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福壽螺冒充田螺,孕婦誤食致流產!2招教你識別福壽螺!

福壽螺威力這麼大, 到底能不能吃?它和大家平時食用的田螺海螺有什麼區別?作為消費者又該怎樣避免食用風險呢?

食用福壽螺易染寄生蟲, 沒熟透是關鍵

綠松鼠瞭解到, 福壽螺是外來入侵物種, 是一種淡水螺, 上世紀80年代引入國內。 比起國內的田螺, 福壽螺個體大、食性廣、適應性強、生長繁殖快、產量高。

食用未充分加熱的福壽螺, 可能引起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在人體內感染。

食用生的或加熱不徹底的福壽螺後可能被感染, 引起頭痛、發熱、頸部僵硬等症狀, 嚴重者可致癡呆, 甚至死亡。

福壽螺入侵地區.黑色三角是廣州管圓線蟲病例爆發區(圖片來自博物雜誌)

科信食品與營養資訊交流中心副主任鐘凱撰文稱,

淡水水產攜帶寄生蟲並不稀奇, 福壽螺攜帶寄生蟲也很正常。 但造成寄生蟲病的關鍵並不是福壽螺, 而是加工方式, 主要就是生食或半生食。 他解釋說, 在自然狀態下, 蛙、螺、魚、蝦是寄生蟲常見的中間宿主, 比如廣東、廣西最常見的寄生蟲病是肝吸蟲病, 就是吃淡水魚生造成的, 在順德特別普遍。

和其他魚蝦類水產品有所不同, 鐘凱表示福壽螺感染寄生蟲還有兩個原因。 一方面, 螺殼堅硬、厚實, 螺口角質比較硬, 導致湯汁很難進入螺肉。 螺旋形構造也不利於熱量傳導, 再加上福壽螺的個頭大, 不太容易燒透。 此外, 可能跟福壽螺的肉質比較老有關, 煮的時間太長口感會變差, 這也造成餐館更傾向於少燒一會兒。

只要充分加熱就能殺死寄生蟲,

因此福壽螺不是不能吃, 但要保證完全燒透。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食品安全五要點”非常明確, 其中有一條就是燒熟煮透, 這裡是指食物中心溫度達到70度。

福壽螺曾在北京、上海被禁售

其實, 早在2006年北京就爆發過一起吃福壽螺感染寄生蟲病的事件。

據當時人民日報報導, 全市確診的廣州管圓線蟲病病例已達70例。 而大部分患者都是在“蜀國演義”酒樓食用了“涼拌螺肉”和“麻辣福壽螺”之後, 感染發病。 經調查, 該酒樓用福壽螺替換了原來的海螺, 在加工工藝上存在問題, 導致寄生蟲沒有被完全殺死。

這一事件導致民眾對福壽螺產生警惕。 當時, 北京、上海都禁止了福壽螺的銷售, 西安也禁止餐館烹飪半生的福壽螺。

幾年後, 有媒體報導此項禁令放鬆。

2009年, 北京對福壽螺的禁令已經略有放鬆

目前, 成都市食藥監局在針對網友提出寬窄巷子售賣福壽螺的投訴中回應, 我國現行法律法規未明令禁止食品流通領域和餐飲業銷售福壽螺行為, 但食用未煮熟煮透的福壽螺可能寄生蟲感染, 所以必須煮熟煮透。 同時提醒廣大消費者, 福壽螺食用有風險, 消費時謹慎選擇。

截圖來自成都市食藥監

福壽螺、田螺消費提示

1.看外形區分福壽螺和普通。福壽螺和普通田螺外形有差別,福壽螺螺口大、螺塔矮,有縱紋。而田螺螺塔高、螺口小,尾部尖。福壽螺的外殼顏色呈黃色,田螺的外殼顏色則為青褐色。福壽螺消費需謹慎。

區分福壽螺和普通田螺

2.看肉色區分福壽螺和普通田螺。福壽螺的肉顏色較淺,多為黃白色,且可能有粉色蟲卵;而田螺的肉多為青褐色。

3.煮熟煮透,殺死寄生蟲。不管是福壽螺還是普通田螺都可能感染寄生蟲,所以在食用時確保煮熟煮透,即食物中心溫度要達到70度,確保殺死寄生蟲。

4.見到福壽螺也不必驚慌。由於福壽螺繁殖能力很強,經常在牆壁上看到它的蟲卵,雖然身為廣州管圓線蟲的宿主,但這種蟲皮膚接觸不會感染,只有吃生螺肉才會感染其中的寄生蟲,所以不必驚慌。

福壽螺蟲卵

部分資料來源飲食參考、博物雜誌

編輯 / 張曉榮

近期文章推薦

截圖來自成都市食藥監

福壽螺、田螺消費提示

1.看外形區分福壽螺和普通。福壽螺和普通田螺外形有差別,福壽螺螺口大、螺塔矮,有縱紋。而田螺螺塔高、螺口小,尾部尖。福壽螺的外殼顏色呈黃色,田螺的外殼顏色則為青褐色。福壽螺消費需謹慎。

區分福壽螺和普通田螺

2.看肉色區分福壽螺和普通田螺。福壽螺的肉顏色較淺,多為黃白色,且可能有粉色蟲卵;而田螺的肉多為青褐色。

3.煮熟煮透,殺死寄生蟲。不管是福壽螺還是普通田螺都可能感染寄生蟲,所以在食用時確保煮熟煮透,即食物中心溫度要達到70度,確保殺死寄生蟲。

4.見到福壽螺也不必驚慌。由於福壽螺繁殖能力很強,經常在牆壁上看到它的蟲卵,雖然身為廣州管圓線蟲的宿主,但這種蟲皮膚接觸不會感染,只有吃生螺肉才會感染其中的寄生蟲,所以不必驚慌。

福壽螺蟲卵

部分資料來源飲食參考、博物雜誌

編輯 / 張曉榮

近期文章推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