻意地學某人,當然不值得提倡。但刻意地要規避某人,卻也大可不必。如認為好,學一點,吸收其長處,完全沒有問題。只要有獨立的意識在,久之自然會擺脫別人,慢慢走出來。都說北京人學王鏞,這些年下來,“小刀會”等一些印人不是基本都不全是王鏞?我的主張是挑自己喜歡的刻,跟著感覺走,同時加強全面的修養,提高審美能力。

■純流行的未必好,純傳統的也未必好。太新則浮泛,太舊則陳腐,沒有創意。努力方向上說,則宜走不新不舊,有新有舊,新舊之間的道路,庶幾乎是可取的。

■我們很難用不經意的態度來刻出不經意的作品。

■要分清作品的優劣,一要多看,二要多刻。多看是瞭解盡可能多的篆刻磚統,才能明白別人好在什麼地方,有什麼來歷,而多刻同時也加深看的理解力。基本技法不是很難掌握,難就難在懂得好壞,真正懂得好壞了,當然離優秀的創作也就不遠了。我想既應該多學習秦漢印,同時對明清直到民國的篆刻也應該有所涉及,觀千劍然後識器。關鍵是持之以恆,往往在最沒有方向的時候,“摹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爤珊處”。

■學某家某派似乎較容易的時候,就要警惕不宜太深的進入。從藝術規律看,大凡風格強烈的作品,比較容易學像;但一旦進入,出來就很難,齊自石的學生似乎沒有一個可說很成功,恐怕不是偶然的。所以,在我看來,更適宜有選擇的部分借鑒齊白石的章法或線條,不很相宜全盤地繼承。篆刻到一定程度,不專一未必一定是壞事。

■在我看來,巧的構思要以拙的形式表現,不要有一絲一毫的巧意見諸印面。

■篆刻和書法一樣,寧拙勿巧。形式感確實足需要注意的,但勿走向花哨。

■印要刻得有想法。所謂想法,也許可以說是創作意圖,有時候有想法未必一定能刻好,但沒有想法的印章卻一定平庸無味,所以下管好與不好,還是應該有些想法。

■篆刻是刻,要體現用刀自如、隨童,下刀就有起伏。不要將希望寄託在小家子氣的修飾上。

■刻印要沉著,刻的時候不要太顧慮刻壞,用刀輕鬆、隨便些,縱刀走去,不要停頓修飾。

■再多些“想法”, “想法”可以荒謬,可能反而刻得不好;但不要緊,唯有想法,才能不斷改變,不斷進步。

■粗放率意的印章不是草率完成的。看似率意、隨便,但實際上蘊含著作者的慘談用心和經營。

■先從平直中多著力,然後逐漸放開。否則一放縱就顯得粗疏無序,不精到。

■所謂印章有味道,就衰明作者有想法,而不是千印一面的,成習慣地刻下去。

■刻印亦如作詩,詩的意境在於含蓄,如果你把應該咀嚼的意思都明白表達出來,這詩還有什麼味道呢?

■有精神還是沒精神,並不在於線條的粗細,而在於線條的生命力,在於章法上的效果,在於刀的鋒芒感,在於既有鋒芒感而又不呈單薄狀的難度。

■巧妙的構思要以一種自然的,似乎並不經意的姿態表現,才是真正的“大巧若拙”。這道理與書法、國畫的道理一樣,如果過於顯然,生怕人家不明白,就是一種品格不高了。很容易形成一種圖案的,美術字的效果。

■不要擔心人家看不懂你的匠心處理,往往誤就誤這一強調上,哲人說,對於“好”的破壞,無過於求“更好”的一閃念。

■篆刻和書法一樣,說到底是線條的藝術,所以廣西小青年們練書法不臨帖,先學、先畫線條,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新辦法;而篆刻的線條,一要雄強(雄強也並不是指粗率、放浪),二要豐富。即便似乎十分光潔的黃牧甫,其實線條的感覺也是很豐富的,只是不易察覺,不似吳昌碩,齊白石那麼張揚,強調罷了。

■刻完以後的敲打,總嫌欠自然,宜在刻時就表現出輕重起伏,方見自然之致。

■有時候覺得線條交會處應該豐富精到一些,時時注意反而拘謹和板刻了。主意在心裡,自如在手上。

■真正的用心在於似乎隨便。(不經意不是隨便,輕鬆也不是草率。)

■篆刻不怕極好或極壞,就怕太平庸,平庸者無缺點可言,但也沒有閃光點,不僅自己難發展,別人也難提意見。

■印章有一種拙感是好的,但要注意的是求氣息,感覺的生拙感,要用熟練的技巧來追求生拙。

■多留意傳統的“不規矩”的資料,如詔版,鏡銘,磚瓦文字等。正如書法向民間吸取養料一樣。

■不管學吳昌碩,還是齊白石或來楚生,不能太多地寄希望於“做厚”,要明白基本的線條還是‘刻”出來的,才有骨力。

■任何優秀的傳統,都要遺其形而取其神。

■率意的感覺是精心策劃的結果,而不是草率的偶然結果。

■廣西細柳營的作者,也有臨摹課程,但他們的臨摹實際上與原印不太像了,而是摻入了己意.這種方法雖然未必能得臨摹的高分,但於創作卻更有效用。

■在我看來,不列印稿可以刻好的作者,抉不是打了印稿,就刻不好。相反,打了印稿可以刻好的作者,卻未必不列印稿可刻好,況且不列印稿,偶然得出一方好作品,卻難以明白怎麼好出來的,是哪一筆,那一處刻好了,這樣對學習的幫助我覺得是不大的。可以一試,不值得提倡。

■當代篆刻更注重一種精神和力量,因此,我也不主張靠修改來“做”出作品。下刀還是宜肯定、有力。但是要明白的是,篆刻畢竟不是寫字,一刀也不改動,其實是不可能的,所以也不要拘執。

■刻得有想法,就有前途。最怕平庸,通體挑不出毛病,但無想法。

■刻鳥蟲篆不能單憑想像力,要多看秦漢印的鳥蟲篆法,才有積累。

■無可挑剔的作品往往是幹庸的作品,傅山說書法“寧拙勿巧,寧醜勿媚”,在篆刻上,也是值得深思的。

■容易刻的東西極易形成一種定式,變成一種規律,對於篆刻水準的提高卻是不利的。一位作者,如果一種刻法已經很嫺熟,就要設法改變,當然應該逐步改,不要劇變。不改變極易固步自封,跳不出來,難有新意了,寧肯有缺點,而要有新意。不要沒缺點而四平八穩的作品。

■如果有條件,希望能寫些字,特別是秦漢金石文字,著重於古舊、奇肆的那一路,對作品風格的改變,創作突破會有用處。

■圓朱文的焊接點不要太過於觸目。雖然陳巨來是這麼做的,但千萬不要當作規律來強調,機巧一強調就成習氣,而不自然了。

G 修飾

■放縱粗放的印章不是靠‘破”做出來的.刻的時候,在章法、字法、線法上先要放縱起來,有了這個基礎,再修飾才有可能。很工整的刻法不宜做得很破。

■印的邊欄修飾不要做太多的小動作,小破壞,這樣總顯小家氣。

■筆斷要意連,如果感到意也不連,那還是不斷為好。

■印並不是不可以破,不可以做,而是只有不破不做便能達到宙美效果的作者,他的破、做才能真正錦上添花,畫龍點睛。一個作者如不在基本功上化功夫,只寄希望於破、做,以模模糊糊唬人,那麼他的破和做其實也是難以到位的。

■我不太主張用“做”的手段來製造舊氣。雖然很漫漶,破舊,但我覺得傷雅,傷韻,乏味道,舊的表面化了。而且也不僅僅舊就是好的。

■邊欄看似平常,才見自然跌宕。有些作者大破邊欄,刻意經營,有時候反見做作。

■我主張要依靠文字本身的造型、線條的魅力來製造舊氣息,而不是依賴漫漶的敲打。至少將敲打運用得精妙,簡省而不濫。

■不要借助漫漶來製造效果,只有做到刀筆爽利、明快,線條才能有味。

■雄放,不是依靠石頭的碎痕(向線下刀)或磨擦敲打來“製造”線條相獷,這就像寫字,基本的線條必須是刻出來的.至於修飾等等畢竟是次要的。

■印刻完以後適當的修飾是必要的,但看准部位後要狠,似破又不敢破,就顯得氣魄不及。

■雖然要“做”,但—要量少,二要不露痕跡,確有難度。

■印底石面摩得要自然,基本原則要以不破碎,求古氣。

■真要破,也宜表現得更大膽堅決一些,不要碎得細細碎碎。

H 其他

■印章到以後的階段,很難用具體的道理講清楚,好與不好,全在一種感覺。

■須知放縱型的刻法,有時比工整的刻法更嚴謹,筆劃的粗細、曲直、大小,都會有截然相反的效果。

■秦漢印和流派印或者可以比為書法中的碑和帖,前者是源,氣象博大,氣息醇古;後者是流,手法豐富,面貌多樣。只有瞭解、熟悉源與流兩個部分,才算了解篆刻傳統,才能掌握豐富的手段,才有可能自創面目。

■至於用刀,流派印要豐富得多,如果能學像黃牧甫、吳昌碩、齊白石、來楚生,則可以領悟更多的線條效果。

■朱文小印而線條太粗,感覺總不好。

■印過於小,以稍整齊為好,否則遠觀,只見—片混亂亂矣。

■印章略小,向線下刀應慎用,太多向線下刀,易呈瑣碎之狀。大印不妨多用些。

■印泥打重些,能得渾厚、重實,但又傷鋒銳、生辣,何時重打,何時輕打,不可不慎重。

■鈐印時,若印泥己幹,或列印的時候用力不夠,可反過來,用指甲在紙面輕刮,使都沾到印泥。

■肖形印要育舊氣,因此肖形的形象要到古器物,古肖形印裡去找,來楚生的肖形印之所以刻得好,不僅在於簡練、傳神、生動,而且和古肖形吻合,氣息醇古。

■追求奇妙的時候,字法的變化,一定要把握程度,其次最好要瞭解些文字學知識,以便自己的變化有趣又有古意。要奇肆,但不流於滑稽,才有高境界。

■篆刻是有一定的圖案裝飾美,但要將這種裝飾納入“文字”的軌道,不能放縱圖案意識的擴張。

■當你感覺一種刻法很容易時,這種刻法大抵不會很高明。

■印刻到一定階段,覺得特別難,進步特別不易,突破不知在何處,很難說一定是退步。初學階段只要依照一般規律去摸索之中,這是很正常的。這時恐怕宜增加積累,多方涉獵一些秦漢金石文字,多方涉獵流派篆刻的各個方面和類型,先試試揉合,能否揉合出一個新的樣子來。至於如何豐富成熟則是以後長期實踐的結果了。

■不必太急於改變自己的面貌,慢慢地從自己熟悉的方面變化出來。“革命性”太強往往失敗者居多。

■書法還是同時寫些的好,尤其是篆書,與篆刻的關係比較大的。

■我覺得無邊朱文流行既廣,也就不新奇了,且實際上相對好刻。所以如不能在字法、線條等方面有新意,則不妨可以試試無邊朱文形式。

■磚文比較放肆,有很多字可以說不合六書,所以古人根少用,但有一種樸拙、奇肆的味道。

■生疏與生辣是兩回事,後者是熟後之生的境界。

■篆刻學習是需要實踐的,不但提高創作水準需要實踐,即使作為一個欣賞家,也得具備相當的實踐經驗,才能真正看懂、看通。

■肖形印其實與繁刻的關係不大,可能刀法略有相通,章法、宇法其實毫無關係。

■篆刻是比較難懂的藝術,我之主張刻完後勿急於寄出。創作時沉浸在興奮的情緒中,往往會看不清楚。如冷兩天再看,就會發現問題了,過一星期再看,則往往覺得不堪卒讀了。

■篆刻是長久的事情,希望在朝夕間忽然頓悟,忽然神奇起來,這種事不會有。

■找不到方向是正常的。藝術的學習一輩子在摸索。不象學校的讀書那樣有序,從一級一級升上去。我想只要想到這一點,不斷實踐,多吸收,多刻,變化自然會有的。

■具體說刻好印從哪些方面入手,是很難的,因為這是意識、經驗、眼光和技巧等諸方面的綜合因素。

■肖形印當然是印的一種,但我說似與篆刻無關。

■當今名家之作,恐適宜作為一種啟發性的材料,多臨似沒有太大意義。

■正如書法,印章邊款在視覺上強過了正文,總覺不妥。

編 後 絮 語

諸位印友同道,在您的積極參與、徐師正廉的大力支持下,《聽天閣印話》終於與您見面了。

《聽天閣印話》是徐正廉先生在給函授班學員評改印作時所作的評語的整理。由於是從徐先生評語中摘錄出來的,有時候未必會出現辭不達意,這正是沒有作品的具體關照的結果,雖然我們在摘錄時作了仔細的斟別。

這本小冊子,只不過是徐先生談印的一小部分。由於是散在各地百位同道的作業上,尚不能全部徵集得到,故 肯定還有不少,有待我們在下次結集時再徵集。其實,徐先生的教材和散見在各種專業報刊上的文章亦是很精彩的印話。

《聽天閣印話》是評印時的評語,故而對年輕的印人與初學者相對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這一點亦是我徵集這些文字的初衷。果能如此,則無憾矣。

《聽天閣印話》歷時這麼長時間,成如今這樣子,凝結著函授同道的無私支持。由於印話進行了調整,並請徐先生在百忙之中進行了審閱,修改,故而對每條印話的輯錄者不再注明。印話根據徐先生的意見按學古、字法.線條,章法,審美、創作思想、修飾和其它八個條目進行分類。

讓大家等了這麼長的時間,本來準備把這些印話印刷得好一點,但眼下只能這麼簡單敷衍了,請各位海涵,同時亦請徐師能原諒。

最後,謹向參與輯錄印語的函授同道表示誠摯的謝意。他們是:徐詠平,楊有根,王小石、王租良,常朝暉、周克堅、陳陀、翟天兵,龐湧湃,譚偉峰、武文峰、穆彭年,趙明、劉志平、陳道林,王彪,孫寶祿、田樹平,劉剛,侯名、楊東偉,周青山,錢思滔,王悅偉,胡錦秋.張星亮,蘇峰,劉光明,王鈞,蔡柏平,鄭志群,陳銘剛,顧工,谷松章,王健,賴允平,樓澤民.吳自標、邵德法,余平,陳立晨,黃敬東,何峰.姚偉榮,王國策,李逸之,程海天,胡靖方,吳健、李啟明、嚴海峰,高寶玉,楊中良,馬智慧等。

潘黎清謹識於一九九七年七月衷心感謝河南杞縣李春雨學兄2助攢成此冊。

潘黎清又識於二零零一年九月

第三,藝高和膽大是相輔相成的。膽子不大,想像力不夠豐富,篆刻就難以創造出新的風格。但如果膽子沒有深厚的根底,廣泛的閱歷,嫺熟的技巧作為鋪墊,就只能走上花哨、形式主義的歧途。所以,具體地說,我以為我們大家一是要多實踐、多操作;二是要多讀多看歷史的和現今別人的作品,擴大眼界;三是要多思索,有精品意識,能夠創作出一方有創見也有深意的作品,要比馬馬虎虎地刻十方更有收益。

最後,我覺得我們應該對照的、挑戰的是自己,不必過多的關注自己比別人刻的怎麼樣。已經有成績的朋友經常看看以前的作品,可以明曰這一年半載以來有無進步,頭腦可以清醒。而程度稍差的朋友看看以前的作品,可以明白有無提高,以不致於氣餒。只要我們在進步,哪怕是一絲一毫,也說明希望在前面。堅韌比聰明更垂要。

我們是永遠的朋友,讓我們共勉。

A 學古

■來楚生用刀較複雜,有沖有切,有向線也有背線,所以線條很豐富,怛沒有規律,比較難掌握.比較一律的特徵是在保證筆意的前提下,來楚生處處表現出刀芒。

■吳止之篆刻的特點就是有強烈的筆意,不僅表現在線條的圓轉方面,而且在許多行筆起迄方面,都有細微的表現。

■元朱文 1,線條非常勻淨,幾乎沒有粗細:2,章法十分穩妥,空間的分佈都很勻稱:3,不能刻破。

■黃牧甫印,線條方折峻拔中有圓實,痛快中有沉著,此為大手筆。

■玉印也有多種表現法。趙之琛和胡菊鄰都以切玉法名世,但二者表現完全不一樣,趙清逸,胡沉著:趙線條爽利、鋒銳,胡線條厚重、渾穆。

■吳昌硬的線條來自石鼓文,他具備石鼓文線條的抑揚頓挫和輕重感。

■來楚生的結篆有近于吳昌碩的地方,但線條卻不象吳昌碩般“藏刀”,他的線條鋒芒畢觀,蓄意表現一種“刀感”。當然,他用沖、切,向線、背線下刀的辦法,比較複雜,不是一眼看得出來的。

■我以為刻玉印一類風格的印章,線條過於圓潤是不對的,應有生、辣、堅、勁的感覺。印章的四緣也應不宜太任其自然,顯得太方正就不自然了,應稍作處理。

■黃牧甫確實比較適宜學習,因為其有若較明確的取法方向,不像齊白石似的有較大的偶然性。而且黃印與漢印高度相通(尤其是白文),在學習黃的同時,不會與學秦漢印衝突。

■學浙派宜學丁敬身、黃小松,而不必學陳洪壽、趙之琛等,後者“切”得太過,且有規律感覺。

■學吳讓之印要學寫他的篆書,體會吳讓之何處輕何處重的感覺。

■粗邊原為封泥式.但封泥多殘破,光潔便不類,而真正善學封泥者,也不在形式上照搬,更不效法其粗濁的印邊,面是取其線條樸拙、雄厚。

■黃牧甫與漢印並不矛盾。黃本來就從漢印出來,尤其白文,只是有了個性色彩,得漢印之精神,不襲漢印之貌了。吳讓之的白文印也有漢味,朱文印距漢較遠,是從鄧石如而來的,以小篆作印。此二人都可學,且黃牧甫早年也學吳讓之。不同是黃較剛健,吳較內含筋骨。以我看來,趙之謙雖為‘革命家”,創造很多,但在成熟度上不及黃、吳二位。至於吳昌碩,也學過吳讓之,但與黃牧甫距離較遠,一雄渾,—峻拔,不宜同時學。所以,不必一定列什麼時序表。黃牧甫、吳讓之和漢印、秦印可以同時進行的。

■齊自石、來楚生這類印章,宜從氣勢、力量、精神著眼,而不宜太重章法形式。當然,章法形式也是組成氣勢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氣勢在於線條。

■黃氏(牧甫)之線條精粹有味,看似平直,而有一種猛利生辣之氣,有一種似巧而若拙的味道。這樣,韻味就強得多了。

■黃印並非僅僅橫平豎直,除了篆法上的變化之外,還得注意線條的粗細,輕重變化,還有方圓結合的問題。

■趙叔孺的精能在於朱文多字印的趙之謙一路,那是非常穩妥精妙的。趙叔孺少字印,我覺得也平常,穩健而己。刻慣小印,放大便覺勉強,力不從心,所以趙印大作似不十分高妙。

■臨摹吳讓之的作品,宜更注重其下刀的隨便,不經意之態,但還是很準確的。如果把重點放在如何把外形學象,就往往得不到舒展自如的氣息了。

■臨印勿去理會若隱若現的漫漶效果,刻整齊和完美。朱文線條細了,打印泥自然會形成這種效果。

■吳讓之篆刻重在線條的風神飄逸,流走自如,他又不同于趙之謙的細勁嚴瑾,他更表現一種有輕有重的行刀酣暢感覺,十分自如、十分隨意輕鬆,但刀下又十分準確到位。

■來楚生印不易學,至少得有點吳昌碩的基礎,然後在此基礎上變吳昌碩的渾厚線條,突出來楚生線條的鋒芒感,“刀意”。

■趙之謙印章整體上較平穩,朱文則較飄逸,白文印應注重線條的凝重,棉裡藏針的力度,也不要一味渾厚。

■學浙派,我覺得一是要“切”得銳利,二是又不要切得太瑣碎,而呈小氣。

■齊白石、來楚生,吳昌碩這三人的印章,各不相同。我以為倒是吳昌碩略好掌握,多少學得象;齊白石不易得其氣勢,而來楚生用刀複雜,有沖有切,有向線有背線,較難掌握。

■平行線的間距不一,是黃牧甫的慘澹經營手法之一,藉以打破過於一律的板刻,不能忽視。

■齊白石的作品千萬不要刻意去學得形似,而是主要去體會他那種行筆用刀的勁挺健直之勢,體會一瀉千里的氣勢,如在形式上摹擬,將來一輩子也跳不出來。

■臨印的要求是像,所以很多人都臨得很小心。但這也造成一個問題,由於下刀的小心翼翼,而致線條的酣暢有力表現不出來,精神上往往不像了。具體地說,齊白石一類的,太小心了,絕對沒有他作品的那種精神;但陳巨來確是由相到細,慢慢刻出來的,因此慢慢的修改,也可以做出來。不能一概而論,而要視作品風格而定。

■其實學趙之謙也宜注意線條的沉實感。趙之謙的“龍自然室”之類便過於輕飄。而“佛生”之類才線條藍藉有致,意志安祥。即使大家的作品,我們學習之時宜有所選擇。

■黃牧甫的線條感覺生辣勁直,截面呈方形,不能作起伏綿軟狀;橫與橫之間間距不一,也是黃牧甫的常用手法,藉此打破平衡。

■封泥的優點主要在於樸拙的線條,以及這種線條所造成的厚重渾穆感覺,千萬不要去仿效它的粗邊,粗邊非但僅只是封泥的外形,不是它的精神實質,而且可以說是它的缺點。

■黃牧甫印的一豎很多是上寬下狹“ ”,極少,幾乎沒有上狹下寬的。

■吳讓之的線條瀟灑自如、抑揚頓挫。

■趙之謙的印章整體上較平穩,朱文則較飄逸。

■黃牧甫用刀應該較陡,入石倒未必很深,走刀比較用力,全然雙刀。注意刻的時候很果斷,走刀比較迅疾。

■吳昌碩的線條不是向線下刀,也不靠事後切出一小口子,而是背線刻,而不是一刀,乃是二、三刀刻出一線,便有厚重起伏之感。

■秦漢印和流派印都是必須學習的傳統,學前者可保持一種舊氣息:學後者則可體會各種不同的豐富的感覺和方法,二者不宜偏廢。

■要注意黃牧甫線條交會處的“搭邊”感覺,別忽略,這正是其表現線條立體品質的手段。

■尤其要善於抓住作者的個性特點,重點部分,不必不分巨細,完全照搬。黃印的重點在於線條的峻撥、生辣。

■齊印只能刻,不宜‘做”。做出來的線條總沒有力量。

■仿古璽,邊欄線感覺得刀略鈍,力稍大,信刀走出,也不必多考慮其直不直,可能效果會更好一些。

■其實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的用刀是一脈相承的,從原印上看,差別很小。只不過吳讓之刀入石很斜、很淺,屬披削;趙之謙很深較陡直;吳昌碩則居中。真正不同的是齊白石的對著線下刀,前無古人。

■吳昌碩、齊白石,來楚生之作,皆實其線條,堅其點畫,而後恣肆揚厲渾雄奔突。

■臨摹仿得唯妙唯肖是工夫,但如果能糾原作之短,更是手段了。

■黃牧甫的精品印,有一些機巧的變化,一種”裝傻”的形態。但巧而不露,奇而不野,生拙而不生疏。

■實際上決不是古人的作品都比今人的好,所以,臨摹一定取法要高,沒有必要死臨幾百方,要重在運用。

B 字法

■篆刻用字當然不能從字典上照搬,應根據印章作適當的改動,但如何改得好,也很費工夫,需要寫些印稿,多做比較。

■如果刻楷書印,宜到元押或魏碑中學形象或者章法,才有跌宕、奇肆二氣。

■大小篆合用,過去曾反對過,現在不怎麼講究了。但要注意二者在一印中的協調。

■用篆還是要讓別人看懂,儘量少用怪僻且與審美無什麼説明的字形。

■篆法奇特,即使有出處,也最好要讓人相對識得。

■字法的改變在創作時要結合整體章法來考慮。

■在刻印的同時接觸些篆書和金石文字(磚文、鏡銘、錢幣文字等凡古器物上的文字都有借鑒之處)。要注意勿學古人的集字,如什麼字典之夾,要揣摩,臨習原器物的文字,如碑碣、鐘鼎等等,才能更好地體會和掌握精神,刻出一些“舊”氣息來。

■嚴格說來, “樂”下部為“木”.而“木”是不宜作“”的(此為‘璽’的一種省文),所以漢印和古璽都作“ ”而不作“”的。

■“韻”真正正確的篆法為“ ”,趙之謙刻‘沈均(韻)初”,吳昌碩刻“諸聞均(韻)”都為先例。但作“ ” 也是早有先例的,錢松便刻過,現在也承認。

■字法變化是個很重要的環節,因為“正體”很難適合每印的章法結構的,並且極易單一。所以,字法變化掌握得越多越有利。但這種“多”恐怕不宜僅僅依靠想像力。字法的變化和篆刻的整體風格一樣,要“似曾相識”,然後“無可名狀”才是高妙的。

■字法不要“滑”,不要流露出輕巧的走勢。而宜有一種沉酣、凝重的感覺。

■篆法要奇肆,有助印章情趣,但也要注意,有時候不能加強審美效果,就不要改動,妄招非E議。

■要體會一種”寫”的感覺,那才把古璽刻活了。

■篆刻的文字問題比較複雜,嚴格地遵守“正字“是很難將印章刻好的,所以必須得變通,但要變通得好,就得多瞭解文字學,熟悉金石文字,在沒有這個基礎之前,就宜多查字書,力求有個先例,否則極易“變通”得荒謬。

■成功的篆刻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字的變形,不能照搬金石文字,如何變得好,變得不離譜,就需要有非凡的能力了。

■文字的轉折宜稍帶一些“圓韌”意味才更有運筆的感覺。

■文字太方正,線條變化較少,文字的姿態就比較重要,不宜太平淡無奇。

■轉折之圓,固然流美,但也易失之媚,所以如男能在圓中有種拗折之意,圓而不圓,更見倔強之態。

■線條不僅要表現出厚度,還要在此前提下達到鋒銳,生辣的效果,才是更高的目標。

■線條上光下毛的表現太強調,顯得就單薄了些,或者如齊白石那樣“毛”面向上,可能結實的感覺強一些。

■好的造字,妙在造與不造之間,似與不似之間。

■文字的類與不類。類未必佳,不類也未必不佳。惟不類而能圓活渾融,了無痕跡,不類之類才是篆刻家的大手筆。

■不平衡只是相對的、次要的、局部的間或的;平衡才是絕對的、主要的、大局的、長期的。

■秦漢印之美,本不在於字之正誤。

■奇與怪只有一步之遙,沒有膽略則奇不足,沒有內涵則怪有餘,尺度很難把握。

■浙派丁、黃諸人作篆,每有減省筆劃之處,雖不合于《說文》,而似曾相識之趣,反勝於意到筆到。

■鳥蟲篆,如刻畫精微,不善“含糊”,雖嘔心瀝血,交待周到,終落下“經營”、“設計”之跡。

■篆刻的筆劃要避免“楷化”。

■印章當以神采、氣象為主,而以文字為之役。

■文字筆劃太多、太繁瑣時,要改變字法,使稍簡一些。

■刀法現在也確實沒有一定之規,每個寫書的人都根據自己的體會說話,因此難免矛盾,如何順手如何刻的話,總體上是不錯的,但如果能瞭解些古人、別人的刻法,當然對自己也有啟發。

■印中線條有的地方可連可不連,連了固然更有渾厚感,但連了也易有臃腫感,失卻勁健、生辣的味道。

■粗朱文比細朱文更難刻,因為粗朱文如沒有起伏變化感,便易板刻、木訥。而要有起伏、變化感,便得有篆書的基礎,否則不明白何處該起,何處該伏。

■慎用單刀。單刀比雙刀更難使,更容易單薄,輕飄,表面化而不沉著。如果仔細體味漢將軍印,可以發現許多作品(不是全部)的線條雖細,但還是很沉著,很深入的。

■線條太方則缺乏圓實的味道,也就沒有立體感了。

■一般來說,文字線條不宜粗過邊欄線,粗過邊欄線就有點外框包容不住的感覺。

■用點來代替部分結構,雖然前人也常用,但我總覺得不太好。篆刻畢竟是線條的藝術,還是用線條來表現更適宜。

■印章線條轉折方圓的“度”很微妙,各個作者不同,因為追求風格的不同,有的方三圓七,有的方五圓五。但過於方或過於圓的轉折都有問題。過圓易臃腫,而過方易板刻。

■同樣的線條形式,在大小不同的作品裡,效果會感覺不一樣。比較而言,大印的線條更難處理,刻得粗了,白文就顯得平而不圓實、不生動。所以大印白文的線條可能要比小印更粗放一些,起伏變化的程度相應更大些,效果會好些。

■交叉線條形成的方塊特別宜注意,刻時如形成 “噩”就顯得渾而軟。如刻作“”就有勁而“生”的感覺。當然,這還得取決於一是刻時的留意,二是石材的形質。

■寬線條而要維持平直勁挺的刻法,很難,往往就線條單薄。

■線條要有一種運筆的沉酣感,這樣的線條才是高級的。 一

■線條交會處的交待,應注意過猶不及,不要處處表現。過頭了就不自然不深沉了。

■線條要“生”才有拙,才有一種質樸,而奇宕的美.而如何“生”?不要上粗下細,而可以稍作上細下粗“ ”的形狀,作一種‘鏟”狀收尾。當然,不是“做”成這種形狀,而是在用力行刀時就有這種打算。

■印刻得熟悉了,線條都顯得圓熟。圓熟是不錯的,但如果再提高,就宜有一些“生”,有一種似乎不會刻的樣子,線條才更拙,生而有味道。

■刀法較難說明,一般說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用刀該用雙刀,也就是說一刀去一刀回來,構成線條。至於拿刀的角度、入石的深淺,就因各人習慣不同,所要表現的效果不同而不同了。

■以篆刻而言,單刀的表現力畢竟比雙刀少得多,所以不必太拘執於單刀。

■朱文印如果有太多的並列線,就應該注意或連邊,或不連邊,太一律了見平淡。且如何變化也得好好思量,不要“安排氣”。

■刻印要注意到線條的一波三折,不要有做作感,“切”的程度過頭了,就失去了自然之意。

■一方印光有“厚重”,厚得臃腫,笨拙了,就有傻呆之像,得不靈通之感。

■筆劃從何處行刀並無一定之規,不象寫字之從左至右,兩邊開始運刀都可造成有角,也都可圓潤的。一般粗線條截面處還得切一刀,切還是不切全靠效果而言,無一定之規。

■機械地理解和表現線條,把線條表現得程式化、美術化、圖案化,這是篆刻一忌。

■線條不僅要“勁”、“直”,更要育一種“拙”、“辣”的味道,這是一種精神,是黃(牧甫)印的真髓。

■如果文字簡約部分的線條稍粗些,文字繁複部分的線條稍細些,這不僅是漢印之法,而且既能使氣韻生動活潑,又不失章法的沉著端凝。

■線條太方不好,太圓也不好。方圓之間的程度把掘宜很重視。

■一印中的轉折意味應一致,才致全印氣息一致。

■成功的篆刻,得兼備沉著而又痛快的線條。

■粗線條比細線條難刻,難在不能粗細太一律,要有輕重感。

■要將邊欄線看作文字線的一個部分,兩部份感覺要統一。

■清雋有餘而沉雄不足的原因,是線條還見得“方”,而無“圓”味,正如書法中偏鋒太多。

■線條的交匯處作墨暈滲透狀,固然可以有渾厚感,但同時也失去了生辣、樸拙味,所以有時候得不償失。

■朱文的線條,尤其粗朱文的線條不易處理,有渾厚往往不爽利,沒有刀感;有鋒芒卻往往單薄,缺乏厚度。但必須掌握這技巧,用刀功力到了,才能刻好粗朱文。

■線條有波折是好的,但不宜十分誇張,弄成有些人寫宇故意抖幾抖的樣子,就趣味低下了。

■線條要能重能輕、能粗能細才能有行筆的抑揚頓挫感。

■線條在整體圓融的氣息中保留一些角又不感到突兀的話,作品的精神更好。

■筆劃的交叉處形成的方塊宜銳不宜圓,圓則失勁健、生辣之意。

■粗朱文刀法線條忌單一平淡、光滑,如果沒有些起伏變化,就顯得刻板了。

■幾筆相近的筆劃要有變化,但也須注意有意無意,變化過大也不好。

■過多刻尖頭的線條則顯得輕巧有餘,而拙樸凝實不夠,要用得隱晦、含蓄些,還是可以增色的。

■線條應粗壯中有骨力,否則臃腫無度而致俗態。

■即便清雋雅致,也要講究線條的品質;即便氣息虛靈,線條的實感、品質感還是應該注意的。

■線條折處要體會那種鋼絲彎過來的韌勁。既不是竹片折過來的脆,也不是棉線彎過來的柔。太方就失之于薄,太圓又不免熟,要仔細體味。

■線條要刻出來,勿過分借助石料的迸裂來製造效果,否則會顯疲遝。

■線條如呈單一的迸裂(鋸齒狀)總是會顯得相對單薄。

■曲線條不宜走得太圓轉,冒有一種倔傲氣,走得澀一些、生一些、拙一些。

D 章法

■無邊朱文以茂密易見效果,疏鬆比較難以表現。

■無邊朱文其實是借用文字的形狀作隱形的邊,因此較適用筆劃繁複的文字,筆劃簡約的文字作此形式效果就差些。

■“日(橫)”字界欄本身就比較穩重、沉著,如將文字刻得滿,更覺臃塞,如將留紅的地方再用點子等佈滿,連疏鬆感也設有了,整體太滯重閉塞了。

■不管如何奇肆奔放,篆刻整體上的平衡還是要堅持。

■左右兩邊過於對稱的時候,就應想些小辦法,使其活潑起來,但千萬要把握程度,程度決不要過頭,點到為止才好。

■十字界欄本身有一種平衡感和約束感,如果界欄線太粗,便有滯重的感覺。同樣,因為界欄線有平衡感,所以內裡的文字就以生動些為好。

■怎樣體現精品意識呢?具體說,就是對每一方印精益求精,已得平正了,可否在某些地方求些變化,求些“險絕”。

■如果章法穩定、平正,那麼我們在平正的章法中就一定要製造些不平正才生動。

■字不能自行其事,應該顧及它所處的地位,是否與其他文字相配。章法宜從嚴整開始,在嚴整中求變化,才不失法度。

■篆法的對錯倒在其次,篆字的組織、安排倒是重要的。在整體上根據章法的需要對篆字作合理的安排,要有選擇的眼光。

■用界格是比較簡便的方法,大體上都能安排穩妥。但穩妥了,卻難以奇肆、險峻。

■以章法來說,也不要一味嚴密,疏中有密、密中有疏,注意要留一些透氣的地方。如能密則密、疏則疏,更有對比效果。

■圓形印要注窟印文與外框的配合。

■印章有界欄,章法上比較容易。因為本身就有圖案效果。所以在刻制的字法、線條等方面就不宜再“巧妙”,而宜“拙’一些,情調才更好。

■整體的平衡感是把握的重要方面。來楚生有些印文字似乎很斜,但整體的平衡感還是掌握得很好,文字方面的“亂”是沒有的。

■篆法以填滿為尚,就覺得俗態了。

■一方印中,筆劃少的文字線條再細,在整印的平衡、文字整體的關係上,就難以處理好。

■留空間的章法安排會比佈滿更不容易。■“田 ”字格形式中,文字就不宜過於平正老實,也不宜距界格線太近,撐足了效果不好。■朱白文印應朱白渾然一體,視朱如白,視白如朱的效果,才好。■多橫畫的間距似太一致不好,適宜有點不同,才更生動。■章法上的安排有些大小粗細是完全需要的,但不宜相差得太大。■章法上宜把握文宇姿態與全印的吻合,不要太張揚,有傾斜,也要把握章法。■筆劃可以略有傾斜,以增加姿態感,但要自然,不做作。■一字兼作二宇用,畢竟小家子氣。沒有太大的意思。■臨摹要注意運用,注重創作,體會章法亂中有序的安排,求一種不齊中的整齊。■邊欄線是文字線的延伸,所以同樣注意運動感,太直而僵就不生動了。■“急就”屬於草率,古人是未必將它們作為美感來刻意追求的。■想像力沒有傳統的長期薰陶,強行和刻意的結果,便不免流於“美術化”。■章法為治印之要,文字繁奧者占地廣,文字簡約者占地狹,以得停勻,理固宜然。然數見高手弄險,文字繁奧者占地反狹,文字簡約者占地反廣。跌宕之趣,勝於停勻也。■來楚生篆刻之章法從吳昌碩來,惟線條不學吳昌碩之圓渾樸重,而出之以方折勁峭,鋒棱四出,便卓然成家。

E 審美

■需要表現的地方,不能太過分,也不能不足,要恰當好處,過分則物極必反;不足沒有味道,恰到好處難.但要力求之。

■一味渾厚,就容易形成臃腫,沒有鋒芒,印章就缺乏精神,看著總顯疲軟。

■印的借邊不能借得太直接,要有個過渡,有個交待才是。太直接了,覺得強硬而不自然。

■追求一種圖案效果的傾向,不足為訓,與篆刻的審美相去甚遠。

■在局部的機巧變化的同時。時時關注整體的效果,不以小機巧而影響大效果。如果二者不能兼得,舍小求其大。

■刻印絕對要避免和糾正圖案化、美術化的傾向。這種“巧思”從根本上違背了篆刻的審美.而且篆刻文字之間不允許連筆(篆書也是不允許連筆的),有的印章文字碰在一起,筆劃並到一起是有的,但順著筆路走到下一筆,像草書那樣,完全不以。

■篆刻要將筆意,也即筆走的線路支持清楚。

■印要有“舊氣”,也就是我們說的淵源,有古印的味道。成功的篆刻是似曾相識、無可名狀。如果失去了似曾相識的前提.也就使“創新”沒有依傍了。

■陸儼少說,山水畫可以整體地看氣勢,也可以拆開地看筆墨,才是好畫。篆刻也同此理。即使看大效果,也能具體地看細節,才是高手。

■擺脫“巧妙”,寓巧妙於含蓄,大巧若拙,才是真境界。

■過於追求表面化的大氣,往往有一種火爆感,不雋永、不耐咀嚼。

■細微處的交待是會心之處,但不必故意交待得太多、太明白。生怕人家不知道,往往惹人家討厭了。

■大氣磅礴了,就得尋求小意趣,一味大氣,住往難得其趣。

■在樸拙中有些靈動,在整體粗壯線條裡有幾筆輕逸,或者更生動。至於如何處理?就宜反復寫印稿,找感覺比較。既要看局部,更宜離開稍遠地看整體。

■既像秦漢,又不是秦漢;既是古的,又是今的;既是舊的,又是新的。這是—個極高的要求。非一年半載可以成功的。

■印頗見厚實,線條很扎實,是為優點。但具備這優點的同時也得注意不要太“厚實”了,太厚實就不空靈,而致顢頇,粗笨了。吳昌碩的字、畫、印都雄強,現在人卻學不像,就因為只學了他的雄強,卻忽略了他的秀逸、空靈。

■在謹嚴中求自如,在隨意中見謹嚴。

■須知力量的感覺並不是火爆,破碎,而是線條的實在,堅決感。

■重顯示力量。輕見出空靈。一味重和一味輕就不聰明了。

■舊氣並不是指一定要破碎漫漶,而是章法文字線條綜合而成的一種古印氣息。這種氣息不易把握,須長期實踐,經常讀秦漢印。庶幾可以提高自己的鑒別能力。這樣作品才能上高的境界。

■大印求精到,小印求氣勢,才是精妙。

■要在古舊、質樸、平實中求粗放,不在新式、花俏、誇張中求粗放。

■渾厚易而見鋒芒難也,見鋒芒而不顯得單薄,才是好作品。

■有了氣勢,要注意“韻”,注意程度,可以學習秦漢篆.體會那種蘊含的、內在的力量感和大氣感。

■表現一種印泥漫漶感覺的手法,畢竟顯得小巧氣。偶爾在局部運用未為不可;但作為一方印的主體特徵,就不甚相宜,畢竟修飾是挑不起大樑的。

■圓形印無非是一種形式的追求,如不能在線條、文字上有韻味、育新味,即便圓形也就普通了。

■印章最建把握的是氣息,要有新面貌、新氣象;但要保證舊氣息,才能算是上品。

■就境界而盲,就很難說輕靈和沉實孰為優先,只能看他們在不同作品中的不同表現了,也就是整體效果了。

■白文轉折處留點紅連著的做法,似已太多,並且我總以為總有些小家於氣,不足為訓。

■作品表現出一種柔弱中見剛強,剛強裡見細緻的情致,才算精到。

■篆刻要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淵源有自,似曾相識,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從學古人、古印開始。

■有時候我們為求意趣、求巧,往往忽略了樸拙。要能“大巧若拙”,才是真本事。

■意態要奇、氣息要樸、字法忌巧,線條要“生”。

■殳篆宜茂密刻滿,不太宜硫松。

■殳篆刻時宜注意一種整體感,不要在細節上斤斤計較。只有善於體會整體的富貴華麗,而又舊氣蔚然的氣象,才能出好作品。

■沉著、痛快才為高境界,不必一味以厚重為尚。

■沉著與痛快是一對矛盾,往往沉著了不易痛快,痛快了又難以沉著。齊白石的線條其實沉著是不夠的,得借助厚印泥或印刷品效果更好。

■要避免“花哨”可以多看看吳昌碩和齊白石或來楚生,還是避免鄧散木為好。

■我覺得鳥蟲篆以刻滿為好。同時筆劃可以靠近邊框些,整體更茂密,可能氣息更沉穆些。

■既然對印文作各種大小粗細的變化,則至少印邊也不宜做得太規整,四邊太方正,就顯得似乎作品還沒有完成。

■粗獷與粗糙不是一回事,應在精悍中求粗獷。

■手法的乾淨、明白,不是真正的簡單,而是表面上的簡單,實際上是應該有深度的。

■用刀如用筆,乾淨明白本身就是一種情致。用刀如用筆,乾淨明白了又往往易致線條單薄、寡淡,不豐富。

■不要以破碎、模糊去求雄強,要有一種內在的沉凝和力量。

■太尖削的線條,小印可以,印章稍大後,尖削的線條便不相宜,易致氣息輕薄。

E 創作思想

■心中常存跌宕、自然之意,避免對稱、避免巧妙為上。

■儘量在刻上下功夫,下刀就見起伏,勿在刻完以後的“做”上動腦筋。

■其實刻印和寫字一樣,心思功夫用在章法和印稿的構思上,刻的時候還是比較輕鬆和自如的,(當然要以技法純熟為前提)。我們看有些人寫字時惡狠狠的,似乎憋足了全身的勁,則字大抵不會寫得好。正同此理,寫字、刻印的勁如太極拳,舉重若輕。不是少林功夫。

■雄強與否並不決定於字形是端莊還是東倒西歪,雄強與否決定於線條是否雄強。

■質樸為美,這是篆刻的基本原則,花俏易走上美術化的道路。

■即便是粗放形的印章,也得甚至是更得講究下刀的準確性,決不是粗枝大葉,偶然碰巧的結果。

■印章刻不好,有時候未必是意識不先進,倒是底層次的技巧問題。

■中國篆刻講究有淵源,舊氣是很重要的。

■篆刻是刻,要體現用刀的自如、隨意,下刀就有起伏,而不是刻完後做出起伏。

■篆刻水準的提高,不是形式的多樣化,形式畢竟只是表面的。但在某一件作品的創作上,形式則又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刻印從質樸平正開始,進入絢爛變化,到最後再回到平淡天真。如果過早地求變、求怪,往往因為基礎不夠,底氣不足而陷於杜撰,流于胡編亂造的形式主義。

■有比較豐富的想像力,這是好的。但可能因傳統的積累不太厚,過於憑想像力,就顯得奇怪有餘,深度、內涵不足,不能耐得咀嚼。宜時刻記得一個“古”宇,當然這種“古”並不是僅僅指殘破,而是從章法、字法、線條全方面的把握。要把握一種適可而止,點到為止的程度,注意含蓄,避免太流露,這是所有有才氣的作者需要注意的重要方面。

■大部分古璽和察印是有邊欄的,這是古代的印章制度所規定的,但既然是刻印,而不是仿古,就沒有必要在形制上過於嚴謹,這是自縛手腳。齊白石說:“秦漢人貴在下蠢,膽敢獨造。”藝術思想如此開放的今天,篆刻再拘執於這方面,豈不太保守了?

■把“印”字刻反,漢印中例子極多。別去看字典,而去翻印譜,便可知道這不稀奇,甚至有“印”宇倒置或半邊反的,正因如此,我們目前的規則是“既住不咎”,所以不認為此屬錯字。其實以正誤標準衡量漢秦印中可算錯字的很多。

■臨摹的目的是為了創作,學以致用。

■現在人不學浙派是一大遺憾,如能取之得法,揚長避短,浙派還是非常值得挖掘的。

■篆刻與篆書相通而不相同,篆刻不應簡單地複製篆書的線條,由於工具材料的不同,篆刻有刀味,是合理、必然的。篆刻表現篆書只是一種精神上的傳達。

■篆刻是實踐性根強的一門藝術。因此要多臨,但不要死臨,要結合創作。可以先挪用一兩個字到自己的創作中去,逐步過渡。

■要與流行印風拉開距離,這叫避嫌,避嫌是要確立自己風格的準備。

■刻印要多動腦子,有想法,用心思,慘演經營刻出的一方好印,比隨隨便便刻十方,有效果得多,有進步得多。

■朱文印線條上的缺口最好在刻的時候就刻出來,而不是刻完以後再做出來。或依靠石頭迸裂來製造,後兩種方法總顯得不夠自如和老到。

■沒有一位篆刻家不是在學習別人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只要自己動腦筋,會鑽研,自然會有不同,從逐漸不同到完全不同。

■有些地方的處理看起來是小事,小差別,但大的精神,力度就是由這些小筆劃營造出來的。舍小便不得其大。

■篆刻不能以一成不變的觀點看待,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貴在事體悟。

■幽默與滑稽只有一步之遙,但本質的區別,作為篆刻來說,黃牧甫是幽默的,有深刻的意義在;而鄧敖木比較滑稽,較多裹象的炫耀。二者的區別出於前者有深度。所謂深度就是說雖然它們是創新的,但卻無不有似曾相識的意識在。而後者較多憑空想像、杜撰的成份。我們要學幽默而不要學滑稽,雖然前者難得多。

■篆刻和寫字一樣,如果下筆拘謹,謹小慎微,大抵是難以有高的境界的。當然,這種放鬆和恣肆還須具有深厚的基礎,不是馬虎,隨便。

■刻意地學某人,當然不值得提倡。但刻意地要規避某人,卻也大可不必。如認為好,學一點,吸收其長處,完全沒有問題。只要有獨立的意識在,久之自然會擺脫別人,慢慢走出來。都說北京人學王鏞,這些年下來,“小刀會”等一些印人不是基本都不全是王鏞?我的主張是挑自己喜歡的刻,跟著感覺走,同時加強全面的修養,提高審美能力。

■純流行的未必好,純傳統的也未必好。太新則浮泛,太舊則陳腐,沒有創意。努力方向上說,則宜走不新不舊,有新有舊,新舊之間的道路,庶幾乎是可取的。

■我們很難用不經意的態度來刻出不經意的作品。

■要分清作品的優劣,一要多看,二要多刻。多看是瞭解盡可能多的篆刻磚統,才能明白別人好在什麼地方,有什麼來歷,而多刻同時也加深看的理解力。基本技法不是很難掌握,難就難在懂得好壞,真正懂得好壞了,當然離優秀的創作也就不遠了。我想既應該多學習秦漢印,同時對明清直到民國的篆刻也應該有所涉及,觀千劍然後識器。關鍵是持之以恆,往往在最沒有方向的時候,“摹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爤珊處”。

■學某家某派似乎較容易的時候,就要警惕不宜太深的進入。從藝術規律看,大凡風格強烈的作品,比較容易學像;但一旦進入,出來就很難,齊自石的學生似乎沒有一個可說很成功,恐怕不是偶然的。所以,在我看來,更適宜有選擇的部分借鑒齊白石的章法或線條,不很相宜全盤地繼承。篆刻到一定程度,不專一未必一定是壞事。

■在我看來,巧的構思要以拙的形式表現,不要有一絲一毫的巧意見諸印面。

■篆刻和書法一樣,寧拙勿巧。形式感確實足需要注意的,但勿走向花哨。

■印要刻得有想法。所謂想法,也許可以說是創作意圖,有時候有想法未必一定能刻好,但沒有想法的印章卻一定平庸無味,所以下管好與不好,還是應該有些想法。

■篆刻是刻,要體現用刀自如、隨童,下刀就有起伏。不要將希望寄託在小家子氣的修飾上。

■刻印要沉著,刻的時候不要太顧慮刻壞,用刀輕鬆、隨便些,縱刀走去,不要停頓修飾。

■再多些“想法”, “想法”可以荒謬,可能反而刻得不好;但不要緊,唯有想法,才能不斷改變,不斷進步。

■粗放率意的印章不是草率完成的。看似率意、隨便,但實際上蘊含著作者的慘談用心和經營。

■先從平直中多著力,然後逐漸放開。否則一放縱就顯得粗疏無序,不精到。

■所謂印章有味道,就衰明作者有想法,而不是千印一面的,成習慣地刻下去。

■刻印亦如作詩,詩的意境在於含蓄,如果你把應該咀嚼的意思都明白表達出來,這詩還有什麼味道呢?

■有精神還是沒精神,並不在於線條的粗細,而在於線條的生命力,在於章法上的效果,在於刀的鋒芒感,在於既有鋒芒感而又不呈單薄狀的難度。

■巧妙的構思要以一種自然的,似乎並不經意的姿態表現,才是真正的“大巧若拙”。這道理與書法、國畫的道理一樣,如果過於顯然,生怕人家不明白,就是一種品格不高了。很容易形成一種圖案的,美術字的效果。

■不要擔心人家看不懂你的匠心處理,往往誤就誤這一強調上,哲人說,對於“好”的破壞,無過於求“更好”的一閃念。

■篆刻和書法一樣,說到底是線條的藝術,所以廣西小青年們練書法不臨帖,先學、先畫線條,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新辦法;而篆刻的線條,一要雄強(雄強也並不是指粗率、放浪),二要豐富。即便似乎十分光潔的黃牧甫,其實線條的感覺也是很豐富的,只是不易察覺,不似吳昌碩,齊白石那麼張揚,強調罷了。

■刻完以後的敲打,總嫌欠自然,宜在刻時就表現出輕重起伏,方見自然之致。

■有時候覺得線條交會處應該豐富精到一些,時時注意反而拘謹和板刻了。主意在心裡,自如在手上。

■真正的用心在於似乎隨便。(不經意不是隨便,輕鬆也不是草率。)

■篆刻不怕極好或極壞,就怕太平庸,平庸者無缺點可言,但也沒有閃光點,不僅自己難發展,別人也難提意見。

■印章有一種拙感是好的,但要注意的是求氣息,感覺的生拙感,要用熟練的技巧來追求生拙。

■多留意傳統的“不規矩”的資料,如詔版,鏡銘,磚瓦文字等。正如書法向民間吸取養料一樣。

■不管學吳昌碩,還是齊白石或來楚生,不能太多地寄希望於“做厚”,要明白基本的線條還是‘刻”出來的,才有骨力。

■任何優秀的傳統,都要遺其形而取其神。

■率意的感覺是精心策劃的結果,而不是草率的偶然結果。

■廣西細柳營的作者,也有臨摹課程,但他們的臨摹實際上與原印不太像了,而是摻入了己意.這種方法雖然未必能得臨摹的高分,但於創作卻更有效用。

■在我看來,不列印稿可以刻好的作者,抉不是打了印稿,就刻不好。相反,打了印稿可以刻好的作者,卻未必不列印稿可刻好,況且不列印稿,偶然得出一方好作品,卻難以明白怎麼好出來的,是哪一筆,那一處刻好了,這樣對學習的幫助我覺得是不大的。可以一試,不值得提倡。

■當代篆刻更注重一種精神和力量,因此,我也不主張靠修改來“做”出作品。下刀還是宜肯定、有力。但是要明白的是,篆刻畢竟不是寫字,一刀也不改動,其實是不可能的,所以也不要拘執。

■刻得有想法,就有前途。最怕平庸,通體挑不出毛病,但無想法。

■刻鳥蟲篆不能單憑想像力,要多看秦漢印的鳥蟲篆法,才有積累。

■無可挑剔的作品往往是幹庸的作品,傅山說書法“寧拙勿巧,寧醜勿媚”,在篆刻上,也是值得深思的。

■容易刻的東西極易形成一種定式,變成一種規律,對於篆刻水準的提高卻是不利的。一位作者,如果一種刻法已經很嫺熟,就要設法改變,當然應該逐步改,不要劇變。不改變極易固步自封,跳不出來,難有新意了,寧肯有缺點,而要有新意。不要沒缺點而四平八穩的作品。

■如果有條件,希望能寫些字,特別是秦漢金石文字,著重於古舊、奇肆的那一路,對作品風格的改變,創作突破會有用處。

■圓朱文的焊接點不要太過於觸目。雖然陳巨來是這麼做的,但千萬不要當作規律來強調,機巧一強調就成習氣,而不自然了。

G 修飾

■放縱粗放的印章不是靠‘破”做出來的.刻的時候,在章法、字法、線法上先要放縱起來,有了這個基礎,再修飾才有可能。很工整的刻法不宜做得很破。

■印的邊欄修飾不要做太多的小動作,小破壞,這樣總顯小家氣。

■筆斷要意連,如果感到意也不連,那還是不斷為好。

■印並不是不可以破,不可以做,而是只有不破不做便能達到宙美效果的作者,他的破、做才能真正錦上添花,畫龍點睛。一個作者如不在基本功上化功夫,只寄希望於破、做,以模模糊糊唬人,那麼他的破和做其實也是難以到位的。

■我不太主張用“做”的手段來製造舊氣。雖然很漫漶,破舊,但我覺得傷雅,傷韻,乏味道,舊的表面化了。而且也不僅僅舊就是好的。

■邊欄看似平常,才見自然跌宕。有些作者大破邊欄,刻意經營,有時候反見做作。

■我主張要依靠文字本身的造型、線條的魅力來製造舊氣息,而不是依賴漫漶的敲打。至少將敲打運用得精妙,簡省而不濫。

■不要借助漫漶來製造效果,只有做到刀筆爽利、明快,線條才能有味。

■雄放,不是依靠石頭的碎痕(向線下刀)或磨擦敲打來“製造”線條相獷,這就像寫字,基本的線條必須是刻出來的.至於修飾等等畢竟是次要的。

■印刻完以後適當的修飾是必要的,但看准部位後要狠,似破又不敢破,就顯得氣魄不及。

■雖然要“做”,但—要量少,二要不露痕跡,確有難度。

■印底石面摩得要自然,基本原則要以不破碎,求古氣。

■真要破,也宜表現得更大膽堅決一些,不要碎得細細碎碎。

H 其他

■印章到以後的階段,很難用具體的道理講清楚,好與不好,全在一種感覺。

■須知放縱型的刻法,有時比工整的刻法更嚴謹,筆劃的粗細、曲直、大小,都會有截然相反的效果。

■秦漢印和流派印或者可以比為書法中的碑和帖,前者是源,氣象博大,氣息醇古;後者是流,手法豐富,面貌多樣。只有瞭解、熟悉源與流兩個部分,才算了解篆刻傳統,才能掌握豐富的手段,才有可能自創面目。

■至於用刀,流派印要豐富得多,如果能學像黃牧甫、吳昌碩、齊白石、來楚生,則可以領悟更多的線條效果。

■朱文小印而線條太粗,感覺總不好。

■印過於小,以稍整齊為好,否則遠觀,只見—片混亂亂矣。

■印章略小,向線下刀應慎用,太多向線下刀,易呈瑣碎之狀。大印不妨多用些。

■印泥打重些,能得渾厚、重實,但又傷鋒銳、生辣,何時重打,何時輕打,不可不慎重。

■鈐印時,若印泥己幹,或列印的時候用力不夠,可反過來,用指甲在紙面輕刮,使都沾到印泥。

■肖形印要育舊氣,因此肖形的形象要到古器物,古肖形印裡去找,來楚生的肖形印之所以刻得好,不僅在於簡練、傳神、生動,而且和古肖形吻合,氣息醇古。

■追求奇妙的時候,字法的變化,一定要把握程度,其次最好要瞭解些文字學知識,以便自己的變化有趣又有古意。要奇肆,但不流於滑稽,才有高境界。

■篆刻是有一定的圖案裝飾美,但要將這種裝飾納入“文字”的軌道,不能放縱圖案意識的擴張。

■當你感覺一種刻法很容易時,這種刻法大抵不會很高明。

■印刻到一定階段,覺得特別難,進步特別不易,突破不知在何處,很難說一定是退步。初學階段只要依照一般規律去摸索之中,這是很正常的。這時恐怕宜增加積累,多方涉獵一些秦漢金石文字,多方涉獵流派篆刻的各個方面和類型,先試試揉合,能否揉合出一個新的樣子來。至於如何豐富成熟則是以後長期實踐的結果了。

■不必太急於改變自己的面貌,慢慢地從自己熟悉的方面變化出來。“革命性”太強往往失敗者居多。

■書法還是同時寫些的好,尤其是篆書,與篆刻的關係比較大的。

■我覺得無邊朱文流行既廣,也就不新奇了,且實際上相對好刻。所以如不能在字法、線條等方面有新意,則不妨可以試試無邊朱文形式。

■磚文比較放肆,有很多字可以說不合六書,所以古人根少用,但有一種樸拙、奇肆的味道。

■生疏與生辣是兩回事,後者是熟後之生的境界。

■篆刻學習是需要實踐的,不但提高創作水準需要實踐,即使作為一個欣賞家,也得具備相當的實踐經驗,才能真正看懂、看通。

■肖形印其實與繁刻的關係不大,可能刀法略有相通,章法、宇法其實毫無關係。

■篆刻是比較難懂的藝術,我之主張刻完後勿急於寄出。創作時沉浸在興奮的情緒中,往往會看不清楚。如冷兩天再看,就會發現問題了,過一星期再看,則往往覺得不堪卒讀了。

■篆刻是長久的事情,希望在朝夕間忽然頓悟,忽然神奇起來,這種事不會有。

■找不到方向是正常的。藝術的學習一輩子在摸索。不象學校的讀書那樣有序,從一級一級升上去。我想只要想到這一點,不斷實踐,多吸收,多刻,變化自然會有的。

■具體說刻好印從哪些方面入手,是很難的,因為這是意識、經驗、眼光和技巧等諸方面的綜合因素。

■肖形印當然是印的一種,但我說似與篆刻無關。

■當今名家之作,恐適宜作為一種啟發性的材料,多臨似沒有太大意義。

■正如書法,印章邊款在視覺上強過了正文,總覺不妥。

編 後 絮 語

諸位印友同道,在您的積極參與、徐師正廉的大力支持下,《聽天閣印話》終於與您見面了。

《聽天閣印話》是徐正廉先生在給函授班學員評改印作時所作的評語的整理。由於是從徐先生評語中摘錄出來的,有時候未必會出現辭不達意,這正是沒有作品的具體關照的結果,雖然我們在摘錄時作了仔細的斟別。

這本小冊子,只不過是徐先生談印的一小部分。由於是散在各地百位同道的作業上,尚不能全部徵集得到,故 肯定還有不少,有待我們在下次結集時再徵集。其實,徐先生的教材和散見在各種專業報刊上的文章亦是很精彩的印話。

《聽天閣印話》是評印時的評語,故而對年輕的印人與初學者相對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這一點亦是我徵集這些文字的初衷。果能如此,則無憾矣。

《聽天閣印話》歷時這麼長時間,成如今這樣子,凝結著函授同道的無私支持。由於印話進行了調整,並請徐先生在百忙之中進行了審閱,修改,故而對每條印話的輯錄者不再注明。印話根據徐先生的意見按學古、字法.線條,章法,審美、創作思想、修飾和其它八個條目進行分類。

讓大家等了這麼長的時間,本來準備把這些印話印刷得好一點,但眼下只能這麼簡單敷衍了,請各位海涵,同時亦請徐師能原諒。

最後,謹向參與輯錄印語的函授同道表示誠摯的謝意。他們是:徐詠平,楊有根,王小石、王租良,常朝暉、周克堅、陳陀、翟天兵,龐湧湃,譚偉峰、武文峰、穆彭年,趙明、劉志平、陳道林,王彪,孫寶祿、田樹平,劉剛,侯名、楊東偉,周青山,錢思滔,王悅偉,胡錦秋.張星亮,蘇峰,劉光明,王鈞,蔡柏平,鄭志群,陳銘剛,顧工,谷松章,王健,賴允平,樓澤民.吳自標、邵德法,余平,陳立晨,黃敬東,何峰.姚偉榮,王國策,李逸之,程海天,胡靖方,吳健、李啟明、嚴海峰,高寶玉,楊中良,馬智慧等。

潘黎清謹識於一九九七年七月衷心感謝河南杞縣李春雨學兄2助攢成此冊。

潘黎清又識於二零零一年九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