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立秋—高中地理解析“秋老虎”

“早立秋冷颼颼, 晚立秋熱死牛”,

“立秋過後, 還有‘秋老虎’在一頭”。

【高中地理】材料一 儘管已是“立秋”節氣, 但8月6日白天, 西北地方東南部、華北中南部、黃淮中西部、江淮大部、江漢、江南、華南中北部、四川盆地中東部、重慶等地有35℃以上的高溫天氣, 其中, 陝西南部、河南、湖北中西部、重慶大部、江南西部和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37~39℃, 局地可超過40℃(見圖1)。 中央氣象臺8月6日06時繼續發佈高溫黃色預警。

7日後, 副熱帶高壓逐漸南落, 高溫範圍有所減小, 強度減弱。

材料二 全國高溫區域預報圖

結合圖文材料分析2017年8月份我國部分地區高溫肆虐, 悶熱難耐的自然原因。

【考點】中國的天氣和氣候;中國東部季風區(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答案】

8月份隨著太陽直射點位於北半球,

我國大部分地區正午太陽高度較大, 白晝時間較長, 太陽輻射強度增強;

北緯30°附近, 受副熱帶高壓控制, 空氣下沉增溫;

天氣晴朗,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 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強;

(厄爾尼諾現象導致)大氣環流異常;

河流胡泊眾多, 蒸發旺盛, 空氣中水汽含量高。

【解析】

[分析]我國夏季南北普遍高溫, 原因是正午太陽高度達、白晝時間長。 從大氣環流角度看, 夏季副熱帶高氣壓帶北移, 影響我國, 尤其我國南方地區, 形成高溫。 我國西北地方高溫的主要原因是天氣晴朗,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 達到地面的太陽輻射強。 同時 , 我們還要考慮到8月份我國高溫的特殊原因, 正常情況下, 此時我國高溫天氣應逐漸減退,

不如此原因可能是“大氣環流異常”。

[點評]考查我國夏季高溫, 尤其南方地區高溫形成的原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