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禮在北京 讓出文明” 青年志願者“守護”斑馬線

“禮讓斑馬線”

法律義務 行為美德

機動車在斑馬線前不但不減速反而搶行, 已在不少地方成為群眾反映強烈的城市交通亂象。

這些年來, “禮讓斑馬線”裡的一個“禮”字, 活生生把法律義務降格成了道德責任。 好像在斑馬線面前, 機動車踩不踩刹車都是很自由的事情。 殊不知, 斑馬線前減速慢行並非高級的道德責任, 而是基本的法律義務。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 機動車行經斑馬線時應當減速行駛, 遇行人正在通行時應當停車讓行。 駕照考了, 常識學了, 有時候在斑馬線面前, 卻成了“誰牛誰先過”。

斑馬線是生命線, 卻難保生命安全。 據公安部交管局統計, 近三年來, 全國共在斑馬線上發生機動車與行人的交通事故1.4萬起, 造成3898人死亡, 其中機動車未按規定讓行導致的事故占了總量的90%。 倘若斑馬線前不減速反而搶行的“壞毛病”改不了, 概率上推算, 還會有多少人命喪斑馬線呢!

上週末, 15支朝氣蓬勃的青年志願者隊伍走上路口, 開展“禮在北京 讓出文明”的愛心斑馬線文明引導活動。

由北京日報社發起並與首都文明辦、團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市交管局、市交通委共同推出的“認領愛心斑馬線”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本市的各大“社區青年匯”積極參與認領, 組織青年志願者們利用週末時間, “守護”斑馬線, 開展文明引導活動。 目前, 已有十餘個“社區青年匯”認領了17個路口, 並於上週末在15個路口開展了文明引導活動。

8月5日早高峰, 6名建外SOHO現代城·社區青年匯社工組成的志願者隊伍來到朝陽區大望橋路口, “守護”斑馬線。 他們每人拿一面“禮讓斑馬線”小旗, 站上路口。 每當紅燈亮起, 便用旗子做出“擋”的姿勢, 示意行人等待;綠燈亮了, 左手向前比出“請”的姿勢, 讓行人通過。

週末沒有文明引導員的指導, 首次走上街頭進行交通引導的志願者們動作為何如此專業?

“雖說我們是第一次‘守護’斑馬線, 但在平時的工作中已經積累了大量參與志願活動的經驗,

提前還進行了專門的培訓。 ”建外SOHO現代城·社區青年匯督導田夢說, 社區青年匯先前開展的許多與城市治理相關的主題活動讓他們有章可循:

西城區牛友聯盟·社區青年匯組織的“發現牛街——定向城市治理”活動, 吸引了近百名青年按照預定線路出發, 開展共用單車碼放、垃圾分類、義務指路等活動;

順義區80後義工社·社區青年匯舉辦“當一天的你·換一生的愛”活動, 讓普通的青年人體驗了一天殘疾朋友的生活, 感受殘疾朋友生活的不易。

團市委基層組織建設部幹部葛西來告訴記者, 2017年起, 在北京共青團領導下, 全市社區青年匯聯合發起了“青年城市治理志願公益行動”專案, 社區青年匯社工帶領4000余名青年群眾參與了共用單車碼放、垃圾分類處理等一系列圍繞“服務社區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公益環保、志願服務活動。

最近, “認領愛心斑馬線”活動正式納入該項目中。

截至目前, 鬧市口路口、大望橋路口、西翠路路口等17個路口的愛心斑馬線相繼被社區青年匯認領。 “這次是社區青年匯的社工先來體驗、踩點, 下一步還要發動社區青年都來參與‘守護’斑馬線活動, 在城市文明的提升中體現青年的作用。 ”

有一個共識須待厘清:“禮讓斑馬線”,首先是法律義務,然後才是行為美德。從自行車王國走向汽車大國的時候,守護好斑馬線安全,汽車文明大國才會更有指望。

有一個共識須待厘清:“禮讓斑馬線”,首先是法律義務,然後才是行為美德。從自行車王國走向汽車大國的時候,守護好斑馬線安全,汽車文明大國才會更有指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