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黑鯊和支奴幹不算什麼“70年前中國絕世共軸縱列雙旋翼直升機”

在飛機的領域中, 直升機可謂是誕生的時候也挺早, 但是由於當時的戰爭理念問題卻一直都得不到重視的發展, 一直到了美越戰爭時期, 美軍面對著叢林戰爭, 地面載具效能大大被減弱, 隨即投入大量的直升機進行短距離蛙跳作戰, 這也是直升機在戰爭舞臺上的真正輝煌的開端。

在現代直升機界中, 俄羅斯的共軸雙旋翼卡系列直升機和美國的支奴幹縱列式雙旋翼直升機, 它們憑藉著其獨一無二特殊的設計結構, 一直都是直升機研發領域的一個傳奇, 但是殊不知中國在二戰時期也著手研發直升機,

其最早期的就已經考慮到了共軸雙旋翼和縱列式雙旋翼的設計思路。

其實中國對直升機的最早的探索可以追溯的民國時期, 但是直到1945年隨著二戰的結束, 以朱家仁為核心的研發團隊, 根據國外的一些有關資料, 在現有的廠房,

設備, 技術支援儲備下, 摸索出了我們自己的直升機道路, “蜂鳥”甲型單座共軸雙旋翼直升機, 採用了獨特的共軸旋翼設計, 其整體機身較為流線, 在經過了失敗攻堅後1948年更為成熟的“蜂鳥”乙型共軸雙旋翼直升機順利出場, 並成功的進行了地面測試, 但是生不逢時的它, 由於一些原因被擱置, 最後只能從一些遺留下的資料中才能一睹它的芳容。

在“蜂鳥”共軸雙旋翼直升機之後, 朱家仁隨後並沒喲停止對直升機的研發, 1952年底, 全尺寸的CJC-3直升機成功誕生, 1953年6月10號成功進行首飛, 區別於之前的共軸設計, CJC-3直升機採用了在如今支奴幹上才能看到的, 縱列式雙旋翼設計, 隨後在經過了不斷的改進後於1955年8月11日再次試飛, 並成功的進行了後退, 橫飛, 原地後轉, 空中懸停等項目, 但該機還是存在了一些問題沒有完全解決, 最終由於一些原因, CJC-3直升機項目被終止。

直-5直升機, 是在當時米-4直升機的基礎上, 仿製而來, 1958年12月進行首飛, 1979年停產, 期間一共製造了545架, 算是開創了先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