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地球一小時,你我共參與,齊魯壹點發出關燈節能倡議

今晚20:30-21:30, 地球一小時, 齊魯壹點和大家一起行動。

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全球性節能活動, 提倡於每年三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當地時間晚上20:30, 家庭及商界用戶關上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一小時, 以此來表明他們對應對氣候變化行動。

地球一小時活動首次於2007年3月31日在澳大利亞的悉尼展開, 2016年3月19日, 全球178個國家和地區的逾350個著名性地標建築通過熄燈一小時來表達對全球最緊迫的環境問題的關注。 而在2017年, 這一活動的主題是:藍色WE來。

短短的熄燈一小時, 對於我們每個人有多大意義呢?

1962年, 美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森在她那本後來被稱為標誌著人類首次關注環境問題的著作《寂靜的春天》中寫到, “我們冒著極大的危險竭力把大自然改造得適合我們心意”, “但真實情況是, 大自然不是容易被塑造的”,

人類長期以來的發展之路“看似平坦、舒適, 道路的終點卻有災難等待著”。

人類在發展過程中累積了太多對環境的債務。 歷史無法改變, 但未來卻可以設計——在卡森發出振聾發聵的疾呼之後, 人類的環保意識開始萌發, 越來越多的國家、企業和個人開始踏上環境治理保護之路,

開始探索節能環保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而這正是卡森所指的“另一個能夠保住地球的岔路—一條‘很少有人走的’路”。

熄燈一小時, 對於節約能源、減少發電造成的溫室氣體和其他污染性氣體排放或許只是杯水車薪。 但是, 當由此激發的環保意識深入人心化為思想, 當思想化為行動, 當行動變成習慣, 那對於全球環保事業的貢獻, 將絕不限於數字。

(壹點綜合)

編輯:吳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