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李全順的“甜蜜事業”

李全順削去蜂盤上的蜂蠟。

翁龍航 通訊員 李兵 文/圖

見到李全順時, 他正在家裡搖蜜。 由於人手不夠, 為此, 他還專門請了兩個人來幫忙。

蜂盤從蜂箱取出來後, 李全順先用刀削去表層的蜂蠟, 然後將蜂盤放入分離機中勻速的搖了幾圈, 不一會兒, 蜂盤中的蜂蜜就被搖了出來。 搖完後, 又把蜂盤放回了蜂箱。 至此, 搖蜜就算結束了。

李全順介紹, 這次搖蜜, 是為了對蜂盤進行校正。 “有的蜂盤兩邊蜂蜜厚度不一樣, 我們就是通過搖蜜, 對蜂盤進行校正, 使蜂盤的兩邊蜂蜜厚度達到一樣。 ”

“今年是第一次搖, 能搖25公斤蜜, 然後到九、十月再搖第二次。 ”李全順一臉高興地說。

今年60歲的李全順, 是甯陝縣江口回族鎮竹山村船扒組人, 去年唯一的女兒出嫁後, 家裡就剩他一人了。

2005年, 李全順在擔任船扒組長組織村民修路時, 發生了意外, 石頭把他的大拇指砸傷了, 雖然及時送到醫院,

花了1萬元治療, 但是大拇指還是沒有保住, 留下了殘疾。 2015年, 由於換屆並考慮到自己年齡大, 無法勝任組長這個職務, 他向村上提出了申請, 辭去了組長之職。

2015年底, 李全順被評為貧困戶。 雖然被評為貧困戶, 但是李全順並沒有等著上級部門來幫, 而是自力更生, 想通過自己的勤勞脫貧。

此時, 為了讓村上貧困群眾脫貧, 竹山村結合自身實際, 發展起了養蜂產業。 “我們村上有養蜂的條件, 加上養蜂不需要多麼大的勞力, 我們就問他想不想養蜂。 ”村支書丁甯介紹道。

“雖然咱年齡大了, 現在國家政策好, 但是不能什麼都靠國家, 脫貧還是需要自己努力往前奔才行。 村上問我後, 我想了一下, 決定養蜂。 ”李全順說。

說幹就幹,

去年, 他從廣貨街鎮沙坪村、城關鎮腰竹溝買回來15箱老式蜂桶, 從此開始了養蜂。

“村上組織給我們培訓, 包幫我們村上的林業局也組織我們進行培訓。 ”李全順說, “今年上半年就已經培訓了6次, 還組織我們去城關鎮旬陽壩、江口鎮冷水溝參觀學習。 ”

“第一年不能全割了, 還要給留些蜂蜜, 作為今年擴種用。 ”李全順說, 去年只割了25公斤蜂蜜。

由於蜂蜜品質好, 李全順按15元一公斤的價格, 很快就銷售一空。 考慮到老式蜂桶蜂蜜產量低, 李全順也把蜂桶賣了, 收入3500元。

今年, 他又買回來23箱新式蜂箱, 林業局給他配了23個蜂箱, 現在李全順的養蜂規模達到了47箱。 “今年蜂蜜能收150公斤, 收入在8000元左右, 脫貧沒問題。 ”李全順信心滿滿地說, “明年準備發展100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