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年產量108檔的網綜誰在製造?盤點三大視頻網站背後的網綜公司

看電視

2017年網路綜藝產量預計達到108個, 大體量節目供需背後是節目公司持續的內容輸送。 盤點梳理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這三大視頻平臺與一線節目製作公司的合作, 呈現平臺對優秀製作公司的“養成”, 也可以折射出視頻行業的集體面貌和不同公司的態勢起落。

文 | 葉實

制播分離作為傳媒產業趨勢已在廣電行業形成共識, 平臺方和製作方在市場無形之手的調控中尋求利益共謀, 調動了產業活力, 也催化了優秀製作公司的噴湧。

對於產業化程度更高的商業視頻網站來說, 平臺化更是其節目生產的主流選擇,

林立的製作公司成為視頻網站動力不竭的內容源頭。

公開資料顯示, 2017年網路綜藝產量預計達到108個, 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別為愛奇藝33個, 芒果TV 22個, 騰訊視頻20個, 大體量節目供需背後是節目公司持續的內容輸送。 在優質的的內容爭奪戰中, 愛奇藝無疑成為視頻網站中產量最為豐富的。

燦星製作、遠景影視、唯眾傳媒等老牌節目公司, 以及專注純網內容米未傳媒、笑果文化、樂禧文化、日月星光等新興公司, 正在構成網路綜藝生產鏈條中的重要一環。

一流平臺和一流製作公司的耦合, 讓節目制播效果實現加乘效應, 而優質平臺孵化出爆款項目後, 對於背後製作公司的反哺也是立竿見影, 一些新興公司在強勢平臺加持之下悄然崛起。

目前, 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三強爭霸, 形塑了視頻網站寡頭分割的基本格局。 盤點梳理這三大視頻平臺與一線節目製作公司的合作, 呈現平臺對優秀製作公司的“養成”, 也可以折射出視頻行業的集體面貌和不同公司的態勢起落。

現狀概覽:米未、遠景等公司異軍突起, 能量、大碗等積極入局

網路綜藝的井噴, 帶動了一批製作公司脫穎而出, 在目前的製作公司中, 與三大視頻網站基本均有合作的公司包括米未傳媒、遠景影視、唯眾傳媒等, 這些佈局較早的公司成為網路內容運營的第一梯隊。

孵化於愛奇藝的米未傳媒是網綜領域的領軍者, 由其打造的《奇葩說》在愛奇藝播出後, 已成公認的第一“網綜”。 此後, 米未傳媒和騰訊視頻合作了《飯局的誘惑》, 與優酷合作了《拜拜啦肉肉》, 品牌進入上升期。

遠景影視是由江蘇衛視主持人孟非、原江蘇衛視副總監王培傑、原江蘇衛視項目部副主任王剛創立。 遠景影視擅長于素人真人秀, 去年該公司先後與愛奇藝、優酷合作了《了不起的孩子》和《美女與極品》,

其中《美女與極品》因尺度問題後被下架, 而《了不起的孩子》則收穫了較高關注和口碑, 成為素人網綜的力作。

唯眾傳媒是較早的民營節目製作公司, 它同樣很早的介入了網綜內容的生產, 為騰訊視頻和優酷分別輸送了《你正常嗎》和《暴走法條君》。

今年, 網路綜藝生產迎來一批新入局者, 如能量影視、大碗娛樂、日月星光影視、SMG互聯網節目中心等, 這批公司有傳統節目製作領域的強者, 也有因網而生的新秀, 他們向網綜的進軍讓市場競爭變得更加複雜和多樣。

公開資料顯示, 能量影視今年將與愛奇藝合作《青春演說家》《十萬個大猜想》;大碗娛樂將分別與愛奇藝、騰訊視頻合作《大碗秀》和《快到碗裡來》;日月星光也將與愛奇藝、騰訊視頻合作《男子甜點俱樂部》《看你往哪跑》。

脫胎於體制內的SMG互聯網節目中心, 是廣電系目前唯一一個以互聯網內容為主打產品的機構, 此前該中心曾先後製作《wow新家》《國民美少女》《小哥喂喂喂》等網綜, 據悉,今年它還將與愛奇藝合作汽車音樂脫口秀《卡拉偶客》。

在傳統製作公司中,燦星製作無疑穩坐第一把交椅,憑藉《中國新歌聲》《中國好歌曲》等專案,燦星成功開啟了中國電視的“大片時代”,並實現了真正意義的“制播分離”。儘管燦星目前在網綜領域發力尚小,但它依然以各種形式與視頻網站領軍企業進行合作“預熱”。

今年,燦星王牌節目《中國新歌聲》第二季由愛奇藝獨播,一線平臺與最優公司的會師,讓項目最終表現擁有更大想像空間。未來,燦星製作是否會與愛奇藝聯合打造重磅網綜,也讓行業倍感期待。

生產機制:騰訊優酷更依賴社會公司,愛奇藝內外聯動形態多元

依照內容來源的不同,目前視頻網站可分為三種類型,一種是體制內視頻網站如央視網、芒果TV,其內容基本依賴自身團隊生產製作,屬於自產自銷式,另一種是商業視頻網站內容幾乎全靠外部力量供應補給的PGC模式,還有一種是將兩種方式深度結合,自製+PGC。

就視頻網站三強來說,騰訊視頻、優酷以外部公司研發、製作為主要形式,內部不設完整建制的製作團隊,只設有製片人或監製職位,是典型的PGC模式;而愛奇藝是三大頭部視頻網站中,唯一一家在平臺內部扶植內容製作團隊的公司,既對外部製作力量保持開放姿態外,也始終不忽視內部力量的扶植,自製+PGC雙管齊下。

在愛奇藝發展的歷程中,先後成立了眾多內容工作室,如前幾年的馬東工作室、吳曉波工作室、瘦馬工作室,到此後VC工作室、達爾文工作室,再至最新成立的幼虎工作室,這些工作室保證了愛奇藝次第更迭的網綜供應。

不同生產機制代表了平臺方對待“制播分離”理解的差別。全然依賴製作公司的PGC模式,固然可以讓優秀製作公司為我所用,實現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但由此也可能帶來平臺生產的“空心化”,由此讓平臺方在應對市場波動方面增加了一層風險。

愛奇藝將兩種方式有機結合,優勢互補,既有自製的主心骨,又能有效啟動社會資源,是一種較為良性的生產機制,這與浙江衛視崛起時提出的“對外風雲際會,對內百舸爭流”的思路不謀而合。

特徵管窺:金牌電視製作人轉型觸網,內容定位各有聚焦

走出體制是正在成為傳統廣電從業者的潮流選擇,眾多金牌節目製作人在體制內完成職業經驗積累、個人品牌締造後,進入市場旋即以更靈活的身段操盤內容專案,觸網便成為他們在新環境中的重要發力點。

在此背景下,出身於央視、湖南、江蘇、浙江、東方等衛視平臺的一線製作人,紛紛獻出了他們的網綜首秀,如馬東團隊打造《奇葩說》《飯局的誘惑》、王培傑團隊打造《了不起的孩子》、陳偉團隊打造的《中國有嘻哈》《偶滴歌神啊》、馬力團隊製作了《十三億分貝》、謝滌葵團隊操刀《約吧,大明星》等。

不僅是大陸製作人,包括港臺一線製作人也開始參與到內地網綜“軍備競賽”中。例如,臺灣頂級製作人、《康熙來了》《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等王牌節目的操盤手詹仁雄,自2016年以來就與愛奇藝合作《大學生來了》《姐姐好餓》等項目,在臺灣綜藝大勢已去的背景下,內地一線視頻平臺為詹仁雄提供了可以紮根的新土壤。

涉水網綜的不同製作團隊,在節目類型上也各有擅長和聚焦,如米未傳媒在語言類節目上精耕細作形成獨特風格。《奇葩說》後由此衍生的《奇葩大會》廣受好評;愛奇藝VC工作室在音樂真人秀的打磨上日臻純熟,繼《偶滴歌神啊》之後,尤其集結一線資源打造的《中國有嘻哈》,無疑是網綜新旗幟。

此外,唯眾傳媒在社會話題類節目的製作上擁有獨特心得,笑果文化在脫口秀內容上漸成規模,悅聯動力圍繞“模特”生意線上線下佈局。不同公司在五花八門的網綜類型中發揮優勢,推動了整個行業的百花齊放。

歡迎關注“看電視”!

深度行業透視、獨到客觀評論、新鮮內幕資訊

廣電行業、文娛產業資深媒體人運營打理

看電視,就是要做有品格、有思想、有見識的內容行業自媒體。

據悉,今年它還將與愛奇藝合作汽車音樂脫口秀《卡拉偶客》。

在傳統製作公司中,燦星製作無疑穩坐第一把交椅,憑藉《中國新歌聲》《中國好歌曲》等專案,燦星成功開啟了中國電視的“大片時代”,並實現了真正意義的“制播分離”。儘管燦星目前在網綜領域發力尚小,但它依然以各種形式與視頻網站領軍企業進行合作“預熱”。

今年,燦星王牌節目《中國新歌聲》第二季由愛奇藝獨播,一線平臺與最優公司的會師,讓項目最終表現擁有更大想像空間。未來,燦星製作是否會與愛奇藝聯合打造重磅網綜,也讓行業倍感期待。

生產機制:騰訊優酷更依賴社會公司,愛奇藝內外聯動形態多元

依照內容來源的不同,目前視頻網站可分為三種類型,一種是體制內視頻網站如央視網、芒果TV,其內容基本依賴自身團隊生產製作,屬於自產自銷式,另一種是商業視頻網站內容幾乎全靠外部力量供應補給的PGC模式,還有一種是將兩種方式深度結合,自製+PGC。

就視頻網站三強來說,騰訊視頻、優酷以外部公司研發、製作為主要形式,內部不設完整建制的製作團隊,只設有製片人或監製職位,是典型的PGC模式;而愛奇藝是三大頭部視頻網站中,唯一一家在平臺內部扶植內容製作團隊的公司,既對外部製作力量保持開放姿態外,也始終不忽視內部力量的扶植,自製+PGC雙管齊下。

在愛奇藝發展的歷程中,先後成立了眾多內容工作室,如前幾年的馬東工作室、吳曉波工作室、瘦馬工作室,到此後VC工作室、達爾文工作室,再至最新成立的幼虎工作室,這些工作室保證了愛奇藝次第更迭的網綜供應。

不同生產機制代表了平臺方對待“制播分離”理解的差別。全然依賴製作公司的PGC模式,固然可以讓優秀製作公司為我所用,實現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但由此也可能帶來平臺生產的“空心化”,由此讓平臺方在應對市場波動方面增加了一層風險。

愛奇藝將兩種方式有機結合,優勢互補,既有自製的主心骨,又能有效啟動社會資源,是一種較為良性的生產機制,這與浙江衛視崛起時提出的“對外風雲際會,對內百舸爭流”的思路不謀而合。

特徵管窺:金牌電視製作人轉型觸網,內容定位各有聚焦

走出體制是正在成為傳統廣電從業者的潮流選擇,眾多金牌節目製作人在體制內完成職業經驗積累、個人品牌締造後,進入市場旋即以更靈活的身段操盤內容專案,觸網便成為他們在新環境中的重要發力點。

在此背景下,出身於央視、湖南、江蘇、浙江、東方等衛視平臺的一線製作人,紛紛獻出了他們的網綜首秀,如馬東團隊打造《奇葩說》《飯局的誘惑》、王培傑團隊打造《了不起的孩子》、陳偉團隊打造的《中國有嘻哈》《偶滴歌神啊》、馬力團隊製作了《十三億分貝》、謝滌葵團隊操刀《約吧,大明星》等。

不僅是大陸製作人,包括港臺一線製作人也開始參與到內地網綜“軍備競賽”中。例如,臺灣頂級製作人、《康熙來了》《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等王牌節目的操盤手詹仁雄,自2016年以來就與愛奇藝合作《大學生來了》《姐姐好餓》等項目,在臺灣綜藝大勢已去的背景下,內地一線視頻平臺為詹仁雄提供了可以紮根的新土壤。

涉水網綜的不同製作團隊,在節目類型上也各有擅長和聚焦,如米未傳媒在語言類節目上精耕細作形成獨特風格。《奇葩說》後由此衍生的《奇葩大會》廣受好評;愛奇藝VC工作室在音樂真人秀的打磨上日臻純熟,繼《偶滴歌神啊》之後,尤其集結一線資源打造的《中國有嘻哈》,無疑是網綜新旗幟。

此外,唯眾傳媒在社會話題類節目的製作上擁有獨特心得,笑果文化在脫口秀內容上漸成規模,悅聯動力圍繞“模特”生意線上線下佈局。不同公司在五花八門的網綜類型中發揮優勢,推動了整個行業的百花齊放。

歡迎關注“看電視”!

深度行業透視、獨到客觀評論、新鮮內幕資訊

廣電行業、文娛產業資深媒體人運營打理

看電視,就是要做有品格、有思想、有見識的內容行業自媒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