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八成受訪家長給孩子報班,暑假成孩子“第三學期”

暑假已經過半, 對於不少孩子來說,

暑假卻並不完全屬於自己。

除了玩耍放鬆, 他們的暑假變成了“第三學期”,

上各種各樣的培訓班,

成為孩子們躲不掉的“任務”。

“為什麼爸爸媽媽放假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可我們放假了卻還要上課呢?”小學生果果說。

記者在小範圍展開問卷調查, 160名受訪家長中, 有八成多給孩子報了暑期班, 近六成花費在3000元以下。 有近五成的孩子要花兩周到一個月的時間上課.

調查

五成家長選擇市場培訓機構

一成豪擲萬元

日前, 廣州日報根據學生暑期報班情況進行了小範圍調查, 在160名受訪者中, 八成多的家長稱給孩子報了培訓班。 其中報讀1個或者以上的家長占比六成, 有16.25%的家長甚至給孩子報了3個以上的培訓班。

在報班類型上, 報讀文藝類、課外學科輔導班或提高班、體育類的家長不相上下, 其中最多的是文藝類。

約五成的家長選擇了市場上的培訓機構。

25%的家長報上了物美價廉的少年宮等公共機構。 而讓孩子在民辦公益機構或者其他途徑進行培訓的, 占比約為25%。

時長方面, 家長們更願意勞逸結合, 20%的家長表示, 孩子上了兩周以內的培訓班, 41.88%的家長表示孩子上了兩周到1個月, 38.12%的家長表示孩子上培訓班的時間長達1個月以上。

32.50%的家長稱暑假報班花費1000元至3000元, 17.50%的家長花費達3000元到5000元, 9.37%的家長花費達萬元以上。

現象1

班上4/5的孩子都在上補習班

從7月中旬開始, 即將升上小學三年級的輝輝就在家附近的補習機構開始了為期兩周的“第三學期”。 每天上語、數、英三門課程, 總共2000多元。 每天六小時, 上午四小時、下午兩小時, 中午回家吃飯。 “我絕對不是那種要讓孩子超前學、焦慮的媽媽,

他基礎不行, 成績不好, 我們就是有針對性地補課。 ”輝輝的媽媽程女士說。 在媽媽口中“成績不好”的輝輝, 在期末考中, 語文得了94分, 數學是99.5分。 “二年級這個分數, 就是成績不好啊, 他們班上90%的孩子都是99分以上的。 而且他們用的試卷比區統考的簡單多了。 如果拿統考的卷子給他做, 可能80分都拿不到。 ”程女士抱怨, 老師教的內容太簡單, 孩子到了校外就比不過別人了, 班上4/5的孩子都在利用暑假補課。

對於暑假補課, 輝輝並不十分抗拒。 “補課和玩可以選的話, 那肯定是玩啦。 不過好多同學都在上課, 也沒什麼人陪我玩, 一個人在家挺無聊的, 媽媽和外婆會要求我學習, 我還是去課外班和小朋友們一起學好了。

”輝輝說。

除了補學科知識, 還要補體育。 語數英的補習結束後, 程女士又花了1700元, 給輝輝報了十節課的籃球班。 “他投籃不行, 上學期體育課考投籃, 他居然一個都投不進去。 ”程女士說。 對於暑假變成“第三學期”, 程女士也很無奈。 “暑假不好好補, 到了開學又得跟不上了, 形成惡性循環。 兩個月的暑假, 除了出去旅遊, 其他時間也不知道該幹什麼。 不去上課其實也是虛度, 天天在家打遊戲, 還不如去學點東西。 ”程女士說。

現象2

少年宮是不少家長首選

卻很難報上名

小學生們補課忙, 幼稚園的孩子也不輕鬆。 市民李先生的女兒今年9月入讀小學一年級, 從幼稚園大班的下學期開始, 他就持續關注少年宮的招生資訊。 “入學後的拼音和寫字是兩大難點,

不提前準備一下, 心裡沒底。 ”李先生說。 於是, 他決定給孩子報讀少年宮的拼音及書法的暑期班。

“二宮(廣州市第二少年宮)離家比較近, 交通又方便, 下了課還可以去旁邊的市圖書館和省博物館給孩子‘充充電’。 ”李先生在少年宮官網給孩子報了“暑期短訓拼音入門班”和“硬筆入門暑期班”, 可兩門都未中簽。

李先生覺得部分課程在補錄環節可能會有剩餘學位。 補錄當天, 李先生和孩子的爺爺早早來到廣州市第二少年宮。 他發現, 儘管時間很早, 現場參與補錄的家長隊伍卻已經排成了人龍, “我在四樓排隊, 前面大概排了50多名家長”。 8時30分補錄正式開始, 約10分鐘左右, 負責報名的老師喊話:拼音入門班學位已滿。

這時,爺爺打來電話說排到了硬筆班,李先生趕忙小跑到3樓繳費。“硬筆入門暑期班”的費用是315元,但李先生認為,價格倒不是他考慮的首要因素,“市面上的暑期培訓班魚龍混雜,自己沒有時間和能力去一一鑒別,各級少年宮無疑是首選。”

到7月底,12節課程已經上完,“孩子上大班時就喜歡描描畫畫,時不時還寫幾個字拿給我們炫耀一番,所以對上硬筆課程並無抵觸,反而樂在其中。”李先生說,他打算給孩子買一本字帖,順勢強化一下,為小學打好基礎。

記者瞭解到,像李先生這樣利用暑假給孩子做幼小銜接的家長不在少數。卓越巧問的夏明飛老師介紹,今年報讀幼小銜接的小朋友比去年暑假增加了一倍。目前幼小銜接班分為兩種,一種是全日的五周集訓班,屬於全方位能力的培養,提前適應小學生活。一種是拼音班,主要是為了避免小朋友在學拼音的時候跟不上,囫圇吞棗。

現象3

豪氣媽媽為兒報班擲近萬元

相比李先生,梁女士在報班上可謂“豪氣”。兒子奔奔9月份將升上幼稚園大班,基本整個暑期都在上各種課。7月中旬上語言課和國畫課,兩個班的費用加起來2000多元,7月底到8月底在珠江新城上英語全日托班,花費5800元。家住市二宮附近的他們,每天往返于珠江新城也算得上“山長水遠”。“早上時間緊,只能打車送過去,叫車的話,早高峰調價單程可能要45元左右,20天光車費就是900元。”梁女士算了一筆賬,報班加交通費,一個暑假要花費9000元左右。“五歲多的孩子,在家裡根本待不住,要麼天天看電視、要麼把家裡翻得亂七八糟。戶外運動又曬又熱,只能送到有空調的興趣班。”梁女士表示,自己工作忙,除了週末,平時基本沒時間陪伴孩子。如果不送去培訓班,兩個月就荒廢了。

現象4

小學高年級報班較少

記者調查發現,給孩子報班的大多是幼稚園或者是小學低年級的家長,而孩子上小學高年級或者中學的家長,有相當一部分並沒有給孩子報班。

“孩子大了更有自己的主見,很難強迫報班了。大一點的孩子去上培訓班,基本都是自願的,起碼不抗拒。小一點的孩子,很多都是因為家長沒有時間陪伴,索性送到培訓班了。”陳女士說,女兒9月就要升入六年級。暑假開始之前,她就和女兒商量,暑假要不要去上課。女兒表示不想去,寧願在家裡看書。

“家裡請了鐘點工阿姨,我們上班的時間,阿姨在家裡搞衛生和做飯,她的吃飯問題解決了,我們就不操心了。”陳女士說,女兒一直比較自覺,也靜得下來。上學的時候課業比較緊張,晚上還要去機構培優,自由閱讀時間並不多,既然孩子想利用暑假好好讀幾本書,作為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意願。

心理專家

報班熱其實是家長自己焦慮

兒童心理專家、天河省實心理老師李巍表示,假期報班熱,一方面是因為很多家長無暇看護,另一方面跟家長普遍的焦慮氛圍有關。一些家長認為孩子期末考試考90多分仍算成績不好、基礎不牢,其實並不是孩子真的差,而是家長認為孩子並沒有符合自己內心的期待,所以希望通過假期報班、“進補”來解決問題,讓孩子符合自己的期待。

還有一些家長,是擔心孩子未來會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又或者擔心孩子自己難以面對挫折,為了避免自己的失望和孩子要面臨的挫折感,就提前做好計畫和準備,才會覺得安心。但事實上,孩子在經歷挫折和失敗的過程中,會經歷許多,體會到憤怒、哀傷、自我懷疑和恢復的過程,如果缺少這個過程,那會造成看似孩子的成長很順利,但實際上可能失去了鍛煉抗挫力的機會。

“對孩子假期補課或者超前學,也不應該一棒子打死,關鍵還是要尊重孩子的意願,而不是由家長強迫。如果孩子自己有比較強的好勝心,或者做事情很有計劃,願意提前準備,那麼家長為孩子提供條件也無可厚非。”李巍提醒,在這個過程中,家長還應該正確引導,不要讓孩子認為很多事情可以通過上補習班或者各種培訓班解決。同時,“孩子願意”的前提,也不應該是家長以“你不學你就比別人差,你自己看著辦”之類的言語引導,通過製造孩子的焦慮情緒讓孩子願意。“人生更多的是長跑,暑假是屬於孩子的,家長應該把時間交還給孩子,畢竟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沒必要把孩子逼得那麼緊。”李巍說。

這時,爺爺打來電話說排到了硬筆班,李先生趕忙小跑到3樓繳費。“硬筆入門暑期班”的費用是315元,但李先生認為,價格倒不是他考慮的首要因素,“市面上的暑期培訓班魚龍混雜,自己沒有時間和能力去一一鑒別,各級少年宮無疑是首選。”

到7月底,12節課程已經上完,“孩子上大班時就喜歡描描畫畫,時不時還寫幾個字拿給我們炫耀一番,所以對上硬筆課程並無抵觸,反而樂在其中。”李先生說,他打算給孩子買一本字帖,順勢強化一下,為小學打好基礎。

記者瞭解到,像李先生這樣利用暑假給孩子做幼小銜接的家長不在少數。卓越巧問的夏明飛老師介紹,今年報讀幼小銜接的小朋友比去年暑假增加了一倍。目前幼小銜接班分為兩種,一種是全日的五周集訓班,屬於全方位能力的培養,提前適應小學生活。一種是拼音班,主要是為了避免小朋友在學拼音的時候跟不上,囫圇吞棗。

現象3

豪氣媽媽為兒報班擲近萬元

相比李先生,梁女士在報班上可謂“豪氣”。兒子奔奔9月份將升上幼稚園大班,基本整個暑期都在上各種課。7月中旬上語言課和國畫課,兩個班的費用加起來2000多元,7月底到8月底在珠江新城上英語全日托班,花費5800元。家住市二宮附近的他們,每天往返于珠江新城也算得上“山長水遠”。“早上時間緊,只能打車送過去,叫車的話,早高峰調價單程可能要45元左右,20天光車費就是900元。”梁女士算了一筆賬,報班加交通費,一個暑假要花費9000元左右。“五歲多的孩子,在家裡根本待不住,要麼天天看電視、要麼把家裡翻得亂七八糟。戶外運動又曬又熱,只能送到有空調的興趣班。”梁女士表示,自己工作忙,除了週末,平時基本沒時間陪伴孩子。如果不送去培訓班,兩個月就荒廢了。

現象4

小學高年級報班較少

記者調查發現,給孩子報班的大多是幼稚園或者是小學低年級的家長,而孩子上小學高年級或者中學的家長,有相當一部分並沒有給孩子報班。

“孩子大了更有自己的主見,很難強迫報班了。大一點的孩子去上培訓班,基本都是自願的,起碼不抗拒。小一點的孩子,很多都是因為家長沒有時間陪伴,索性送到培訓班了。”陳女士說,女兒9月就要升入六年級。暑假開始之前,她就和女兒商量,暑假要不要去上課。女兒表示不想去,寧願在家裡看書。

“家裡請了鐘點工阿姨,我們上班的時間,阿姨在家裡搞衛生和做飯,她的吃飯問題解決了,我們就不操心了。”陳女士說,女兒一直比較自覺,也靜得下來。上學的時候課業比較緊張,晚上還要去機構培優,自由閱讀時間並不多,既然孩子想利用暑假好好讀幾本書,作為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意願。

心理專家

報班熱其實是家長自己焦慮

兒童心理專家、天河省實心理老師李巍表示,假期報班熱,一方面是因為很多家長無暇看護,另一方面跟家長普遍的焦慮氛圍有關。一些家長認為孩子期末考試考90多分仍算成績不好、基礎不牢,其實並不是孩子真的差,而是家長認為孩子並沒有符合自己內心的期待,所以希望通過假期報班、“進補”來解決問題,讓孩子符合自己的期待。

還有一些家長,是擔心孩子未來會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又或者擔心孩子自己難以面對挫折,為了避免自己的失望和孩子要面臨的挫折感,就提前做好計畫和準備,才會覺得安心。但事實上,孩子在經歷挫折和失敗的過程中,會經歷許多,體會到憤怒、哀傷、自我懷疑和恢復的過程,如果缺少這個過程,那會造成看似孩子的成長很順利,但實際上可能失去了鍛煉抗挫力的機會。

“對孩子假期補課或者超前學,也不應該一棒子打死,關鍵還是要尊重孩子的意願,而不是由家長強迫。如果孩子自己有比較強的好勝心,或者做事情很有計劃,願意提前準備,那麼家長為孩子提供條件也無可厚非。”李巍提醒,在這個過程中,家長還應該正確引導,不要讓孩子認為很多事情可以通過上補習班或者各種培訓班解決。同時,“孩子願意”的前提,也不應該是家長以“你不學你就比別人差,你自己看著辦”之類的言語引導,通過製造孩子的焦慮情緒讓孩子願意。“人生更多的是長跑,暑假是屬於孩子的,家長應該把時間交還給孩子,畢竟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沒必要把孩子逼得那麼緊。”李巍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