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為上海食品“吹哨人制度”點贊

2016年, 《上海市食品安全舉報獎勵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開始實施, 將“吹哨人”歸為“隱名舉報”類別, 屬於重點獎勵範圍。 舉報獎勵標準較一般獎勵上浮1%-2%。 《辦法》同時規定, 洩露舉報人身份情況、打擊報復舉報人等行為, 將承擔相應責任, 以保護“吹哨人”。 (3月25日《東方網》)

在申城嚴查“網紅”麵包偽劣產品, 依法深入追究涉案當事人責任之際, 讀了這則新聞源頭, 猶如ー陣春風拂面, 頓覺親切有感而發:不僅為“吹哨人制度”叫好, 而且《辦法》初見效點贊!牛!

食品吹哨人制度, 就是鼓勵食品企業員工“內部舉報”, 也就是通俗所說的“深喉”。

可見, 建立“吹哨人制度”旨在通過獎勵調動食品企業員工監督食品安全的積極性, 敦促企業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食品“吹哨人制度”是食品安全監督創新的有益嘗試, 很有必要。 《上海市食品安全舉報獎勵辦法》已在企業落地生根, 面對一些食品生產商自律意識遠不夠的現實問題, 監督就顯得尤其重要與關鍵。

目前對食品生產及銷售環節的監督, 已基本形成法律監督、政府監管、社會監督、媒體監督、消費者監督等全方位、全過程的監督體系與網路, 但企業內部監督還較缺乏, “吹哨人制度”的建立與實施, 彌補食品安全監督體系的“短板”, 對產品品質起到內部監督作用。

民以食為天, 食為安為先。 發動企業員工監督食品安全,

鼓勵和獎勵員工對企業違法違規問題“吹暗哨”, 應該是源頭監管的一個有效措施。 企業內部監督可稱是從生產線開始監督, 是食品安全監督的起點與始端, 在這個環節及時發現問題, 有助於防止假冒偽劣食品流入市場, 進入百姓餐桌。

顯而易之:食品種類包羅萬象, 生產企業也數不勝數, 無論是政府監管, 還是消費者監督, 基本都屬於市場監督, 很難從食品生產的始端發現問題, 也很難不留死角, 不留遺憾。 “堡壘常常是從內部攻破的”, 若企業違反《食品安全法》, 採用不良手段、“秘密”、“秘訣”, 員工則最“瞭若指掌”。

有道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在食品衛生安全行業, 如果廣大員工的監督積極性被調動起來, 社會責任感被激發起來,

就能及時發現企業違法違規行為, 將食品安全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因此, 可以說“吹哨人制度”等於在企業與市場之間築起了一道安全“防火牆”, 讓問題食品無處遁形。

《辦法》明確規定:被舉報人對舉報人進行打擊報復的, 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 這正是考慮到企業員工對監督食品安全, 心存顧慮, 擔心遭到報復、丟失飯碗, 要讓他們消除後顧之憂, 政府除獎勵外, 還應採取嚴格的保密措施, 同時對“赤裸裸”或變相處罰舉報人的企業嚴肅問責查辦。

感動不如心動, 心動不如行動。 讓我們為上海食品“吹哨人制度”點贊!希望食品行業有更多的“吹哨人”湧現!讓“吹哨人”的哨聲吹得更響亮更激蕩!

(中華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