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蜂王”周必忠 大岩“開路人”

□本報通訊員謝從洋文/圖

周必忠房前屋後都是蜂箱。

周必忠是廟溪鄉大岩村2組的養蜂大戶, 現有蜜蜂80多群, 多的時候有100多群,

房子的四周就是他的養蜂基地。 走廊上、階沿上、圍牆上全是蜂桶, 桶裡蜜蜂來來往往, 飛進飛出甚是熱鬧, 採花的、含糖的……絡繹不絕。 周必忠沒事時經常在蜂桶邊轉悠, 當地人稱他為“蜂王”。

周必忠今年65歲, 他身材高大, 精神矍鑠, 談吐大方。 他告訴筆者, 養蜂的秘密在於勤。 蜜蜂是天底下最勤快的小生靈, 天剛濛濛亮, 蜜蜂就從蜂巢飛出, 去各處采花蜜, 有的來回要飛幾裡路, 有的甚至更長。 蜜蜂是最愛清潔的小動物, 養蜂人必須經常細心觀察, 發現蜂桶下面有殘存物, 必須馬上打掃、清理, 不然要累壞小蜜蜂, 它會將那些殘存物一點一點搬出, 這樣一來, 蜜蜂家裡家外勞作, 難免顧此失彼, 久而久之, 蜂桶就會生綿蟲, 一旦生了綿蟲,

蜜蜂就會被綿蟲危害, 越來越失去戰鬥力, 要麼逃跑, 要麼死亡, 這是一勤。

另外一勤就是勤換蜜源。 如果讓蜜蜂長期來回飛幾裡, 它的壽命將會很短暫的, 為了減少勞累, 延長壽命, 必須勤換蜜源。 如果天氣好, 蜜源豐盛, 一年可以產三次糖, 一次是油菜花糖, 第二次是棬花糖, 第三次是蕎花糖。 他的蜜蜂每次產糖在500斤左右, 三次一共在1500斤上下, 按市場價每斤100元, 一年的蜂蜜收入可達15萬元左右。

他告訴筆者, 今年想將產業擴大, 找一個開闊地, 蓋一個大型養蜂場, 把蜜蜂擴展到200群左右, 當一個真正的“蜂王”。 如果有人願意養蜂, 他可以免費提供技術指導。 在他的帶領下, 大岩養蜂的人越來越多。

除了“蜂王”以外, 周必忠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大岩村村民委員會主任,

人稱“群眾王”。

當地民間流傳了一句話“要想公路通, 去找周必忠”。 廟(溪)~(水流)池路全程9.5公里, 它是廟溪到鞍子的骨幹, 也是大岩村3000多人的“生命線”。

要想富, 先修路, 有了路, 不怕窮途和陌路。 廟池路從立項到毛路竣工花了兩年多時間, 周必忠帶領班子成員走村串戶, 起早摸黑, 給老百姓講政策, 說道理, 與老百姓交心談心, 終於解決了公路占地、房屋拆遷、祖墳搬遷等諸多問題。

在他的帶領下, 大岩村基本上解決了組組通路, 硬化了廟池路的前半段。 他表示, 廟池路的後半段爭取年底動工硬化, 他還計畫爭取資金把硬化路通到以前各村民小組, 甚至硬化到每戶, 他將把廟池路建成有公車通行的高規格村級路,

讓村民出行更方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