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老毛病」共用單車海外遇“口水浪”,水土不服惹人深思

《金卡生活》雜誌

中國銀聯 主管主辦

理論研究 實務探討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7月25日摩拜單車(以下簡稱“摩拜”)進軍義大利, 這是繼新加坡、日本、英國後,

摩拜單車海外版圖上的第四個“友邦”國家。

與此同時, 摩拜單車的老對手ofo小黃車(以下簡稱“ofo”)在麻六甲召開新聞發佈會, 宣佈進入馬來西亞, 首批將進駐享譽世界的旅遊城市麻六甲, 在東南亞順利打通“新馬泰”。 這是ofo繼新加坡、美國、英國、哈薩克、泰國之後的全球第六個海外國家。

摩拜和ofo在6、7月相繼宣佈在今年年底分別進駐全球20個國家和地區的目標, 力圖爭奪海外市場。 面對大洋彼岸的市場, 中國共用單車企業是否還能像在國內一樣一帆風順?

共用單車出海, 阻力重重

“外國的月亮並不比中國的圓”, 想必這是所有出海的共用單車企業共同的心聲。

其實早在2016年年底, ofo就曾在美國矽谷投入部分小黃車進行試運行,

然而小黃車的首次出海並沒有引起矽谷居民的太大興趣。 相比之下, 小藍單車的情況更為慘烈, 1月16日首個進駐美國三藩市的中國共用單車企業小藍單車如今卻已“全軍覆沒”。

為什麼共用單車的海外市場不像國內市場這麼好開展?

第一, 海外市場空間有限。 共用單車的商業模式, 要求投放地區的共用次數達到一定規模才能有效運營。 因此相比於人口大國的中國而言, 很多海外國家和地區的人口總數少, 人口密度低無法滿足共用次數有效運營的規模。

第二, 海外用戶的需求市場存在差異。 相比於國內用戶對於共用單車的高頻需求, 海外用戶特別是西方人更多地將騎自行車視為健身和環保的行為,

而美國這個被譽為是“車輪上的國家”對於自行車的需求就更為薄弱了。

第三, 政府管控嚴格。 以美國為例, 美國的每個州都分別具有各自的自行車法, 例如自行車的前燈要求能照亮道路在300英尺處可以看見、自行車的紅色後反光燈必須在500英尺處在汽車燈的照耀下可以看見等等, 各州的法規條例顯然為中國共用單車企業帶來了不少的困難。 同時, 相比於國內市場, 共用單車亂停放, 占道違規的普遍現象, 國外政府和當地居民對於公共資源的佔用情況把控極為嚴格, 嚴禁企業對公眾資源的侵佔。 今年3月, 三藩市政府出臺法案規定, 經營無樁停放的共用單車是非法行為, 並以單車亂停、影響市容為由, 將小藍單車從所租用的停車場中全部移除。

考慮到習慣和文化上的差異, 摩拜和ofo都把出海的第一站選在了新加坡。 新加坡不僅是西方國家和華人社會的結合體, 並且其居民對於自行車出行的認可度高, 是出海的最佳選擇。

不過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隨著越來越多的共用單車湧向街頭, 為當地居民帶來了不少的困擾, 由此新加坡政府也逐步介入監管。 目前新加坡政府已決定將出臺政策, 強制規範共用單車的使用, 包括扣押違規停放的共用單車、收取保管費用等措施。

第四, 運營成本高。 海外的自行車製造、運維、支付成本, 尤其是法律訴訟成本, 遠高於國內。

中國是自行車生產大國, 國內龐大的自行車製造業提供廉價的自行車,

為共用單車在國內大規模投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共用單車如果依靠出口, 運費和關稅也是一項不小的成本。 若選在國外製造, 材料和人力將會大幅提升。 據估算, 一輛美國製造的自行車, 成本大概是中國製造的3倍。 不管是進口還是當地製造, 海外的運營和維護都要依靠國外勞動力, 成本相對國內都高出很多。

另外, 國外手機支付不如國內普及, 繁瑣的支付方式大大降低了海外使用者的用戶體驗。

最大的成本是潛在的法律糾紛引起的訴訟成本。 國內用戶因為刹車失靈等問題導致車輛失控不幸摔傷的案例屢見不鮮, 相比國內用戶法律意識薄弱, 國外用戶大小事常常喜歡訴諸法律。 在海外的這種法律環境裡, 共用單車的任何過失造成的騎車者傷害都必將給共用單車企業帶來巨額的訴訟成本。

迎難而上,出海發展勢在必行

雖然海外市場阻力重重,但是出海仍然是目前中國共用單車企業謀求發展的必然選擇。

目前,共用單車上線僅一年多,就已經席捲全國各地,投放量已超千萬輛,國內市場趨於飽和。

國內共用單車企業梯隊已形成,摩拜和ofo以佔據近八成的市場份額穩居第一梯隊;以小鳴、 HelloBike 、永安行為代表的第二梯隊以差異化運營手段夾縫生存;更多同質化程度高、敵我難分的近30家共用單車企業在第三梯隊中垂死掙扎。隨著國內市場競爭的日益嚴峻,海外市場的爭奪成為了中國共用單車企業擴大競爭優勢、謀求商業發展的必然出路。

並且國內共用單車企業具有百億級資金加持、較低的單車成本、已積累多城市運營經驗等特點,在與全球共用單車領域的競爭中能夠發揮無可比擬的優勢。

海外挑戰無窮,共用車企仍有機會

目前中國共用單車出海,仍將大規模處於摸索的階段,面臨著諸多的困難和挑戰,但同時,這也正是國內共用單車企業搶佔國際市場的先機。因此,國內共用單車企業在出海時更應該考慮到各國之間的市場差異,及時進行回饋和調整,放棄資本驅動的“蒙眼狂奔”之勢,以穩紮穩打的策略,深深紮根於海外市場。以星星之火,燎海外市場之原。

共用單車的任何過失造成的騎車者傷害都必將給共用單車企業帶來巨額的訴訟成本。

迎難而上,出海發展勢在必行

雖然海外市場阻力重重,但是出海仍然是目前中國共用單車企業謀求發展的必然選擇。

目前,共用單車上線僅一年多,就已經席捲全國各地,投放量已超千萬輛,國內市場趨於飽和。

國內共用單車企業梯隊已形成,摩拜和ofo以佔據近八成的市場份額穩居第一梯隊;以小鳴、 HelloBike 、永安行為代表的第二梯隊以差異化運營手段夾縫生存;更多同質化程度高、敵我難分的近30家共用單車企業在第三梯隊中垂死掙扎。隨著國內市場競爭的日益嚴峻,海外市場的爭奪成為了中國共用單車企業擴大競爭優勢、謀求商業發展的必然出路。

並且國內共用單車企業具有百億級資金加持、較低的單車成本、已積累多城市運營經驗等特點,在與全球共用單車領域的競爭中能夠發揮無可比擬的優勢。

海外挑戰無窮,共用車企仍有機會

目前中國共用單車出海,仍將大規模處於摸索的階段,面臨著諸多的困難和挑戰,但同時,這也正是國內共用單車企業搶佔國際市場的先機。因此,國內共用單車企業在出海時更應該考慮到各國之間的市場差異,及時進行回饋和調整,放棄資本驅動的“蒙眼狂奔”之勢,以穩紮穩打的策略,深深紮根於海外市場。以星星之火,燎海外市場之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