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就醫搜|常掛在嘴邊的“內分泌失調”,究竟是什麼?

人體的內分泌, 真是神奇的東西, 雖然它看不見又摸不著, 但就在我們的眼皮底下, 悄悄地發生著各種化學變化。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

身邊小夥伴們會將所有出現在自己身上的奇怪現象歸咎於“內分泌失調”:

皮膚變差了也是失調

月經不准了也是失調

吃多了也失調

吃不下也失調

……

所謂成也失調, 敗也失調。 神奇的內分泌, 可以一夜間讓你容光煥發, 更可能在一夕之間害你紅顏變白頭。 到底內分泌是如何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什麼樣的表現才能夠讓小夥伴們理直氣壯地說自己是“內分泌失調”呢?

“內分泌失調”到底是什麼?

內分泌系統就像是個總指揮, 與神經系統搭檔一起調節激素的分泌, 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 對於人和生命而言都非常的重要。 當本該正常分泌的激素突然變多或者變少, 就會打破這種平衡狀態, 這就是內分泌失調。

對於健康人而言, 身體中的內分泌系統所分泌的激素往往處於平衡的水準。 但是倘若內分泌系統分泌的激素太多或者太少, 就會導致新陳代謝的紊亂, 繼而引發精神、情緒、皮膚等方面的疾病, 這便是內分泌失調。

內分泌失調的原因

營養不良

人體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就必須有足夠的營養。 經常不按時吃飯或者節食減肥容易造成身體營養攝入不足, 不良的飲食習慣是內分泌失調的常見誘因。

不良的作息習慣

加班熬夜、聚會夜生活會影響女性的排卵週期, 引起月經不規律。 所以應節制夜生活,

保證充足的睡眠, 按時作息, 做到勞逸結合。 只有生活規律才能使內分泌恢復正常。

情緒因素

長期處於壓力過大、緊張的情緒中,也是會導致內分泌失調, 還可能對排卵產生一定的影響。 所以女性朋友要學會減輕自己的壓力, 保持舒暢的心情。

年齡因素

人體的內分泌調節機制會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而一起老化, 年紀越大, 內分泌系統越容易失靈或者出現故障。

遺傳因素

不排除某些人內分泌失調是受到了遺傳的影響。

環境因素

氣溫的變化容易讓處在特殊時期的女性生病, 改變其身體的內環境, 比如孕婦、經期婦女等等。 還有日益嚴重的污染、輻射等也是內分泌失調的“兇手”, 人體攝入這些有害物質後, 內環境會發生一系列化學反應,

從而發生質的變化。

疾病因素

女性患上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綜合症、高泌乳素血症等疾病, 也會對正常的內分泌造成影響, 導致內分泌失調的出現。

內分泌失調的症狀

皮膚狀況惡化

對於男性來說, 比較明顯的就是長青春痘和痤瘡。 青春期的少年正值生長發育的高峰期,內分泌系統的工作量非常大,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出現失誤是常有的事情。男孩子體內的雄性激素分泌增加會刺激毛囊的發育和皮脂的分泌,大量的分泌物如果堵塞在了毛孔,就會長痘痘和痤瘡。

對於女性來說,會出現臉色暗沉、色斑、豆豆、麥粒腫、黑頭等常見的皮膚問題,光靠一些護膚品和化妝品無法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大姨媽”不按套路出牌

大多數女性月經週期為21~35 天,一般不會遲到或者早退得太離譜。如果每個月的例假來得都不准,甚至是連續幾個月“大姨媽”都沒來,那可能是某些激素在“搗亂”。比如懷孕或者絕經,激素水準就變了;又或者精神緊張、壓力山大,激素也會波動;而且很多疾病可以導致體內激素的改變,比如“多囊卵巢綜合征”,或是腦垂體的問題等等。

當然,把所有的“月經不調”全都歸罪於激素是不科學的,還有些其他的原因也會使月經變得不規律,比如放置子宮內節育器,或者某些子宮內膜的疾病。所以,當發現自己的月經不調時,建議及時去看醫生,畢竟只靠自己是鑒定不出原因的。

更年期提前

更年期提前出現與內分泌紊亂關係密切。內分泌紊亂是指維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須的各種激素及神經系統之間的平衡遭到破壞,就有可能波及主管生育的內分泌激素。

乳房疾病

乳房脹痛、乳腺增生等乳房疾病與體內多種內分泌激素失調有關,如雌激素水準增高或相對增高,或乳腺組織雌激素受體對雌激素敏感度增高等。

體毛生長不正常

男性體內的雄性激素很多而雌性激素較少,所以男人的體毛比女人要重的多,當內分泌失調影響到這兩種激素在體內的分泌時,就有可能出現男性體毛過少或女性體毛猛增的現象,九成以上女性多毛的致病原因是體內雄性激素升高。

脾氣急躁

有的人脾氣比較暴躁,會控制不住發火的欲望,情緒波動非常的大,就像是急火攻心一般,還常常出汗。這樣的人也可能是內分泌出現的紊亂(尤其是甲狀腺功能亢進)導致的,不要當作性格問題最後不了了之。

肥胖

對於肥胖的男女來說,不良的飲食習慣是造成內分泌失調的根本原因。偏食、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暴飲暴食等等,都會影響內分泌系統的正常工作。有的人會抱怨,為什麼自己“喝涼水都長肉”,其實這是你的身體內部出了問題,不及時調理還會繼續胖下去。

不孕症

各種內分泌功能失調引起的排卵障礙都會直接造成分泌失調性不孕,主要包括雄激素過多,雄激素缺乏,雄激素功能異常等疾病。

腸胃問題

在我們內臟器官的細胞上,有一群列隊整齊的“士兵”,我們稱之為“受體”,它們可以接收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指令”並及時作出反應。

當雌孕激素水準升高或降低時,胃腸道可能就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說腹瀉、胃痛、腹脹或者反胃等,讓人吃也吃不痛快。

“擰不開瓶蓋”的乏力

乏力其實是內分泌失調最常見的症狀。比如孕激素,過多了就會讓人昏昏欲睡,或者,如果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素太少了,也讓人感覺到乏力。這個問題,在醫院抽個血就能查出來到底是哪裡出問題了,然後再有針對性的進行治療。

小孩個子長不高

矮小是一種複雜的內分泌疾病,與生長激素缺乏或分泌不足、遺傳、營養、代謝、神經、內分泌等有密切的關係,但最近研究發現,矮小與現代社會生活方式也有緊密聯繫,如環境中存在類激素污染物、攝入含有性激素的食物或藥物、社會心理因素、腦部疾病等都是影響孩子生長發育的禍首。

近年來由於洗滌劑、農藥、塑膠工業原料及其降解產物向環境排放,一系列的環境類激素開始污染自然界。這些污染物經過某些途徑如水源、食物對人體產生危害,一旦被兒童攝入體內就會干擾機體的內分泌系統。

內分泌失調的檢查手段

內分泌失調是一個大概念,它並不是一個單一的疾病。它包括性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胰島素、甲狀腺素等方面的失調,所有的激素出現異常都可以稱為內分泌失調。臨床上一般可通過內分泌六項檢查來判斷人體是否內分泌失調。

內分泌檢查實際上就是看LH(黃體生成素)、FSH(促卵泡激素)、PRL(催乳素)、PROG(黃體脂酮素)、E2(雌激素睾酮)這幾項指標激素分泌水準是否正常。

促卵泡成熟激素(FSH)

是垂體前葉嗜鹼性細胞分泌的一種糖蛋白激素,其主要功能是卵巢的卵泡發育和成熟。血FSH的濃度,在排卵前期為1.5-10U/L,排卵期8-20U/L,排卵後期2-10U/L。FSH值低見於雌、孕激素治療期間、希罕氏綜合征等。FSH值高見於卵巢早衰、卵巢不敏感綜合征、原發性閉經等。

促黃體生成素(LH)

也是垂體前葉嗜鹼性細胞分泌的一種糖原蛋白激素。主要功能是促進排卵,形成黃體分泌激素。血LH濃度,在排卵前期2-15U/L,排卵期20-100U/L,排卵後期4-10U/L。低於5U/L比較可靠地提示促性腺激素功能低下,見於希罕氏綜合征。高FSH如再加高LH,則卵巢功能衰竭已十分肯定。LH/FSH>=3,則是診斷多囊卵巢綜合征的依據之一。

催乳素(PRL)

由垂體前葉嗜酸性細胞之一的泌乳滋養細胞分泌,是一種單純的蛋白質激素,主要功能是促進乳腺的增生及乳汁的生成和排乳。在非哺乳期,血PR1正常值為0.08-0.92nmol/L。高於1.0nmol/L即為高催乳素血症。

雌二醇(E2)

由卵巢的卵泡分泌。主要功能是使子宮內腺生長成增殖期,促進女性第二性征的發育。血E2的濃度在排卵期為48-52lpmol/L,排卵期370-1835pmol/L,排卵後期272-793pmol/L。低值見於卵巢功能低下、卵巢功能早衰、席漢綜合征。

孕酮(P)

由卵巢的黃體分泌。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宮內膜從增殖期轉變為分泌期。血P濃度在排卵前期為0-4.8mnol/L,排卵後期7.6-97.6nmol/L。排卵後期血P值低,見於黃體功能不全、排卵型子宮功能失調性出血。

睾酮(T)

女性體內睾酮,50%由外周雄烯二酮轉化而來,25%為腎上腺皮質所分泌,僅25%來自卵巢。主要功能是促進陰蒂、陰唇和陰阜的發育,對雄激素有拮抗作用,對全身代謝有一定影響。女性血漿睾酮水準在0.7-2.1nmol/L,T值高,稱高睾酮血症,可引起女性不育。

內分泌失調應如何調理?

飲食調理

飲食的結構要合理、品種要多樣、營養要全面均衡。女性多吃一些天然的食物,比如各類水果、蔬菜等;烹調用油以植物油為主,動物油為輔,以獲取更多的不飽和脂肪酸;儘量不要吃油炸食品、膨化食品、醃肉臘肉等烹飪方式不健康、化學成分比較複雜的食物。

此外,芝麻、花生、核桃等果實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對內分泌系統有很好的調節作用,建議在食療過程中多多食用。

精神調理

保持愉快、樂觀的情緒,保持平和的心態更有助於調節內分泌。日常生活中,學著去克服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努力地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儘量避免驚、怒、恐等一切不良精神刺激。

運動調理

每天抽出半個小時或者更多的時間去散散步,小跑幾圈,或者在家裡做做有氧健身操,等到自己的身體有些發熱,微微出汗就可以了。適量的運動除了可以幫助消耗熱量、減輕體重外,還能將氧氣帶到全身各部位,提升新陳代謝率、有效燃燒脂肪。

有氧運動是一種韻律性比較強的運動,強度適中,運動時間比較長,講求的是生理生的平衡狀態,比較適合需要調理內分泌系統的人。

作息調理

建立科學的生活規律,日常按時作息,保證每天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會導致新陳代謝失調。經常熬夜或作息不正常的人不僅老得特別快,健康也會嚴重受損,所以能不熬夜就儘量別熬夜吧!每晚睡眠4小時或不足4小時的人,身體新陳代謝在碳水化合物的處理上會出現問題。要提高睡眠品質,可以在上床睡覺之前的2--3小時內進行鍛煉,可使睡眠保持平穩。同時,在睡前泡個熱水澡或者喝杯熱牛奶也有好處。

排毒調理

注意保持大便、小便、汗腺的通暢,讓機體產生的一切廢物、毒素有通暢的排泄通道。注意及時補充飲水,重視便秘等症狀的防治。

性生活調理

許多研究結果顯示,性生活與女性內分泌系統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一些長期單身或者夫妻生活不和諧的女性更容易得乳腺增生、黃褐斑等內分泌方面的疾病。所以改善性生活的品質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於內分泌的調理。

藥物調理

必要時一定要去看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藥物調理身體。

想要瞭解更多的看病攻略,歡迎關注“就醫搜”微信公眾號,每天都會有實用的文章推送給您!

本文編自網路,不代表三甲醫院網觀點,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

青春期的少年正值生長發育的高峰期,內分泌系統的工作量非常大,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出現失誤是常有的事情。男孩子體內的雄性激素分泌增加會刺激毛囊的發育和皮脂的分泌,大量的分泌物如果堵塞在了毛孔,就會長痘痘和痤瘡。

對於女性來說,會出現臉色暗沉、色斑、豆豆、麥粒腫、黑頭等常見的皮膚問題,光靠一些護膚品和化妝品無法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大姨媽”不按套路出牌

大多數女性月經週期為21~35 天,一般不會遲到或者早退得太離譜。如果每個月的例假來得都不准,甚至是連續幾個月“大姨媽”都沒來,那可能是某些激素在“搗亂”。比如懷孕或者絕經,激素水準就變了;又或者精神緊張、壓力山大,激素也會波動;而且很多疾病可以導致體內激素的改變,比如“多囊卵巢綜合征”,或是腦垂體的問題等等。

當然,把所有的“月經不調”全都歸罪於激素是不科學的,還有些其他的原因也會使月經變得不規律,比如放置子宮內節育器,或者某些子宮內膜的疾病。所以,當發現自己的月經不調時,建議及時去看醫生,畢竟只靠自己是鑒定不出原因的。

更年期提前

更年期提前出現與內分泌紊亂關係密切。內分泌紊亂是指維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須的各種激素及神經系統之間的平衡遭到破壞,就有可能波及主管生育的內分泌激素。

乳房疾病

乳房脹痛、乳腺增生等乳房疾病與體內多種內分泌激素失調有關,如雌激素水準增高或相對增高,或乳腺組織雌激素受體對雌激素敏感度增高等。

體毛生長不正常

男性體內的雄性激素很多而雌性激素較少,所以男人的體毛比女人要重的多,當內分泌失調影響到這兩種激素在體內的分泌時,就有可能出現男性體毛過少或女性體毛猛增的現象,九成以上女性多毛的致病原因是體內雄性激素升高。

脾氣急躁

有的人脾氣比較暴躁,會控制不住發火的欲望,情緒波動非常的大,就像是急火攻心一般,還常常出汗。這樣的人也可能是內分泌出現的紊亂(尤其是甲狀腺功能亢進)導致的,不要當作性格問題最後不了了之。

肥胖

對於肥胖的男女來說,不良的飲食習慣是造成內分泌失調的根本原因。偏食、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暴飲暴食等等,都會影響內分泌系統的正常工作。有的人會抱怨,為什麼自己“喝涼水都長肉”,其實這是你的身體內部出了問題,不及時調理還會繼續胖下去。

不孕症

各種內分泌功能失調引起的排卵障礙都會直接造成分泌失調性不孕,主要包括雄激素過多,雄激素缺乏,雄激素功能異常等疾病。

腸胃問題

在我們內臟器官的細胞上,有一群列隊整齊的“士兵”,我們稱之為“受體”,它們可以接收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指令”並及時作出反應。

當雌孕激素水準升高或降低時,胃腸道可能就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說腹瀉、胃痛、腹脹或者反胃等,讓人吃也吃不痛快。

“擰不開瓶蓋”的乏力

乏力其實是內分泌失調最常見的症狀。比如孕激素,過多了就會讓人昏昏欲睡,或者,如果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素太少了,也讓人感覺到乏力。這個問題,在醫院抽個血就能查出來到底是哪裡出問題了,然後再有針對性的進行治療。

小孩個子長不高

矮小是一種複雜的內分泌疾病,與生長激素缺乏或分泌不足、遺傳、營養、代謝、神經、內分泌等有密切的關係,但最近研究發現,矮小與現代社會生活方式也有緊密聯繫,如環境中存在類激素污染物、攝入含有性激素的食物或藥物、社會心理因素、腦部疾病等都是影響孩子生長發育的禍首。

近年來由於洗滌劑、農藥、塑膠工業原料及其降解產物向環境排放,一系列的環境類激素開始污染自然界。這些污染物經過某些途徑如水源、食物對人體產生危害,一旦被兒童攝入體內就會干擾機體的內分泌系統。

內分泌失調的檢查手段

內分泌失調是一個大概念,它並不是一個單一的疾病。它包括性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胰島素、甲狀腺素等方面的失調,所有的激素出現異常都可以稱為內分泌失調。臨床上一般可通過內分泌六項檢查來判斷人體是否內分泌失調。

內分泌檢查實際上就是看LH(黃體生成素)、FSH(促卵泡激素)、PRL(催乳素)、PROG(黃體脂酮素)、E2(雌激素睾酮)這幾項指標激素分泌水準是否正常。

促卵泡成熟激素(FSH)

是垂體前葉嗜鹼性細胞分泌的一種糖蛋白激素,其主要功能是卵巢的卵泡發育和成熟。血FSH的濃度,在排卵前期為1.5-10U/L,排卵期8-20U/L,排卵後期2-10U/L。FSH值低見於雌、孕激素治療期間、希罕氏綜合征等。FSH值高見於卵巢早衰、卵巢不敏感綜合征、原發性閉經等。

促黃體生成素(LH)

也是垂體前葉嗜鹼性細胞分泌的一種糖原蛋白激素。主要功能是促進排卵,形成黃體分泌激素。血LH濃度,在排卵前期2-15U/L,排卵期20-100U/L,排卵後期4-10U/L。低於5U/L比較可靠地提示促性腺激素功能低下,見於希罕氏綜合征。高FSH如再加高LH,則卵巢功能衰竭已十分肯定。LH/FSH>=3,則是診斷多囊卵巢綜合征的依據之一。

催乳素(PRL)

由垂體前葉嗜酸性細胞之一的泌乳滋養細胞分泌,是一種單純的蛋白質激素,主要功能是促進乳腺的增生及乳汁的生成和排乳。在非哺乳期,血PR1正常值為0.08-0.92nmol/L。高於1.0nmol/L即為高催乳素血症。

雌二醇(E2)

由卵巢的卵泡分泌。主要功能是使子宮內腺生長成增殖期,促進女性第二性征的發育。血E2的濃度在排卵期為48-52lpmol/L,排卵期370-1835pmol/L,排卵後期272-793pmol/L。低值見於卵巢功能低下、卵巢功能早衰、席漢綜合征。

孕酮(P)

由卵巢的黃體分泌。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宮內膜從增殖期轉變為分泌期。血P濃度在排卵前期為0-4.8mnol/L,排卵後期7.6-97.6nmol/L。排卵後期血P值低,見於黃體功能不全、排卵型子宮功能失調性出血。

睾酮(T)

女性體內睾酮,50%由外周雄烯二酮轉化而來,25%為腎上腺皮質所分泌,僅25%來自卵巢。主要功能是促進陰蒂、陰唇和陰阜的發育,對雄激素有拮抗作用,對全身代謝有一定影響。女性血漿睾酮水準在0.7-2.1nmol/L,T值高,稱高睾酮血症,可引起女性不育。

內分泌失調應如何調理?

飲食調理

飲食的結構要合理、品種要多樣、營養要全面均衡。女性多吃一些天然的食物,比如各類水果、蔬菜等;烹調用油以植物油為主,動物油為輔,以獲取更多的不飽和脂肪酸;儘量不要吃油炸食品、膨化食品、醃肉臘肉等烹飪方式不健康、化學成分比較複雜的食物。

此外,芝麻、花生、核桃等果實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對內分泌系統有很好的調節作用,建議在食療過程中多多食用。

精神調理

保持愉快、樂觀的情緒,保持平和的心態更有助於調節內分泌。日常生活中,學著去克服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努力地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儘量避免驚、怒、恐等一切不良精神刺激。

運動調理

每天抽出半個小時或者更多的時間去散散步,小跑幾圈,或者在家裡做做有氧健身操,等到自己的身體有些發熱,微微出汗就可以了。適量的運動除了可以幫助消耗熱量、減輕體重外,還能將氧氣帶到全身各部位,提升新陳代謝率、有效燃燒脂肪。

有氧運動是一種韻律性比較強的運動,強度適中,運動時間比較長,講求的是生理生的平衡狀態,比較適合需要調理內分泌系統的人。

作息調理

建立科學的生活規律,日常按時作息,保證每天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會導致新陳代謝失調。經常熬夜或作息不正常的人不僅老得特別快,健康也會嚴重受損,所以能不熬夜就儘量別熬夜吧!每晚睡眠4小時或不足4小時的人,身體新陳代謝在碳水化合物的處理上會出現問題。要提高睡眠品質,可以在上床睡覺之前的2--3小時內進行鍛煉,可使睡眠保持平穩。同時,在睡前泡個熱水澡或者喝杯熱牛奶也有好處。

排毒調理

注意保持大便、小便、汗腺的通暢,讓機體產生的一切廢物、毒素有通暢的排泄通道。注意及時補充飲水,重視便秘等症狀的防治。

性生活調理

許多研究結果顯示,性生活與女性內分泌系統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一些長期單身或者夫妻生活不和諧的女性更容易得乳腺增生、黃褐斑等內分泌方面的疾病。所以改善性生活的品質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於內分泌的調理。

藥物調理

必要時一定要去看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藥物調理身體。

想要瞭解更多的看病攻略,歡迎關注“就醫搜”微信公眾號,每天都會有實用的文章推送給您!

本文編自網路,不代表三甲醫院網觀點,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