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天津大學2名博士受邀參加諾貝爾獎獲得者化學大會

本站訊 近期, 第67屆諾貝爾獎獲得者化學大會在德國林島舉行, 我校化工學院博士生黃志琦、材料學院博士生鄭雪麗, 經過層層選拔, 作為天津地區僅有的兩名學生代表參會。 兩名代表在校期間參加選拔, 參會時均已畢業。 此次大會共有28名諾獎得主和來自88個國家的420名青年科研學者參加。 中國代表團共選派了20名優秀博士生參加此次大會。

據瞭解, 全國範圍內共有25所高校受到此次參會代表的選拔邀請。 經過各高校推薦, 共計108名候選人參加選拔, 最終將選定20名代表。 經過激烈競爭, 我校2名博士生脫穎而出, 獲得參會資格。 會後, 中國代表一行參觀了全球最大的化工公司—巴斯夫的總部, 並造訪了柏林自由大學、馬克斯普朗克學會等德國高校、科研機構。

黃志琦, 化工學院2013級博士生, 導師為化工學院鞏金龍教授, 主要從事納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和非均相催化方面的研究。 值得驕傲的是, 他也是該課題組第二位獲得此機會的博士生。 該課題組2010級博士生張鵬于2015年參會, 是我校第一年接受邀請, 也是我校學生代表第一次參會。 黃志琦目前已發表論文13篇, 其中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Commun., J. Am. Chem. Soc.等國際頂級期刊發表研究論文;參加了美國化學會年會、美國化學工程師年會、中國光催化會議等國際、國內知名學術會議,

並作了口頭報告。 博士期間, 還獲得了天津大學學生科學獎、寶鋼教育獎學金等獎勵。 2017年5月起, 黃志琦進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繼續博士後的研究。

鄭雪麗, 材料學院2012級直博生, 導師為朱靜院士和杜希文教授。 2017年初畢業後, 赴美國斯坦福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從事博士後研究, 主要從事能源轉換材料的成分結構設計、可控制備及催化機理研究。 在2017年第一次研究生畢業典禮上, 校長講話時肯定了她的創新研究。 鐘登華以她為例, 希望天大學子能胸懷天下, 為時代擔當, 為國家擔當, 更為世界文明和人類進步擔當。 鄭雪麗以共同第一作者和第一作者在Science, Advanced Materials, Small, Advanced Materials Interface等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了多篇優秀論文, 並有包括Nature, 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 Nano Letter等高水準的共同作者文章, 申請了三項國際專利, 目前為Scientific Report, ACS Photonics等國際主要學術期刊審稿人。 2016年10月, 受邀在斯坦福大學同步輻射光源中心舉辦的大會上做特邀報告,

並參加了材料研究大會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及Golden Research Conference等知名國際會議。 2016年11月, 獲得了美國材料研究大會研究生金獎。 博士期間, 還獲得了國家獎學金、天津大學學生科學獎、肯納金屬等獎學金。

據悉, 自1951年起, 在德國林島每年都舉辦一次“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會”。 為使優秀科學接班人躋身或活躍於世界科技舞臺,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德國科學基金會的委託,經教育部、中科院相關部門,中德科學中心每年在中國挑選優秀博士研究生赴德參加在德國林島舉辦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會。會後中德中心將安排代表訪問德國的大學和研究所,為期一周。自2004 年起,中國博士生代表受邀參加大會。(學工部供稿 編輯 張昊)

為使優秀科學接班人躋身或活躍於世界科技舞臺,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德國科學基金會的委託,經教育部、中科院相關部門,中德科學中心每年在中國挑選優秀博士研究生赴德參加在德國林島舉辦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會。會後中德中心將安排代表訪問德國的大學和研究所,為期一周。自2004 年起,中國博士生代表受邀參加大會。(學工部供稿 編輯 張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