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宣傳王新法精神要從四個方面來昇華

黃向陽

王新法同志獻身扶貧事業的精神已經超越個人, 是新時期廣大共產黨員踐行“四個意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楷模, 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党的建設成就在黨員幹部身上的重要體現。 宣傳王新法精神要從四個方面來昇華這個典型的價值。

第一, 將王新法獻身扶貧事業的精神融入到革命文化之中來昇華。 王新法到石門扶貧, 是個體的偶然還是時代的必然?任何個體行為絕不是個體思想認知決定的, 而是受時代環境的影響決定的。 王新法落戶石門獻身扶貧事業,

與其所受軍營文化、革命文化的薰陶, 特別是石門縣薛家村68位跳崖紅軍烈士英魂的感召是分不開的。 王新法行為的文化基因就是習總書記建黨95周年紀念大會上講話中所說的“黨和人民偉大鬥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 是中國共產黨人和革命軍人“為有犧牲多壯志, 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革命文化精神的時代續寫。

第二, 將王新法獻身扶貧事業的精神融入到“四個意識”的高度來昇華。 打贏脫貧攻堅戰, 促進全體人民共用改革發展成果、實現共同富裕是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 事關黨的公信力, 事關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的體現, 事關中國的國際形象。 王新法正是回應黨的號召, 胸懷大局, 積極投身於打贏脫貧攻堅戰役的共產黨員楷模、革命軍人典範。

第三, 將王新法獻身扶貧事業的精神融入到民族精神的高度來昇華。 擔當精神、責任意識是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積澱下來的最深層的精神追求。 在時代責任面前, 中華民族優秀兒女有“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的強烈參與意識和責任意識;在國家需要面前, 中華民族優秀兒女有“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苟利國家生死以, 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擔當精神。 王新法同志為扶貧事業獻身的精神正是中華民族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過程中積澱下來的擔當精神、責任意識的體現。 學習和宣傳王新法精神, 要從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角度來總結和提升, 從其對中華民族精神在和平年代的續寫、延伸和深化的角度來提升。

第四, 將王新法獻身扶貧事業的精神融入到時代精神之中來昇華。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但我們面臨的任務更加艱巨, 也將面臨著更多的艱難險阻。 貧困現象就是在民族復興道路上我們必須攻克的難關。 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 我們一方面要敢於啃硬骨頭、攻堅拔寨, 要擼起袖子加油幹, 但也結合實際情況, 不斷創新扶貧開發思路和辦法。 王新法同志正是擼起袖子加油幹的典型, 也是不斷創新扶貧開發思路和辦法的典型。 習總書記曾指出, “弱鳥可望先飛, 至貧可能先富, 但能否實現‘先飛’、‘先富’, 首先要看我們頭腦裡有無這種意識”, 強調扶貧要先扶志,

所以王新法同志在薛家村扶貧時, 以山河圓建設、以扶志作為扶貧的切入點, 極大地鼓勵了村民的打贏脫貧攻堅戰役的鬥志, 調動了村民發展經濟、建設美好家園的積極性。 王新法的扶貧是新時期苦幹與巧幹相結合的產物, 是歷史的厚重與時代的靈巧相結合的產物。

(作者單位:湖南文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