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馬占文:一路奔波為百姓

8月4日, 同心縣丁塘鎮新華村富民養殖園區內, 67歲的馬銀山走出灘羊圈棚, 蹲在園區主幹道旁, 看著正在施工的下水管網工程。

“這是馬支書爭取來的項目, 我們有義務當好監工。 ”老馬說。

新華村過去無統一下水管網, 生活污水亂排影響著村子的“門面”。

雖然去年已到鎮政府任職, 但前任村支書馬占文不忘新華村百姓, 他多方爭取環保專案資金300余萬元, 建設9公里長的下水管網。 目前, 已完成部分主管道鋪設填埋, 正進行養殖園區管網建設。 “工程預計8月底竣工, 新華村人將過上更環保清潔的日子。 ”馬占文說。

連日來, 馬占文引導新華村改造舊村部。 “新打造的村部有黨建室、黨風廉政室、殘疾人康復室、衛生室、百姓議事室和政務服務室, 確保制度、負責人名單上牆, 群眾來辦事, 如何辦、找誰辦一目了然。 ”他說。

為讓農民享受與城裡人一樣的生活, 馬占文一路奔波。

1983年, 同心縣王團、張家原等5個鄉鎮的465戶群眾搬遷至新華村, 當地因貧困戶和殘疾人比例高、生態惡劣和髒亂差而被稱為“老鼠溝”。

馬占文在2000年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 他帶領“兩委”班子和群眾在勞務輸出、蘋果種植、肉牛養殖、招商引資、結構調整等方面找出路, 爭取項目支持。 村裡先後建起沼氣池250座、氨化池265個, 安裝太陽能灶113台、太陽能路燈296盞;修U型渠75公里, 打沉沙池水窖35眼;實施危窯危房改造165戶,

新修村級柏油路5.9公里、水泥硬化村道13公里……

2016年, 新華村農民人均收入9280元, 3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中, 已有33戶脫貧銷號, 剩餘5戶殘疾戶將實行政策兜底。 貧困戶馬自紅去年靠政府項目支持搞養殖, 養了15只羊、3頭牛, 全家人均純收入5000元。 貧困戶李彥福一家在村裡引進企業的辣椒基地從事田間管理, 人均純收入1.5萬元。

如今的新華村, 磚瓦房鱗次櫛比, 柏油路四通八達, 寬幅林帶列裝整齊, 善舉好人榜、文明孝順星等榜單張貼在宣傳牆上, 處處都是和順景象, 成為全區農村經濟發展樣板先進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