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幾則實驗室危險事故,提醒我們身在實驗室,時刻牢記安全第一

在實驗室工作, 一定要按照相關的操作規程來, 安全永遠是頭等大事。 以下的事例全部是為了支撐這一句話, 盼望小夥伴們能引以為戒、將實驗室安全永遠銘記心上~

氫氣鋼瓶爆炸

氫氣爆炸威力就不說了, 自己想想有多可怕!

一年多以前, 對門實驗室氫氣鋼瓶爆炸後, 我們實驗室最恐怖的一個遺跡:

受損的藥品櫃

這塊彈片的飛行軌跡上, 要經過本實驗室另一位PhD小J的實驗台前, 以及烘箱架子前。 也就是說, 如果那天小J沒有去辦公室坐班, 酷愛真空乾燥產物的我沒有把整個上午都睡過去, 那該事故的死亡名單上很有可能增加我們兩個的名字。

令人遺憾的是, 該次事故中, 對門實驗室的一位博後在事故中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淚水擦得幹嗎?但我們總是重裝上路。

氬氣瓶爆炸

我在實驗室呆了這麼多年, 也算熬成有經驗的大師兄了。 實驗室各種儀器維修或者維護,

都儘量幫著師弟們處理。 可是有一項很簡單的事情, 是我能不去幹就儘量不去做的, 那就是——更換氣瓶, 涵蓋各種氣體......是的, 你沒看錯, 就這麼簡單的一個工作。

故事發生在2011年的那個夏天, 作為一名剛剛開始搬磚, 並志在做個好工人的我, 放棄了暑假回家的時間, 留在實驗室跟著師兄做實驗。 話說, 化學實驗室最離不開的就是各種儲氣鋼瓶了, 而我們研究所作為一個擁有約60名碩/博士的大課題組, 氬氣的消耗速度是顯而易見的(燒爐子, 手套箱等), 幾乎每隔三五天就會有人專門來送氣。 坑爹的是, 給我們合作的氣體公司的瓶子大都年久失修, 鏽跡斑斑不說, 最重要的一點是, 它--總--是--漏--氣。

當然, 作為志在獻身於科研,

發揚簡樸節約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好工人, 我們最擔心的是, 漏氣的話損耗過快老闆批我們腫麼辦, 至於這個氣體的危害性, 對不起, 當時還真不當回事兒。

所以每次來送氣的時候, 我們總是用肥皂水滴在那個鋼瓶頂端的閥門上, 檢查看上面是否是有氣泡鼓出, 如果有, 那就說明漏氣。 如此, 我們一般會要求送氣的人給我們換氣, 送氣的工人一般會自己在上面擰緊一下, 看看還漏不漏, 如果繼續漏的話隔幾天再給我們送來一瓶新的。 但是有的時候實驗很緊張, 時間耽擱不起啊, 老闆會催進度的啊~ 於是乎, 我們有一個牛逼的師兄就自創了一個獨門秘笈, 先給閥門松一松, 然後再緊一緊。 。 。 你還別說,

大多數時候這個招數真的很好使......

灰色氬氣鋼瓶

直到有一天, 和往常一樣, 工人應要求送來了一瓶氬氣, 檢測後發現漏氣。 師兄著急用啊, 和往常一樣, 淡定地操起一個扳手開搞。 但這次鋼瓶的閥門有點過於緊, 師兄擰了幾次後發現閥門紋絲不動,

而且鋼瓶總是跟著旋轉, 發不上力。 這個時候, 師兄大手一揮, “$$$和&&&, 你們倆給我把著瓶子”。

對, &&&就是我, 因為我恰好坐在那個鋼瓶的旁邊在研磨樣品。 我和$$$就應師兄的要求, 一人一邊, 抱著鋼瓶, 師兄在中間淡定地拿著扳手開擰........ 眼看著師兄的扳手慢慢地擰動了螺絲, 慢慢地, 越來越松, 越來越松, 我戰戰兢兢, 如履薄冰地問了一句, “”師兄, 這麼擰沒事吧?“ “沒事, 我幹這麼多次啥事沒有”........

於是乎, 我就看著師兄, 一圈圈, 一圈圈地在擰動那個閥門。 我已經忘了有幾圈了, 突然, 我的耳邊聽到了響天震地的一聲“咚。 。 。 。 。 ”, 那一瞬間, 我的大腦是空白的........整個人都懵逼了, 下意識地鬆開鋼瓶, 呆在了那裡.........眼看著從鋼瓶的口中噴出一股白煙, 直奔天花板.........那個場景, 我TMD這輩子都忘不了,那一刻,我想到了一個極其相符的場景,那就是——

西遊記裡面白龍馬從海底沖出水面那一幕。。。

短暫的一秒鐘過後,我大腦反應過來了,才發現眼前的師兄早已經不在了,地下只剩下了一個扳手....... 我趕緊蹲下。此刻的整個樓層早已經亂作一團,爆裂引起巨大的震動把大家從實驗室給全趕出來集中在了樓道裡。而此刻,我們的小老闆,從裡屋的玻璃隔間裡面鑽了出來,貓著腰就往外跑,邊跑邊問,“什麼氣體?什麼氣體?”,“氬氣!” 。我想小老闆的菊花可能不至於像剛才那麼緊了............然後,然後,還好,沒有然後了,我們收拾殘局,師兄被叫到辦公室接受老闆批評教育.........再然後,實驗室就沒有這個擰閥門的傳統了......

事情發生這麼多年了,那個場景在我的腦海裡始終難以抹去。有時候走到那個實驗室還刻意抬起頭,看看天花板上被閥門頂出的那個坑坑。心裡一回想就覺得後怕,如果當時閥門偏了一點,而不是直著飛出去的,,亦或者我的腦袋伸長了一點,也許就是一個爆頭結果,腦漿迸裂~~~~那可是滿滿的一瓶氣體,將近140個大氣壓力啊........再或者是一瓶氫氣。。。 後果將會是不堪設想,要知道屋子裡同時有幾台接近1000℃的爐子在工作呢!

這麼多年過去了,一旦做到危險的實驗,都會想起這件事,告誡自己提高警惕,不能大意。每每看到新聞報導一些實驗室的事故,也都很痛心,自己作為從事科研一線的搬磚工人,深知實驗的危險和後果。珍愛生命,遠離事故!說給自己,也說給全國從事危險工作的同志們!

廢液桶爆炸

那事該有十年了,那時我還是一個低年級的研究生。有一段時間竟然跟著師兄做起了化學實驗,有關金屬表面處理之類的。我們一個小團體有三個人,大師兄帶著倆小弟,都是學物理的。我們照著論文中的化學反應,做得不亦樂乎。實驗中涉及了濃硝酸,氫氟酸,濃硫酸,乳酸,可能還有磷酸。每天產生不少的廢液,晚上倒進了同一個廢液桶,至於廢液是什麼那就只有天知道了,每星期有人來收。我們的廢液桶一直就放在後院的屋外,對面是工人師傅開闢的花地,一邊有師傅養魚蟲的池子。這樣做了有個把月,從春天做到了夏天。天漸漸熱了,然後就是盛夏。

廢液桶

記得那一天正午有人來收廢液,大師兄和另一個師兄準備把廢液提出去,我打下手做清理,同時有一個小師妹跑來圍觀。就在廢液桶剛剛離地幾秒裡,突然廢液桶膨脹起來,蓋子處開始冒出黃霧。大師兄大叫一聲,“快跑”。兩個師兄一跨步就跑進了實驗室。我當時一驚,如果要跑回實驗室就要越過廢液桶,那樣太危險。邊上的小師妹還驚在那裡一動不動。我只好拉起她往反方向跑進了後面的一個簡易棚子,並迅速關上玻璃門。就在關門的瞬間,就聽到嘭得一聲,頓時外面黃色濃煙一片。瞬間就看不清對面兩米外的實驗室。我迅速關掉換氣中的空調,檢查了所有門窗的密封。然後就在裡面等著,同時和師妹聊聊天緩解下緊張的氣氛。外面黃色的濃霧感覺久久沒有散去。也不知過了多久,外面出現了一個人影,大師兄穿過黃霧來接我們回實驗室。開門的一瞬間,哪怕我憋著氣,也感覺到了氣體的刺激。

事後當然是請教化學老師,安全教育,廢液未來要分開放置,無關人員不許再往後院跑。事後想想,如果當時反應慢了幾秒,估計現在也不會有機會在這裡亂嚼舌頭了。這位大師兄後來還曾經被47%的氫氟酸倒在手臂上,直接送去醫院過。不過處理及時,不知現在手臂上的傷疤還在否。

這件事故最大的受害者還是那位工人師傅, 他的花地裡所有的植物一夜之間全部枯死,別人在他地方寄放的幾盆花都無一倖免。到我出國那年,那片花地還是荒的,聽說現在已經被填平了。那一池的魚蟲也瞬間死亡,聽說後來再也養不活魚蟲了。

對硝酸的敬畏之心

先強調一點,一定要對硝酸持有敬畏之心!特別是搞材料科學的同學。跟化學工作者不一樣,材料學的人不一定有同樣的化學安全意識,因為他們的主要工作是跟顯微鏡和X光衍射打交道,而平時可能除了合成以外不會跟危險化學品打交道。

濃硝酸

之所以強調材料科學,是跟我要講的故事很有關係。這次沒有發生事故,但是我總是覺得,在那個時刻的某個平行宇宙裡,事故已經發生了,而我將永遠活在學弟學妹們的安全教材裡。

材料科學下有一門分支叫金相學,經常要打磨拋光一些金屬或合金材料,然後浸蝕顯出晶界,放到顯微鏡下觀察晶粒大小和方向等等。拋光一般有兩種方法,機械拋光和電解拋光。有些非常硬的金屬,比如鈦合金,用機械拋光簡直就是個噩夢。所以對於這一類金屬或合金,文獻裡很多都會選擇電解拋光。

然而電解拋光的電解液是個非常蛋疼的東西:一方面要用非水溶劑來阻止鈍化膜和坑蝕,另一方面要用強氧化劑來侵蝕表面。這就導致,你去查個文獻找拋光電解液,會常常找到類似高氯酸+某醇,或是硝酸+某醇這樣蛋疼的組合。當然還有一類配方是水溶液,加1%左右的氫氟酸,這個也好不到哪裡去。

如前面所說,材料科學的工作者往往沒有那麼高的安全意識,對於化學品安全和相容性的瞭解比較淡薄,而文獻裡很少有記載拋光電解液安全性的描述。只有你去專門搜索爆炸事故的實例,才會認識到這樣的組合會有多麼危險。

一日,同事要做電解拋光,搜索文獻尋找電解液配方。大部分配方用不了,因為我們的通風櫥不是“高氯酸認證”的,所以一切高氯酸的實驗都不能做。然後他在網上(是網上,還不是SCI文獻)找了個偏方,硝酸+甲醇,大約1:3的樣子。於是配了1升。

根據同事的觀察,溶液混合不久以後一度非常熱。硝酸混進水會發熱,估計混進甲醇也是一樣。我得知後也不淡定了,因為我知道硝酸加有機溶劑就可以做炸藥的。況且甲醇跟甘油是非常相似的結構!硝化甘油加熱或者受物理衝擊都有可能爆炸。

因為實驗室的佈局,我在里間辦公室的書桌和通風櫥只隔一道牆。這還不是水泥牆,是木質的隔板而已。如果炸了,不僅我的書桌和我都不在了,而且可能整個辦公室不在了。

於是實驗室所有人都疏散到外面。半個小時後,同事冒死進去確認瓶子已涼了,就打電話讓學校的環境安全部門來處理了。我看到有個人帶著面罩和厚厚的手套把整瓶濃硝酸+甲醇的溶液放進了一桶沙子裡。我們的損失僅僅是個非常新的1升燒瓶。

後來,老闆對全組進行了安全教育,吧啦吧啦的就不說了。

危險的人

酒精燈

大一實驗課,有一回做蒸餾實驗,我正在用酒精燈加熱燒瓶,突然一個妹子的手抓著一根條狀物懟向我的火,我一把攔住,定睛一看,妹子把她的酒精燈的陶瓷頭連帶著棉條拔了出來正要往火上懟。

我簡直炸了好麼……問她你要幹什麼,她說借個火……

我說你不覺得這很危險麼???

妹子若有所思,把棉條上的陶瓷頭擼了下來,又要往火上懟……

當然我又一次把人拉開了……

沒有最危險的實驗,只有更危險的人……

以上幾個實例涉及的內容,在化學實驗室、材料實驗室很常見,這也就是說整天泡在實驗室的同學們,其實每天都在接觸很多有安全隱患的事情,稍不留意,就可能發生危險。所以身在實驗室,要時刻牢記安全。尤其是在使用一些自己不熟悉性質的試劑時,操作一些有危險的設備儀器時,一定要謹慎細心。另外就是不要一個人在實驗室做實驗,萬一出點事,都沒人能及時發現呼救!

如果大家別的實驗室經歷,也歡迎留言分享交流,希望每個人都保持安全意識,對自己,對身邊同學負起責任!

我TMD這輩子都忘不了,那一刻,我想到了一個極其相符的場景,那就是——

西遊記裡面白龍馬從海底沖出水面那一幕。。。

短暫的一秒鐘過後,我大腦反應過來了,才發現眼前的師兄早已經不在了,地下只剩下了一個扳手....... 我趕緊蹲下。此刻的整個樓層早已經亂作一團,爆裂引起巨大的震動把大家從實驗室給全趕出來集中在了樓道裡。而此刻,我們的小老闆,從裡屋的玻璃隔間裡面鑽了出來,貓著腰就往外跑,邊跑邊問,“什麼氣體?什麼氣體?”,“氬氣!” 。我想小老闆的菊花可能不至於像剛才那麼緊了............然後,然後,還好,沒有然後了,我們收拾殘局,師兄被叫到辦公室接受老闆批評教育.........再然後,實驗室就沒有這個擰閥門的傳統了......

事情發生這麼多年了,那個場景在我的腦海裡始終難以抹去。有時候走到那個實驗室還刻意抬起頭,看看天花板上被閥門頂出的那個坑坑。心裡一回想就覺得後怕,如果當時閥門偏了一點,而不是直著飛出去的,,亦或者我的腦袋伸長了一點,也許就是一個爆頭結果,腦漿迸裂~~~~那可是滿滿的一瓶氣體,將近140個大氣壓力啊........再或者是一瓶氫氣。。。 後果將會是不堪設想,要知道屋子裡同時有幾台接近1000℃的爐子在工作呢!

這麼多年過去了,一旦做到危險的實驗,都會想起這件事,告誡自己提高警惕,不能大意。每每看到新聞報導一些實驗室的事故,也都很痛心,自己作為從事科研一線的搬磚工人,深知實驗的危險和後果。珍愛生命,遠離事故!說給自己,也說給全國從事危險工作的同志們!

廢液桶爆炸

那事該有十年了,那時我還是一個低年級的研究生。有一段時間竟然跟著師兄做起了化學實驗,有關金屬表面處理之類的。我們一個小團體有三個人,大師兄帶著倆小弟,都是學物理的。我們照著論文中的化學反應,做得不亦樂乎。實驗中涉及了濃硝酸,氫氟酸,濃硫酸,乳酸,可能還有磷酸。每天產生不少的廢液,晚上倒進了同一個廢液桶,至於廢液是什麼那就只有天知道了,每星期有人來收。我們的廢液桶一直就放在後院的屋外,對面是工人師傅開闢的花地,一邊有師傅養魚蟲的池子。這樣做了有個把月,從春天做到了夏天。天漸漸熱了,然後就是盛夏。

廢液桶

記得那一天正午有人來收廢液,大師兄和另一個師兄準備把廢液提出去,我打下手做清理,同時有一個小師妹跑來圍觀。就在廢液桶剛剛離地幾秒裡,突然廢液桶膨脹起來,蓋子處開始冒出黃霧。大師兄大叫一聲,“快跑”。兩個師兄一跨步就跑進了實驗室。我當時一驚,如果要跑回實驗室就要越過廢液桶,那樣太危險。邊上的小師妹還驚在那裡一動不動。我只好拉起她往反方向跑進了後面的一個簡易棚子,並迅速關上玻璃門。就在關門的瞬間,就聽到嘭得一聲,頓時外面黃色濃煙一片。瞬間就看不清對面兩米外的實驗室。我迅速關掉換氣中的空調,檢查了所有門窗的密封。然後就在裡面等著,同時和師妹聊聊天緩解下緊張的氣氛。外面黃色的濃霧感覺久久沒有散去。也不知過了多久,外面出現了一個人影,大師兄穿過黃霧來接我們回實驗室。開門的一瞬間,哪怕我憋著氣,也感覺到了氣體的刺激。

事後當然是請教化學老師,安全教育,廢液未來要分開放置,無關人員不許再往後院跑。事後想想,如果當時反應慢了幾秒,估計現在也不會有機會在這裡亂嚼舌頭了。這位大師兄後來還曾經被47%的氫氟酸倒在手臂上,直接送去醫院過。不過處理及時,不知現在手臂上的傷疤還在否。

這件事故最大的受害者還是那位工人師傅, 他的花地裡所有的植物一夜之間全部枯死,別人在他地方寄放的幾盆花都無一倖免。到我出國那年,那片花地還是荒的,聽說現在已經被填平了。那一池的魚蟲也瞬間死亡,聽說後來再也養不活魚蟲了。

對硝酸的敬畏之心

先強調一點,一定要對硝酸持有敬畏之心!特別是搞材料科學的同學。跟化學工作者不一樣,材料學的人不一定有同樣的化學安全意識,因為他們的主要工作是跟顯微鏡和X光衍射打交道,而平時可能除了合成以外不會跟危險化學品打交道。

濃硝酸

之所以強調材料科學,是跟我要講的故事很有關係。這次沒有發生事故,但是我總是覺得,在那個時刻的某個平行宇宙裡,事故已經發生了,而我將永遠活在學弟學妹們的安全教材裡。

材料科學下有一門分支叫金相學,經常要打磨拋光一些金屬或合金材料,然後浸蝕顯出晶界,放到顯微鏡下觀察晶粒大小和方向等等。拋光一般有兩種方法,機械拋光和電解拋光。有些非常硬的金屬,比如鈦合金,用機械拋光簡直就是個噩夢。所以對於這一類金屬或合金,文獻裡很多都會選擇電解拋光。

然而電解拋光的電解液是個非常蛋疼的東西:一方面要用非水溶劑來阻止鈍化膜和坑蝕,另一方面要用強氧化劑來侵蝕表面。這就導致,你去查個文獻找拋光電解液,會常常找到類似高氯酸+某醇,或是硝酸+某醇這樣蛋疼的組合。當然還有一類配方是水溶液,加1%左右的氫氟酸,這個也好不到哪裡去。

如前面所說,材料科學的工作者往往沒有那麼高的安全意識,對於化學品安全和相容性的瞭解比較淡薄,而文獻裡很少有記載拋光電解液安全性的描述。只有你去專門搜索爆炸事故的實例,才會認識到這樣的組合會有多麼危險。

一日,同事要做電解拋光,搜索文獻尋找電解液配方。大部分配方用不了,因為我們的通風櫥不是“高氯酸認證”的,所以一切高氯酸的實驗都不能做。然後他在網上(是網上,還不是SCI文獻)找了個偏方,硝酸+甲醇,大約1:3的樣子。於是配了1升。

根據同事的觀察,溶液混合不久以後一度非常熱。硝酸混進水會發熱,估計混進甲醇也是一樣。我得知後也不淡定了,因為我知道硝酸加有機溶劑就可以做炸藥的。況且甲醇跟甘油是非常相似的結構!硝化甘油加熱或者受物理衝擊都有可能爆炸。

因為實驗室的佈局,我在里間辦公室的書桌和通風櫥只隔一道牆。這還不是水泥牆,是木質的隔板而已。如果炸了,不僅我的書桌和我都不在了,而且可能整個辦公室不在了。

於是實驗室所有人都疏散到外面。半個小時後,同事冒死進去確認瓶子已涼了,就打電話讓學校的環境安全部門來處理了。我看到有個人帶著面罩和厚厚的手套把整瓶濃硝酸+甲醇的溶液放進了一桶沙子裡。我們的損失僅僅是個非常新的1升燒瓶。

後來,老闆對全組進行了安全教育,吧啦吧啦的就不說了。

危險的人

酒精燈

大一實驗課,有一回做蒸餾實驗,我正在用酒精燈加熱燒瓶,突然一個妹子的手抓著一根條狀物懟向我的火,我一把攔住,定睛一看,妹子把她的酒精燈的陶瓷頭連帶著棉條拔了出來正要往火上懟。

我簡直炸了好麼……問她你要幹什麼,她說借個火……

我說你不覺得這很危險麼???

妹子若有所思,把棉條上的陶瓷頭擼了下來,又要往火上懟……

當然我又一次把人拉開了……

沒有最危險的實驗,只有更危險的人……

以上幾個實例涉及的內容,在化學實驗室、材料實驗室很常見,這也就是說整天泡在實驗室的同學們,其實每天都在接觸很多有安全隱患的事情,稍不留意,就可能發生危險。所以身在實驗室,要時刻牢記安全。尤其是在使用一些自己不熟悉性質的試劑時,操作一些有危險的設備儀器時,一定要謹慎細心。另外就是不要一個人在實驗室做實驗,萬一出點事,都沒人能及時發現呼救!

如果大家別的實驗室經歷,也歡迎留言分享交流,希望每個人都保持安全意識,對自己,對身邊同學負起責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