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中國多部門協同配合密織“天網” 海外追逃追贓成效顯著

原標題:【砥礪奮進的五年】中國多部門協同配合密織“天網” 海外追逃追贓成效顯著

國際線上報導(記者翟磊):7月的最後一天,外逃美國19年的“百名紅通人員”黃紅回國投案,成為中國公佈“百名紅通人員”名單後第43名歸案人員,而黃紅投案回國的時間距上一名“紅通人員”投案時間僅有不到三天時間!十八大以來,中國的反貪腐行動進入新階段,海外追逃追贓與國內強力反腐相呼應。 中國公安、司法、金融和外交機構協同配合,共同編織追逃追贓的法網,有力震懾了貪腐和經濟犯罪分子,海外追逃追贓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犯罪嫌疑人楊秀珠,我們是浙江省人民檢察院反貪局的工作人員,現在依法對你宣佈逮捕。 這是逮捕證。 ”2016年11月16日,“百名紅通人員”頭號嫌犯楊秀珠回國投案自首,就在楊秀珠投案自首的4天前,外逃15年的“紅通人員”5號嫌犯閆永明從紐西蘭回國自首。 如此高效、頻密的節奏成為2016年中國開展反腐敗追逃追贓工作的一個縮影。 時任中央追逃辦負責人、中央紀委國際合作局局長劉建超在總結2016年中國境外追逃追贓“戰績”時表示:“截至11月,‘天網’行動共從70多個國家和地區追回908人,其中外逃國家工作人員122人,追回贓款23.12億元,百名紅通人員19人。 新增外逃人數進一步下降。 2014年全面啟動追逃追贓行動以來,一共追回2442人,追贓總額85.42億元。

劉建超提到的“天網”行動始於2015年。 這一年年初,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首次將海外追逃追贓列為年度重點反貪任務,並作出明確佈署,中國執政黨開展的海外追逃追贓大幕強勢開啟。 時任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國際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負責人黃樹賢表示:“一要建立外逃資訊統計報告制度,要做到情況明、數位准。 二要組織重大個案的追逃,盯住個案,掛牌督辦;三要加強國際合作;四要明確各地各個部門職責,加強協同配合,要對外逃腐敗分子一追到底,決不讓他們逍遙法外!”

在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的統一部署下,2015年3月,針對外逃腐敗分子的“天網”行動正式啟動。 “天網”之下,則包括公安部牽頭的“獵狐2015”、最高人民檢察院牽頭的職務犯罪國際追逃追贓專項行動、中國人民銀行開展的打擊向境外轉移贓款專項行動等多個子行動;同年4月,國際刑警組織中國國家中心局首次集中公佈了針對百名外逃人員的紅色通緝令。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表示,“天網”行動的特點是多部門協同配合,對外逃貪官實施精確打擊。 莊德水說:“需要發揮各個反貪主體作用,與國外相關政府部門開展合作,阻斷貪官外逃,同時對潛藏在國外的外逃貪官的住處、行蹤以及相關資訊進行全面掌握,進行精確打擊。 ”

多部門協同行動成為中國新一輪海外追逃追贓工作的顯著特點,不僅從中央到省、市以及部分縣均設立追逃辦,而且由負責紀檢、司法、執法、安全、外交、金融等多個部門聯合展開協同。

與此同時,中國的海外追逃追贓國際合作不斷取得新突破:僅過去的2016年裡,中國與加拿大簽訂關於分享和返還被追繳資產的協定,這是中方在追繳犯罪所得領域對外締結的第一個專門協定;中國第一次從法國引渡外逃人員;第一次與東盟在反腐敗領域開展合作項目。 而在相繼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APEC)、20國集團(G20)等大型國際性會議上,反腐敗國際合作穩步推進,中國通過積極參與規則制定,正在推動追逃追贓成為國際共識。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表示,國際反腐敗網路的形成對中國具有重要意義,他說:“建立一個國際反腐敗網路對中國來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信號,證明我們國家的反腐敗已經全面的、系統的、規模化的走向了國際合作過程。 ”

在海外追逃追贓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未來如何更加有效扼制貪官外逃、贓款外流?在反腐問題專家莊德水看來,預防機制的完善將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要發揮公安、檢察、工商、銀行、海關的作用,通過人員的管理、護照的管理以及資金的監控來預防貪官的外逃,同時也對官員的日常行為形成有效的監控,防止他們通過各種方式來隱匿資產、轉移資產,甚至去辦假護照、假身份證。 我們不僅要在國際上佈置天網,讓貪官逃無可逃,也要在國內也布下天網,把貪官阻斷在國門之內。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